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农村财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农村财经
当代农村财经

权光男

月刊

1007-3604

nc3832@163.com

010-68551981

100820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当代农村财经/Journal Contemporary Rural Finance and Eeonom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体系韧性: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

    罗雪怡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抵抗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三方面构建粮食体系韧性指标体系,理论分析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体系韧性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13-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粮食体系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创新水平是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体系韧性的中介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粮食体系韧性有着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以下建议:聚焦粮食体系韧性变化新特征,深入挖掘并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潜力;提升创新水平,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发展战略。

    数字经济粮食安全粮食体系韧性创新水平新质生产力

    土地确权、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

    谢婷婷张辛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土地确权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多元融合、助力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等方面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土地确权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并关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土地确权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并完善土地确权制度,促进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化,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土地确权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杨钰芳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战略的总目标,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颠覆与超越,是科技与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融合发展的新质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仅会带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同时破解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难题,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但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才严重短缺、传统农业模式主导、农村发展资金有限等困境,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为此,要通过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完善人才建设机制、坚持宣传教育并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路径,让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实质进展。

    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探析

    许叶子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的驱动、管理模式的转变、生产模式的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但目前仍面临着技术普及与接受度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与培养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政策协调性不足的现实困境,基于此,一要持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四要定期考察分析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五要设立农业现代化协调委员会,确保政策实施的高质量。通过以上政策措施,实现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边作为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创新特点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其绿色生产力属性为乡村特色产业赋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现代特征。在内在逻辑上,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特色资源深入开发利用、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实现乡村特色产业有机融合。在实践路径上,要利用科技创新对传统乡村资源进行审视与开发,以新质生产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与质量、构建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乡村特色产业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朱学磊柳娥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用创新思维审视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内涵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是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创新活力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以其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特点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民族众多和文化多元等特点的影响,西双版纳州的产业发展水平与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存在诸多不匹配现象。因此,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变客观劣势为独特优势,以推动科技创新、注重绿色发展、实施重点改革、优化人才链条等为实践路径,积极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统一大市场构建的现实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

    王源杨海丽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其农村地区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从国家、地区、农村与个人四个层面对其具体现实价值进行了探究,并通过已有成功案例辅以验证。此外,文章从市场要素流动、基础设施、规则秩序与体制改革四方面入手,搭建了"现存堵点——已有条件——实现路径"的研究体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分析与路径研究。

    统一大市场成渝"双圈"农村发展区域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

    庞琳陈哲骞潘光曦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一种以数字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逐步形成,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刻影响着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的进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生产、储运、销售环节的内在机理,改善乡村产业面临的基础设施不足,技术型人才缺失、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整合效率较低等问题,从夯实数字化发展基础、提升劳动者数字素养、培育多元化经营模式、加快技术创新等角度着手,提出切实可行建议,以释放数字红利,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经济乡村产业振兴数字红利

    "城归"返乡创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理论逻辑、困境与对策

    李雪李练军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归"返乡创业大部分从事农村三产融合相关行业,带动经济和就业的同时,也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从理论上讲,人才和产业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以人才带产业,产业引人才,表现出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联系。就现实来看,促进二者共同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个体培育上重视外部人才输入,忽视内生动力激活;在二元制度上,重视制度性融合,轻视文化共识熏陶;在基础设施上,重视加大投资宏观目标,轻视具体情况微观分析。鉴于此,扎实推动"城归"群体助力农村三产融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聚焦主要问题,培育"城归"群体创新活力,打破融合壁垒创造动力,突出数字技术提高效力。

    "城归"返乡创业农村三产融合数字经济相辅相成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许昌市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李佳豪张金肖刘霄飞张洪钒...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许昌市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其路径选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许昌市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价值参考和决策依据。从研究许昌市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性着手,进行实地调研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关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提炼总结。研究发现,许昌市农村电商发展面临:(1)政策落实不充分,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2)产业基础建设薄弱,规模化程度不高;(3)缺乏技术型人才,风险规避能力不足等困境。应从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支持能力、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高质量发展平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维度提出应对之策,以期提高许昌市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促进其乡村全面振兴纵深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农村电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