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鸿都门学书法自觉意识与高校书法教育

    金诚立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灵帝在光和元年(178年)创办的鸿都门学为我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为后世相关专科学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鸿都门生对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对当今高校书法教育影响深远.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对弘扬书法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引领性作用.

    鸿都门学书法自觉高校书法教育文化自觉

    新文科背景下黑龙江地方高校绘画专业课程现状

    孙海佳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背景下,绘画专业课程体系在高校中面临着重大挑战与机遇.详细剖析黑龙江地方高校当前绘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陈旧、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更新课程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等,旨在为新文科背景下的绘画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助力.

    新文科绘画专业课程体系黑龙江地方高校

    论蒙古族题材在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表现

    苏晓明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工笔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类别之一,以精细的笔触、写实的效果和丰富的寓意著称.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工笔人物画注重线条的勾勒和色彩的渲染,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还要突出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活气息.通过介绍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要求,分析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艺术风格,进而研究蒙古族题材在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表现方法.

    蒙古族题材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表现

    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刘兰花刘竹香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绘画中的独特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之一,色彩以其特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递了具有深意和广度的画面意义.在当今绘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色彩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达到高校美术教育的目的,难以教育出拥有创造性思维的艺术人才.在分析目前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色彩教学的创新路径进行分析.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要及时地改革创新当前美术色彩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模式,适当运用综合材料,不断训练名画改画,注重色彩重构和色彩表达训练,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色彩公式".探究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创新路径,是突破传统绘画色彩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进步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创新路径

    素描写生创新技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张萌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基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传统的素描写生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个性的培养.同时,传统的素描写生技法在长期的实践中已趋于成熟,但同时也容易陷入僵化和程式化.从分析传统素描技法的局限性入手,结合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创新技法,并通过具体实践案例加以阐释,探讨素描写生创新技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这些创新技法不仅有助于提升素描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作思路和手法,从而推动素描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素描写生创新技法艺术表现力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多元化发展研究与实践

    张悦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审美情感与创造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存在一些局限,通过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多元化发展的意义与挑战,分析当下教育现状,从而提出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旨在推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培养具有创新与审美能力的幼儿教育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多元化发展

    美术"欣赏·评述"课程的展开方式

    马誉晏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欣赏·评述"领域是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它是引领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美术"欣赏·评述"课程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中一些需要完善的部分逐渐显露.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立体化的授课模式、美术资源整合、综合成绩评定等方面,对"欣赏·评述"课程的展开方式提出建议,并对未来的美术课堂有所展望,以期更好地让学生从课程中受益.

    美术课程"欣赏·评述"课程展开方式

    娴雅与俚俗——张路《观画图》中的意涵解读

    张亚抒冯朝辉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画题材自宋有之,文玩墨戏、品古观画是历代文人士绅爱好的艺文雅事,亦是彰显观者文人素养、家世地位、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明代画家张路突破以往观画图中文人精英阶层属性的限制,表现下层民众的观画行为,又有别于明代仇英、清代徐扬所作城市一景的局部观画行为,与同类型绘画《驱魔图》也不尽相同,以对文人雅集场景的模拟、趣味性自我创作的二次嵌入、三重空间的建构,塑造了《观画图》的独特意涵与心理隐喻.

    张路观画图画家心理雅俗

    莫高窟112窟琵琶舞画面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

    颉蓉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莫高窟112窟壁画中琵琶舞画面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从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以及舞姿动态等方面深入探究该壁画的视觉魅力与艺术特征.结合历史背景阐述其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佛教艺术传播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与跨文化意义及影响.

    莫高窟112窟壁画琵琶舞视觉魅力审美特征

    基于太湖石文化符号的水印版画研究

    曾晨浩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湖石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表现对象.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太湖石题材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对太湖石题材作品的表达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绘画手法和表达方式,而且结合了当代艺术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法.水印版画作为版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水味"质感与意境魅力,可以很好地表现传统意味的元素,尝试通过水印版画的创作实验,从空间、图像、色彩、肌理等方面将传统的元素进行现代性的表达.

    太湖石水印版画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