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具象绘画中不同形式语言的情感表达

    刘昌润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代绘画的不断发展,绘画中的形式语言与情感表达的联系愈发紧密,形式语言也成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追溯当代具象绘画的起源与发展可以发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象绘画在经历社会变革后重新被艺术家所关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以当代具象绘画的起源、发展为基础,通过对"有意味的形式"与情感符号说等理论的分析,强调形式与情感的联结;通过分析毛焰绘画的色彩表达、纳兰霍绘画中的构图含义以及厄格罗绘画中色彩与形式的平面化处理,阐述当代具象绘画中不同形式所承载的多样情感,旨在通过对具象绘画中形式语言的探索,揭示当代具象绘画中形式与情感的关联及其独特风格与价值.

    当代具象绘画形式语言情感表达

    论新印象派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表现——以乔治·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为例

    吕蒙惠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成于 19 世纪 80 年代的法国新印象主义是印象主义的分支流派.乔治·修拉是该流派的先行者,他掀起了一场关于绘画色彩技法的变革.新印象主义的出现与科学的迅猛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通常认为,科学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两个领域长期以来相互对立,但其实,科学与艺术是互为补充、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文章主要分析新印象主义的理性形式和内在情感以及二者的和谐统一关系,并以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为例,探索艺术家如何展现理性与感性的和谐表现以及如何透过外显的理性表达内隐的感性.

    乔治·修拉新印象主义理性与感性

    巴斯蒂昂-勒帕热的艺术思想及当代意义

    谭冠男周慧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 世纪,法国作为欧洲的美术中心,国内艺术领域形势颇为复杂.勒帕热虽然身处其中,但是艺术思想并未受到时代的侵扰,他固守信念,坚持从实际出发,汲取众多艺术流派的优势.时至今日,勒帕热的艺术思想对当代绘画创作仍具备较深远的意义和较高的价值,能够促进当下艺术事业的发展.文章围绕勒帕热的艺术经历及其不同时期形成的艺术思想展开分析,深入探究勒帕热艺术思想对当代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意义.

    勒帕热艺术思想影响

    视知觉理论视域下亨利·摩尔的雕塑艺术研究

    苟定秋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亨利·摩尔是 20 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大师之一.过去学者对亨利·摩尔雕塑作品的分析往往从雕塑题材、主题、形式出发,文章基于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的视知觉理论,以其中对空间的阐述为理论指导,对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进行分析,以期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艺术视野,挖掘亨利·摩尔作品更多的艺术价值,给未来的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启示.

    视知觉理论鲁道夫·阿恩海姆亨利·摩尔雕塑

    安德鲁·怀斯绘画作品中孤独情感的来源与体现研究

    刘松瑜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美国著名艺术家安德鲁·怀斯的艺术作品中传达出一股浓烈的孤独感.文章从心理学理论出发,认为安德鲁·怀斯的孤独情感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安德鲁·怀斯的父亲纽威·康瓦斯·怀斯对安德鲁·怀斯的艺术创作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父亲的死亡使安德鲁·怀斯对生命产生了更加沉重的感悟,萌生了孤独情感,他通过绘画艺术将这种情感表现了出来.

    安德鲁·怀斯孤独情感绘画表现

    符号与象征——论斯特法诺·波达舞台艺术的精神性

    徐芯蕊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斯特法诺·波达作为一位全能型歌剧导演,作品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波达的作品中,雕塑装置作为道具与舞台置景的一部分,在舞台美术中被赋予极强的象征性和符号化意义,它们常常作为舞台的中心隐喻或中心意象,揭示整部戏剧最为核心的主题.文章旨在通过波达的创作方法,结合荣格分析心理学和雕塑艺术的视角,对波达的舞台美术展开分析,探讨他如何借助意象重新构建歌剧作品中的精神世界,以及那些在舞台上作为道具与置景的雕塑装置又是如何为戏剧注入全新的意义.

    雕塑意象象征舞台美术精神性

    基于"两性一度"的"环境设计方法与程序"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

    李梅艳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设计方法与程序"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文章通过梳理课程中存在的教学困境,提出基于"两性一度"的环境设计方法与程序混合式金课建设路径与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形成"发现问题-分析定义-创新解决"的可视化表达能力,以适应新文科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

    两性一度环境设计方法与程序混合式教学创新性

    装饰拼贴在绘本创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韦秋云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饰拼贴在艺术领域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文章聚焦装饰拼贴在绘本创作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分析装饰拼贴的材料元素、表现手法、形式美感等,探讨将其融入绘本创作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意义.研究指出,将装饰拼贴融入绘本创作教学中能够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使绘本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性思维、视觉传达表现力等,对绘本创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适应绘本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装饰拼贴绘本创作实践教学艺术培养

    文化自信视域下美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路径探索

    魏阳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着重培养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紧迫化、融合化的背景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多元创新和融合是高校美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站式"学生社区是距离学生最近的思政教育空间,是覆盖学生群体最小单元的服务保障网络,也是美育浸润的重要场域.文章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首先指出美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价值,然后分析美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难点,最后提出美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具体路径.

    美育"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自信

    基于课堂观察法的高中美术德育教学有效性研究

    陈欣悦卢雪松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研究课堂教学的运行情况,进而改善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一种科学的课堂观测方式,课堂观察法的使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挖掘.文章以高中美术德育教学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课堂观察法中的课程性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不同维度设置观测量表,分析高中美术课堂上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希望通过对课堂教学目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分析,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德育学习效果,帮助授课教师和观测教师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最终提高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学效果,力求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任务.

    课堂观察法高中美术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