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实用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

徐薇

月刊

1671-0800

xdsyyx@126.com

0574-87326759,87293011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迎凤街21-23号

现代实用医学/Journal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充分体现“现代”、“实用”、“综合”的特色,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重点读者对象为全国中等城市、地市级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级卫生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道内超声引导的纵隔开放技术

    刘丹万南生王杰李广生...
    1-4页

    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部
    4页

    周围型肺结节呼吸内镜相关诊疗技术

    尤梦珍张冀松陈恩国
    5-10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褚梦迪王国安姜静波吴宏成...
    11-15页

    UbcH7及53BP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黄立勇窦广健吴佳明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泛素交联酶L3(UbcH7)和p53结合蛋白1(53B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UbcH7及53BP1基因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UbcH7及53BP1基因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分析结直肠肿瘤组织UbcH7、53BP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结直肠肿瘤组织UbcH7和53BP1基因mRNA表达在3年生存期中的预测效能.Kaplan-Meier法分析结直肠肿瘤组织UbcH7和53BP1基因蛋白表达与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肿瘤组织中UbcH7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3BP1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阳性率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结直肠肿瘤组织中UbcH7和53BP1基因mRNA表达、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626、-0.795,均P<0.05).Ⅲ+Ⅳ期、N1+N2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UbcH7蛋白表达阳性率、53BP1蛋白表达阴性率均高于Ⅰ+Ⅱ期、N0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均P<0.05).UbcH7基因mRNA预测3年生存期的截断值为1.17,敏感度为0.789,特异度为0.824,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53BP1基因mRNA预测3年生存期的截断值为0.73,敏感度为0.815,特异度为0.791,AUC为0.804.UbcH7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53BP1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CP<0.05).结论 结直肠肿瘤组织中UbcH7表达水平升高,53BP1表达水平降低.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3年生存率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结直肠癌泛素交联酶L3p53结合蛋白1临床价值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ATP6V0D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

    黄小松白洁黄怡倩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ATP6V0D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GEPIA及UALCAN数据库对ATP6V0D2进行分析,比较HC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ATP6V0D2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ATP6V0D2在HCC中高表达;高表达ATP6V0D2基因患者生存期低于低表达ATP6V0D2基因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ATP6V0D2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6V0D2表达水平与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ATP6V0D2可能成为HCC新的治疗靶点及HCC诊断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ATP6V0D2肝细胞癌预后生物信息学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不良预后因素分析

    金孟浩吴丽君孙孟坊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n=29)、中代谢组(n=37)及慢代谢组(n=14),各组患者均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12个月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法对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后12个月后,3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0.716,P<0.05),与血小板抑制率呈负相关(r=-0.531,P<0.05);快代谢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慢代谢组(P<0.05).根据是否发生不良预后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患有糖尿病、血脂是否异常、基因型及血脂聚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聚集率过高、血脂异常、年龄较大、体质量指数较高是影响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并且血小板聚集率过高、血脂异常、年龄较大及体质量指数较高将提高患者发生不良预后风险.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聚集率基因多态性预后影响因素

    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探讨度拉糖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陈黎明王洋洋张静漪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度拉糖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度拉糖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肾功能指标[血尿素、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白蛋白(mAlb)]、肾纤维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蛋白(Smadl、Smad2、Smad3、Smad4)]和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采用转录组测序揭示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差异基因谱.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尿素、血肌酐、mAlb、TC、TG、HbAlc、空腹血糖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和GF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IL-6、hs-CRP、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肾纤维化指标(TGF-β1、Smad2、Smad3、VEGF)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转录组测序表明TGF-β1/Smad为度拉糖肽联合达格列净的特异性调控信号通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拉糖肽联合达格列净能够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阻滞疾病向终末期进展具有积极作用.

    度拉糖肽达格列净TGF-β1/Smad信号通路糖尿病肾病

    术前H-FAB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

    柳元化曹建成廖骏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90例,均顺利完成PCI治疗.术前检查患者H-FABP、心肌肌钙蛋白l(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术后随访1年,以发生心力衰竭作为随访终点事件.将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分析术前H-FABP水平对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 9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期间50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为55.56%.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组术前H-FABP、cTn1、CK-MB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STEMI患者PCI术前H-FABP水平预测术后心力衰竭AUC为0.917,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应最佳cut-off值为23.34 ng/ml.结论 H-FABP对急性STEMI患者PCI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过表达可能提示较高的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预测

    小檗碱治疗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相关蛋白的影响

    穆晞园罗晓东刘守青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胰岛素抵抗患者使用小檗碱治疗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及小檗碱模拟剂治疗,低剂量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小檗碱(300mg/d)干预,高剂量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剂量小檗碱(900mg/d)干预,3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TNF-α、IL-iβ、IL-6)水平、血浆核因子-kB(NF-kB)水平、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结果 治疗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TNF-α、IL-1β、IL-6、NF-kB、FBG、TC、TG、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檗碱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胰岛素抵抗,可显著降低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NF-kB和糖脂代谢相关指标(FBG、TC、TG及HOMA-IR)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小檗碱奥氮平精神分裂症胰岛素抵抗疗效炎性因子相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