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族艺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族艺林
民族艺林

季刊

民族艺林/Journal The World of National A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银幕农民形象的流变研究(1931-2021)

    刘强祖
    10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百年来,农民形象多数时候都是中国电影人物形象序列里最为重要的人物类型.阶级性统摄下的受难者、翻身解放的集体劳动者、改革春风里的乡村建设者、城乡中国阶段的身心漂泊者代表了近百年间中国银幕农民形象流变中的主要类型.农民形象的流变不仅反映着中国社会的演变与发展,记录着中国人在过去百年的精神流变,更彰显着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在当下农村电影创作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重视农民形象的塑造应该成为农村电影提升艺术水准和社会反响的重要方向.

    农民形象银幕流变

    游历视角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的三重书写

    张振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尔冬升执导,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导演通过主人公的游历视角进行叙事,以多元时空再现的形式对这一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演绎,并通过新的视听样式与精细化电影工业创作自觉地赓续中国电影的本体探索,从而在新的影像结构中书写祖国的壮美河山,构筑了集体性风景认同.在寻亲之旅中完成了主人公心灵创伤的弥合、内心遗憾的填补,颇为成功地在影像中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海的尽头是草原》游历视角风景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陇东南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意蕴及其文化渊源

    余永红
    12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东南是古代关中通往西部的主要枢纽,也是远古时期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重要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文章从历史文化的视角,通过对陇东南地区史前考古资料以及文物图像资料的梳理,和民间刺绣、剪纸、雕刻等艺术造型及图案的分析,认为陇东南民间美术作品具有深厚悠久的文化渊源和强烈的生命意蕴.文章契合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陇东南民间美术文化渊源生命意蕴

    插画变迁中的"助"与"推"——乡村振兴中稻田插画应用研究

    杨雅娟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插画艺术由于其直观性、实用性、创造性和审美性,历来被用于商品流通并逐渐商业化,尤其是写实性插画,具有造型逼真和视觉传达直截了当的优势.文章通过对我国传统插画的讨论和分析,认为在数字化时代,稻田插画中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和新科技的力量,积极投身于能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行列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稻田插画乡村振兴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题材美术创作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马惟军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题材美术创作实践是一种艺术和乡村建设的双向奔赴,在当下的美术创作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题材美术创作的主要形式包括生动记录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参与公共设施的设计,开展美术培训、展览等活动和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文章认为,乡村振兴题材美术创作的社会功能在于展现乡村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农民的精神风貌,并在审美、伦理、经济等层面彰显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乡村振兴美术创作艺术乡建文化价值

    琼剧舞台布景设计演变研究

    吴利亭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琼剧作为海南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随着海南的发展而兴起、繁盛、挫败与重振.文章回顾了琼剧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并与政治文化背景结合,以时间脉络为主线分析了琼剧在早期、现代和当代的舞台布景设计的演变,展现了时代背景下新材料、新技术的变革.同时,文章也关注到了琼剧新式布景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琼剧及地方性戏曲的发展提出了综合思考.文章为中国戏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现代舞台布景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琼剧布景设计戏曲舞台照明设计

    《民族艺林》来稿须知

    160页

    作品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