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泽东思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杨先农

双月刊

1001-8999

028-87014462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一段155号

毛泽东思想研究/Journal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性学术类期刊。发表毛泽东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军事、文艺、教育、党建思想的论文,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泽东对党如何领导科技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李泉霖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党的科技领导能力建设,从党对科技的思想领导阐明党领导科技工作的必然性,从党对科技的政治领导阐述党领导科技工作的基本方式,从党对科技的组织领导阐明党领导科技工作的力量源泉,从党对科技的社会引领阐明党领导科技工作的科学素养,对毛泽东关于党能够领导科技工作的论述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关于党如何领导科技工作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有利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坚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

    毛泽东党领导科技工作理论思考实践探索

    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汪苑菁何云帆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蕴含着宝贵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毛泽东是"行动宣传"思想的倡导者和行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不仅是经典的政治传播思想,更是历久弥新的治国理政方略.进入新时代,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引导、增强国际舆论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全社会统一意志和力量,对以实际行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启示.

    毛泽东思想新闻宣传行动宣传实际宣传行动传播

    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民至上"情怀

    闫虹竹李丹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为民初心的生动写照,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鲜明立场.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高度浓缩和艺术展现,其中蕴含"人民至上"的核心立场,启发中国共产党人站稳人民立场;歌颂人民的主体力量,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彰显为民造福的初心,将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视为奋斗目标.挖掘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民至上"情怀,对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汲取其中所蕴含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毛泽东毛泽东诗词人民至上

    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统计思想及当代价值

    黄惠运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撰写了《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著名的调查统计报告,为革命根据地反"进剿"、反"会剿"、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取得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的成绩,开辟井冈山道路,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人民军队,培育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形成毛泽东思想等提供了决策依据.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许多科学论断,是党的调查统计工作的思想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文献,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统计思想当代价值

    中央苏区的政治训练及现实启示

    肖小华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训练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中央苏区时期,针对党内军内及苏维埃政府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红军官兵和苏区群众的政治素质和能力这一目标,党在政治训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分析中央苏区政治训练的历史经验,对提升新时代政治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中央苏区政治训练历史特点现实启示

    政治文化塑造与党的作风建设——以延安时期根据地为例

    孙景珊朱奎泽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文化是人们长久以来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心理的总和,是政治中的主观因素,属于"意识"的范畴,对政治现实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政治文化塑造与党的作风建设密切相关.党的作风建设使得党始终保持着革命性、纯洁性、先进性,创设出良好的政治生态,推进了政治文化的发展.而政治文化的发展提升了民众的民主政治水平,这又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党的作风建设与政治文化塑造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才产生出巨大的政治能量,推动革命进程,实现政治目标.

    延安时期政治文化作风建设

    毛泽东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及其当代价值

    陈雨萌
    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毛泽东的思想世界和革命生涯中,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毛泽东深受传统文化熏陶,有着扎实的旧学功底,在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和革命斗争的实践指引下逐步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并创造性地提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层层递进的,呈现出在尊重理解和洞悉实质的基础上,以"辨析——利用/批判——发展"的方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领域"现代与传统"的张力问题.深入研究毛泽东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对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以及在推动"第二个结合"过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

    深刻认识毛泽东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重要意义——第六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综述

    董新娟
    153-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