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师水性材料实验绘画教学研究

    宁可沁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性艺术拥有古老悠久的历史,由于水彩与中国传统水性艺术的相容性,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大学院高校都结合中国传统水性绘画特点,以水彩为主要的教授内容.而随着当代媒体科技化的发展、多维材料的介入,视觉艺术的阈值大大扩宽,水性艺术作为重头门类就要溯本归源,以水彩教育为切入点,扩大水性内涵的外延.根据教学改革和美术学专业发展的需要,国内多所高师院校开设了水性材料实验绘画的课程,借鉴已开此课程高校的经验,将师范美术学的传统水彩课程转化为更适合当代艺术市场发展,且更具有时代性和实验性的水性材料表现课程,以在课程中融入创作意识和综合媒材的多元建构,使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跨学科、跨画种的综合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产出多向度的艺术与美育人才.基于此,从水性材料实验绘画的课程内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方向的可能性三个方面,分析高师水性材料课程教学现状.

    水性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实验绘画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国画课程中的运用研究——以写意花鸟课程为例

    左晨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的国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课时少、学生在课后缺少监督从而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以写意花鸟课程为例,分析写意花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实施思路和具体环节、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反思,从而进一步打破高校国画课程教学的传统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写意花鸟课程国画

    翻转课堂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户金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等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科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而出现,是时代发展、教育创新的产物.通过对翻转课堂与高职美术教学融合进行讨论,对翻转课堂运用意义及其在高职美术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为高职美术教学进一步提升教育成效、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提供助力.

    翻转课堂职业教育美术教学

    绘画性印痕在水印木刻中的应用

    王帅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印木刻历史悠久,是最具东方特色的画种之一,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演变,水印木刻形式与表现语言日新月异.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水印木刻也不断摆脱传统创作模式,以更多元化的面貌丰富版画艺术.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尝试在水印木刻中,探索薄膜类和油画底料类肌理材料在水印木版画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应用方式,从而推动水印木刻的创新和发展.

    水印木刻木版画材料水印肌理

    论恽冰《蒲塘秋艳图》的艺术表现特色——基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观点

    宗芝洋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蒲塘秋艳图》是清代女画家恽冰的代表作之一,设色妍丽,技法精巧.此画营构了一种时空幻化之境,一反传统文人画中秋荷颓败萧瑟的形象,予观者以活泼明快、纤秾明艳之感.基于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从空间、时间两种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恽冰作为闺阁画家在题材、构图、技法等方面的独特安排,从而使之抵达了恽寿平式"师法自然,摄情作画"的画境.

    《蒲塘秋艳图》恽冰没骨画常州画派知觉现象学

    联动与渐融:新文科视域下社会美育的发展

    卢思霖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背景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高校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不仅为各类研究提供了开阔的研究环境,而且对本身就具有多学科参与性质的社会美育来说,新文科的建设更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视野.基于此,就何为新文科及社会美育与新文科的关系进行阐述,继而以社会美育的传播场域、实施方法、评价体系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借此揭示社会美育在新文科视域下呈现的广泛联动、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以期以此为契机探讨新时代文科体系和审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新文科社会美育跨学科思维

    周珺作品

    111页

    刘东方作品

    112页

    徐慧琳、徐曦作品

    113页

    杨涓春作品

    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