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谢明勇

季刊

1006-0456

NCDG@chinajournal.net.cn

0791-88305803

330047

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昌大学主办的工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于1964年创刊,原名“江西工学学报”。1985年更名为“江西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改名为《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本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适当择优选登外稿。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Fe3O4修饰功能化介孔分子筛MS-PC20高效吸附La(Ⅲ)

    黎先财徐丹黄玉华覃苑苑...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硅酸钠和氟硅酸为原料,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0)十六烷基醚(PC20),利用凝胶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MS-PC20).将MS-PC20经(E)-2-[(羟甲基)亚氨基甲基]-5-甲氧基苯酚(HESI)选择性配体修饰,再在改性材料中加入磁性成分(Fe3O4),成功制备出MS-PC20-HESI和MS-PC20-HESI-Fe3O4-NPs.将它们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用于吸附水样中的La(Ⅲ)离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确定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形貌、晶体结构等特征.通过对样品溶液pH、La(Ⅲ)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变量进行考察和优化,探究MS-PC20-HESI-Fe3O4-NPs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对La(Ⅲ)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MS-PC20-HESI-Fe3O4-NPs复合材料对La(Ⅲ)的吸附量为165.68 mg·g-1,吸附率高达88.34%,吸附的过程符合伪二阶模型和朗缪尔模型,其不仅吸附速率快,还对目标物种有足够的可及性、高吸附容量和良好的可重用性,并且加入磁性成分可以通过适当的磁场实现方便和经济的磁分离.

    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选择性

    电杆基础冲刷及防护措施效果的数值分析

    钟念龙万怡国陈东陈永清...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考虑一定坡度下基础局部冲刷的研究很少,并且缺乏探讨山洪灾害下电杆防护措施的效果研究.基于FLOW-3D软件对电杆基础冲刷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别对水头(4~6 m)、坡度(10°~20°)、电杆距坡脚距离(6~9 m)和初始流速(1~3 m·s-1)4 个变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对照工况的水头、坡度、电杆距坡脚距离和初始流速分别设置为 4m、20°、6m和 2m·s-1,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随后在对照工况基础上分别设置牺牲桩群和杆前分流板,计算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和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并对比分析 2 种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头、坡度和初始流速的增大及电杆距坡脚距离的减小,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和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均随之增大.在水头、坡度、电杆距坡脚距离和初始流速分别取 6m、20°、6m和 3m·s-1的工况下,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和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最大;设置牺牲桩和分流板均可降低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其中设置牺牲桩降低冲击压力的幅度更大;设置牺牲桩可有效降低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相比之下,设置分流板只能降低电杆前侧基础的冲刷深度,但对电杆后侧基础的防护效果不明显.

    电杆基础山洪模拟局部冲刷防护措施防护效果

    冷弯薄壁卷边C形不锈钢梁的力学性能试验

    陶忠叶彩凤皇甫双娥燕钊...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冷弯壁薄卷边C形钢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以冷弯薄壁不锈钢梁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加载条件、跨度对构件屈曲模式和受弯承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试件的加载条件和跨度对冷弯薄壁卷边C形钢受弯构件屈曲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显著,纯弯加载下的短梁极限承载力高达 169.1 kN,破坏模式为畸变屈曲,其余试件破坏模式也为畸变屈曲;腹板Ⅴ型加劲能够有效抑制腹板鼓曲的产生,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利用现有直接强度法修正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公式的准确性.

    卷边C形不锈钢梁加载条件跨度直接强度法

    水泥聚苯保温模壳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

    张大帅熊进刚万保金熊镖...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水泥聚苯保温模壳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制作了单侧设置水泥聚苯保温模壳、周边设置保温模壳的 2 个混凝土柱试件,以及相应的 2 个普通混凝土柱对照试件,采用拟静力加载方式对各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试验中考虑不同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单侧设置保温模壳及四周设置保温模壳对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各试件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以及破坏特征等.结果表明:水泥聚苯保温模壳可以延缓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柱角先于保温模壳发生破坏,且保温模壳与混凝土柱交界面无损伤,模壳与试件协同受力,形成整体;单侧设置保温模壳的试件,其承载力、延性、累积耗能分别提高了 5.0%、6.0%、10.7%;周边布置保温模壳的试件,分别提高了 17.0%、26.0%、23.3%.在混凝土柱中设置水泥聚苯保温模壳不仅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还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保温模壳装配式建筑耗能能力抗震性能

    双向加载下不同因素对H型钢构件板壳节段损伤域长度的影响

    田钦刘康康彩霞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向加载条件下,轴压比、长细比、腹板高厚和翼缘宽厚比 4 个主要参数对H型钢构件损伤域长度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板壳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给出了双向加载下板壳节段损伤域长度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加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所得损伤域长度偏大,提高了板壳节段取值的准确性;在一定区域内,损伤域长度与轴压比和腹板高厚比呈正相关,且增长幅度可达初始值的 1 倍以上,与翼缘宽厚比呈负相关,最大降幅可达 50%以上.当长细比小于临界值时,两者呈负相关,最大降幅达 34.28%;反之,两者呈正相关,最大增幅达 58.26%.

