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工程
煤炭工程

章新敏(执行)

月刊

1671-0959

mtgc@coale.com.cn

010-82276677、6679

100120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煤炭工程/Journal Coa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内容包括煤炭工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基建体制深化改革经验,报道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施工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动向和各专业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先进经验。直接涉及到的专业有采矿、机电、机制、土建、选煤、环保、技经、管道运输、公路、铁路、桥涵、暖卫、给排水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腐蚀环境下锚杆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

    王朝引张振配付玉凯杨超...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锚杆在腐蚀性介质水中易发生腐蚀而导致锚杆支护失效的问题,对煤矿常用锚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机进行SSRT试验,并对比了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溶液中锚杆表现出较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塑性参数的敏感程度大于强度参数,塑性参数均低于在空气中的数值;表面处理锚杆依然表现出应力腐蚀敏感性,主要表现为延伸率的降低,特别在应变速率为1×10-5 s-1 和1×10-7 s-1 表现更加明显.此外,拉伸速率与SCC的断口形貌具有直接相关性,拉伸速率越大,断裂方式越接近塑性断裂,拉伸速率较小导致材料出现脆性断裂特征.总体来看,在设计和使用腐蚀性锚杆时,需要考虑其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控制拉伸速率,以减小试样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锚杆矿井水拉伸速率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

    带式输送机关键音频数据识别研究

    吴启航李军霞刘少伟秦志祥...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带式输送机音频数据中存在大量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蜜獾算法(IHB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带式输送机关键音频数据识别方法.提取音频数据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作为特征;采用Tent混沌映射增加种群多样性,引入新的密度因子和黄金正弦机制来克服蜜獾算法(HBA)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及寻优精度低等缺陷,并通过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验证了IHBA性能.采用IHBA优化SVM的参数,将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输入IHBA-SVM模型中进行识别.结果表明,IHBA-SVM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带式输送机关键音频数据的识别率.

    带式输送机音频数据梅尔频率倒谱系数改进蜜獾算法支持向量机

    基于FDD模型的掘进机截割减速器油液状态评估研究

    秦彦凯尚超权钰云关重阳...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掘进机截割减速器的可靠运行与润滑油状态息息相关,为合理评估油液状态,依据粘度、水分、颗粒数三种油液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深度学习模型(FDD)的油液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按照单个指标将油液状态划分为四个等级,根据模糊综合评估法进行模糊评估;其次,将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作为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入,再运用ReLU激活函数对网络进行激活,得到一个过拟合的神经网络;然后利用Dropout层特性,降低网络拟合程度,同时使用遗传算法对模型中的超参进行优化.最后,使用仿真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利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油液状态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97%,数据损失0.0018,解决了由于多指标信息不一致导致油液状态表征困难及数据较少情况下神经网络训练困难的问题.

    油液监测截割减速器FDD模型模糊评估遗传算法深度学习

    综采工作面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前景综述

    魏文艳吴桐
    160-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现代煤矿工业综采工作面开采的发展趋势,研究了智能化开采的三个关键要素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其中智能感知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在智能化开采进程中,智能感知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其在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工作面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回顾了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中智能感知的主要特点,并根据智能感知技术的特点和关键技术分为了四个阶段:基本感知阶段、多参数监测阶段、多维度信息感知阶段、全面感知阶段.深入研究并全面探讨智能感知技术在中国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

    综采工作面智能感知智能化开采全面感知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矿井MIMO信号检测研究

    韩飞王明博王安义刘朝阳...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接收机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矿井MIMO信号检测模型,该模型由非线性映射网络以及纠错网络共同组成.非线性映射网络实现接收信号到二进制比特信号的初步恢复,纠错网络用于纠正非线性映射网络恢复的错误信号,提升信号检测精度.通过搭建矿井MIMO通信系统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模拟矿井MIMO通信环境中,在发射端调制方式,信道编码方式改变以及信道环境变化时其性能优于传统接收机.同时,相对于深度接收机模型,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这项研究为解决智能接收机译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并在复杂的矿井场景中证明了该模型的性能优势.

