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奈良美智艺术作品的风格变化

    杨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与草间弥生、村上隆并称为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他笔下的大头娃娃有着神奇的魔力——看似桀骜不驯,实则具有治愈心灵的力量.随着奈良美智创作经历的丰富,他的作品风格也在发生着细微变化,他仿佛在用画笔、作品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文章阐述奈良美智的艺术成长经历,并对他绘画风格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

    奈良美智大头娃娃风格变化

    博斯《愚人船》文化母题的图像学分析

    夏雨阳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母题是文化元素与符号的集合,深深植根于人类文化历史中,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西方以愚人船作为绘画创作母题的历史由来已久.15 世纪至 16 世纪初,尼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的代表作品《愚人船》就是以中世纪愚人船为题材创作的,画面内容晦涩复杂,是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同时使用了象征与符号,暗含深刻的图像寓意.文章以此探讨愚人船作为文化母题在艺术史上的形成与应用,并从图像学角度分析现实与隐喻的关系,为艺术学研究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博斯愚人船文化母题图像学分析

    文字符号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史茜榕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公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公共空间,社会的文化艺术环境不断改善.但是,文字符号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在介入公共艺术创作时却日渐模式化和复制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公共艺术作品中的文化特质得到提升,增强人们的情感认同,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方面对公共艺术与文字符号进行概念梳理,然后探讨在公共艺术中使用文字符号的可行性基础,最后基于国内外文字符号介入公共艺术的案例分析,对文字符号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在公共艺术创作中使用文字符号的启示,以探索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传播,提升城市的文化实力和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文字符号艺术介入

    协作与共生:人工智能介入绘画艺术创作模式研究

    陈斯楠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绘画艺术是人类最原始的艺术形式之一,原本被视为人工智能最难涉足的领域之一.如今,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梳理绘画艺术的起源以及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系统分析绘画艺术当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协作与共生"的新型绘画艺术创作模式,以期在人工智能时代为艺术家和大众提供新的审美形式和价值观念.

    人工智能创作模式人工智能绘画

    定西文化元素融入工笔画创作的路径研究

    张鑫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历史、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工笔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而且影响了画家的创作风格.从传统到现代,地域文化元素在工笔画作品中得以延续,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无论是色彩的运用、题材的选择还是表现技法的运用,地域文化的影响都可谓十分深远.文章以定西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地域文化对工笔画创作的影响,揭示地域文化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地域文化工笔画创作定西

    唐勇力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分析

    安藜林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勇力作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唐勇力完成了"工笔画写意性创作和写意性工笔画研究"及"中国画造型基础教学研究·线性素描"的理论阐述,在创作中对工笔画写意性绘画技法进行了创新,创造了"脱落法"和"虚染法"的个性技法语言,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肌理美.写实性造型和工笔重彩有机结合的创作手法更能够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唐勇力能够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时空语言,是因为其绘画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造型独特,二是画面表现手法具有独创性.文章主要从独特的造型立意、艺术语言技法、色彩的应用和独特的布局形式这四个方面探究唐勇力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语言.

    唐勇力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

    高校篆书课程探析——以《石鼓文》为例

    郎少奇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书法学专业中,篆、隶、楷、行、草(甚至于篆刻)都属于必修课程.除此之外,2024 年全国开始实行书法统考,很多省份在书法统考中要求考察篆书创作,可见国家对篆书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学好篆书是学好篆刻的重要基础.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石鼓文》作为从大篆向小篆过渡的字体,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结字规律、字义以及临习方法等方面解读《石鼓文》,探究高校篆书课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石鼓文》结字字义临习方法

    湘西女红技艺融入高校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周慧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高校作为依托平台,以湘西苗族女红文化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对女红技艺融入高校实践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注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升湘西女红技艺教学地位、推行"科技+文化"创新教学模式、推进师资队伍跨专业融合、创建校园女红文创工作室等路径,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建构提供参考.

    实践教学湘西女红技艺非遗传承

    三维软件Blender在数字绘画插画中的运用与教学方法研究

    柴德华陈浏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Blender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软件,集三维模型、动画、材质绘制等于一身.文章在介绍数字绘画、插画、数字插画之间的关系以及Blender这一软件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三维软件Blender在数字绘画插画中的运用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将Blender介入数字插画的创作过程中,并将所掌握的方法及技巧运用到其他动画制作的学习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插画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Blender数字插画教学方法

    STEAM项目学习前提下的美术"综合·探索"板块教学方法探索

    薛俊红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STEAM项目学习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文章基于STEAM项目学习,分析STEAM项目学习前提下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板块的教学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到教学活动实施进行美术"综合·探索"板块教学设计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技能,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深度整合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STEAM项目学习美术教育"综合·探索"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