    H型钢构件多尺度模型双向加载影响参数损伤域长度

    预应力CFRP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

    王渠吴庆雄陈康明黄育凡...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平板式锚具存在需在混凝土表面开槽、有效行程短、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开展了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须在结构基面设置扣槽,占用空间小、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板有效利用长度更长,轻质高强、可重复利用的预应力CFRP平板式锚具.有限元分析表明:在计算荷载作用下,锚具性能满足预应力CFRP加固需要,锚固支座、锚板和锚栓最大应力值分别为 133、76、94 MPa,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均小于其屈服强度,最大变形值为 0.056、0.024、0.028 mm,保证锚具不先于结构破坏.随着锚栓直径与锚板厚度增大,锚具内部应力与变形均有所改善,其中锚栓直径变化对锚栓与锚板接触部分受力影响较大;锚板厚度对混凝土表面与锚栓接触部分受力影响较大,故建议锚栓直径为 18 mm,锚板厚度为 20 mm.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锚具使用效果良好.

    预应力CFRP板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数值分析实桥应用

    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件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刘俊辉张龙涛胡淑军黄海...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柱-钢支撑的受剪性能,提出一种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件.以腹板截面分配方式为参数,设计 2 个试件进行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正,并设计16 个分别考虑混凝土强度、腹板宽度高度和 2 组腹板组合形式影响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进而探究各参数对抗剪连接件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试件破坏形态基本一致,首先混凝土梁侧面产生斜向裂缝,并向梁正面发展,随后抗剪腹板处出现裂缝,最终在多次循环往复加载下,混凝土被压溃.两滞回曲线走势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弹性、弹塑性和破坏 3 个阶段.提高混凝土强度能有效提高连接件剪切承载能力;腹板截面面积一定时,截面尺寸为 15 mm×32 mm的连接件极限承载能力最大;同时改变 2 组腹板尺寸,截面组合尺寸为 18 mm×40 mm和6 mm×40 mm的组合形式抗剪性最好.

    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件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破坏形态滞回曲线

    轻钢骨架水泥粉煤灰发泡墙板的抗震性能

    刘铖聪白羽苏何先蒋欣利...
    61-6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轻钢轻混凝土组合墙板抗震性能的研究相对缺乏,同时为研究不同填料对轻钢骨架水泥粉煤灰发泡墙板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 3 个不同填料的墙板进行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探究了不同填料对墙板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料配比墙板的破坏模式大致相同,墙板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较好;在轻钢骨架水泥粉煤灰发泡墙板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和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和抗侧刚度,增强墙体的承载力和延性,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以及耗能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掺加 0.4%聚丙烯纤维或增加水泥用量至 50.0%的墙板受剪承载力均提高了约 54.0%,抗侧刚度分别提高了 26.0%和 15.0%,累计耗能分别提高了 172.0%和 86.0%.

    轻钢骨架水泥粉煤灰发泡墙体低周往复水平荷载抗震性能高强轻质填料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特性及评价标准

    徐松徐康义王叶飞黄金铭...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合理的坑槽修补材料评价方法,选择性能优良且适合特定环境的修补材料.通过叶片阻力试验、水煮试验、滚动筛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来测试修补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并对修补料的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基于试验结果,建议修补料的黏附等级、滚动筛残留率和水稳定性分别不小于 4 级、60%和 75%.并且,热补料的动稳定度和最大弯曲应变应分别不小于 800 次·mm-1 和2 300 με,冷补料应不小于 600 次·mm-1和 900 με.在施工和易性方面,对于不可储存类的修补料建议现场拌制,并在制备后 30 min内尽快完成修补施工作业,拌和扭矩需要小于 40N·m.此外,水泥-乳化沥青和环氧树脂冷补料的初始强度较高,高温稳定性好,可以实现快速修补的目的,建议初始稳定度不小于 2 kN.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修补料修补材料性能评价指标

    高致密高强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薛守宁董江峰朱忠平刘钊...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深部煤炭开采等深部地下工程的高渗透压以及剧烈扰动的工况需求,对地下混凝土材料韧性和致密性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基于最紧密堆积模型,完成了高致密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橡胶颗粒掺量和粒径,研究了橡胶掺量和橡胶粒径对其养护7、14、28d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致密橡胶混凝土各项基础力学性能皆优于普通橡胶混凝土,橡胶掺量的增加会导致高致密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抗折强度为先增后减,劈裂抗拉强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高致密的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橡胶掺入带来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综合试验结果,20%橡胶粉掺量下的高致密橡胶混凝土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

    最紧密堆积模型高致密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