    矿井通信智能接收机深度学习MIMO

    煤矸石混凝土三相细观力学性能及细观破坏机理

    范东林陈苏社李光斌王巍...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煤矸石混凝土力学特性,开展了煤矸石混凝土的多相细观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并基于细观尺度建立了煤矸石混凝土非均质数值模型,研究了煤矸石混凝土内部各种介质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观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破坏模式和内部损伤演化过程;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与三相力学性能有关,随着ITZ强度的增加,煤矸石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先增大后减小,但残余强度趋于一致.改善 ITZ力学特性对煤矸石混凝土的破坏模式及宏观裂缝的分布和扩展影响不大;提高水泥砂浆强度可以提高煤矸石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脆性;粗骨料强度提高了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当σcp-Agg<σcp-M 时,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当σcp-M<σcp-Agg时,峰值应力增长率迅速下降.增加骨料的强度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脆性.

    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粗集料多相细观力学数值模拟细观尺度损伤机理

    热辐射强度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

    杨同军张雷林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温度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在不同热辐射强度(35、40、45、50 kW/m2)下对朱集东煤矿气煤进行燃烧测试.结果表明:煤样热释放速率峰值随热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热辐射强度50 kW/m2 时煤样热释放速率峰值为 81.54 kW/m2,较 35、40 和 45 kW/m2 时分别增加 15.96%、10.41%和 1.53%;煤样总热释放量变化顺序为 45 kW/m2 组>50 kW/m2 组>40 kW/m2 组>35 kW/m2 组,即随热辐射强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热辐射强度由 35 kW/m2 增加至50 kW/m2,煤样质量损失速率峰值与总质量损失量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 38.15%和13.75%.在燃烧后期,45 kW/m2 组的 CO 释放量峰值最小,为 0.36 kg/kg,相较于 35、40 和50 kW/m2 组分别降低了0.33、0.27 和0.04 kg/kg.

    煤燃烧热辐射强度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CO释放量

    潮湿细粒煤复合式干法分选特性研究

    陈存强顾雷雨周延明汪义龙...
    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潮湿细粒煤复合式干法分选效率,对潮湿细粒煤进行了振动强度和气速的单因素试验,结合RSM-BBD预测模型获得了最优参数;并探索了不同水分的原煤在不同分选时间内的分选效果,同时分析了气流对潮湿细粒煤分选过程的影响,并评价了分选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分选时长的增加,分选效果明显提高,最大灰分离析度可达 12.05.试验煤样在气速为 0.78 m/s,振动频率为25 Hz,振幅为 3 mm时达到最佳分选效果,此时可能偏差E=0.135 g/cm3,且在此条件下分选产品有很好的脱水效果,复合式干法分选可实现潮湿煤炭的提质.该研究可以对细粒煤炭的干法分选工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潮湿细粒煤复合干选灰分离析度分配曲线响应面法

    温度效应对浮选起泡剂汽化成泡特征影响

    朱宏政吴念刚赵兵兵史苘桧...
    19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起泡剂汽化成泡法可以解决传统起泡剂添加方式存在的无选择性吸附等弊端,利用高速运动采集系统分析了仲辛醇、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和空气分别在不同汽化温度下成泡的热/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随汽化温度升高,气泡宽纵比逐渐增大,气泡的体积逐渐减小,不同药剂汽化成泡体积由大到小为空气>仲辛醇>MIBC,气泡表面张力和附加压力随汽化温度升高而降低是气泡宽纵比和体积变化的主因.气泡上浮末速随汽化温度升高而减小,且到达稳定末速的时间缩短.气泡动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汽化温度下,仲辛醇汽化成泡的动能大于MIBC,气泡的表面能、动能与势能之和随汽化温度升高而减小.

    浮选气泡起泡剂温度效应表面能气泡动能

    旋流微泡浮选柱处理难浮煤泥的研究现状

    卢啟发谷瑞孙祥云李超群...
    20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流微泡浮选柱气泡尺寸小、泡沫二次富集作用强,在微细煤泥浮选时比传统浮选设备具有更好的分选效果.但对于其他难浮煤泥,如固体浓度高、粒度组成宽的浮选入料,尤其是很多配煤入选的选煤厂出现煤质波动时,旋流微泡浮选柱的浮选效果并不理想,这些问题限制了旋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因此,综述了旋流微泡浮选柱结构改进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结构的旋流微泡浮选柱针对三种难浮煤泥(微细煤泥、高浓度煤泥和宽粒级煤泥)的分选效果,并针对不同难浮煤泥提出了结构优化措施,以指导旋流微泡浮选柱有效分选多变的浮选入料.

    柱浮选微细煤泥高浓度煤泥宽粒级煤泥结构改进浮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