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语凝
    224-22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强调未来五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农村金融是支持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关键部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农村金融面临新一轮挑战,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对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机构

    数字普惠金融驱动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机理研究

    刘文慧任伟陈琦常文千...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以县城为中心的收入持续增加效应、以县城为中心的消费升级效应和县域消费环境改善效应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从而扩大农村消费规模、升级农村消费结构.根据数字普惠金融驱动农村消费的影响机理提出以下建议:推动县域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居民消费乡村振兴县域经济

    社会交换理论视域下农村人情消费探析

    陈晓宇李新阳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社区场域中村民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人情消费的名目不断增多、频率和金额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农村人情消费逐渐走向异化,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从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五项基本命题入手,对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理论提出促进农村人情消费合理化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努力,加强政府对村民的约束,加强思想宣传,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等建议.

    人情消费社会交换理论报酬消费观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经济收入现状及改进策略——以贵州省岑巩县沈家湾村为例

    王承新梁龙周奕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找出制约农村留守妇女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贵州省岑巩县沈家湾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沈家湾村留守妇女当前经济收入水平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家庭经济来源主要还是依靠丈夫外出务工.主要影响因素是: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效率不高,社会性别意识影响,缺乏就业机会和完善的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体制.因此,面对农村留守妇女在提升经济收入水平上效果不明显,应该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就业能力和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渠道两个方面为抓手,来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

    乡村振兴农村留守妇女经济收入改进策略

    传统文化助推乡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刘爽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探索传统文化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作用以及实现路径,有助于为推进乡村共同富裕提供新的思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促进乡村共同富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对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提升农民内生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基于传统文化特色的产业发展,同时,以文化自信激发农民主体能动性,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在传承中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因此,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寻找传统文化和乡村共同富裕的嵌合点,通过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赋能和引领乡村共同富裕.

    传统文化乡村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解析

    田晗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电商作为连接城乡、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纽带,是我国电子商务产业中的重要增长点,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深度转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尤其在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和专业电商人才方面仍有所欠缺.为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加强物流基础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完善管理服务体系,为农村电商提供更好的运营环境;加大对人才培养,提高农村电商服务能力.从而推动农村电商行业朝着更加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

    农村电商发展制约因素政策

    数字化时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优化对策研究

    庄乾秋
    24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实效性等特点,要求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冷链物流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协调性.但是我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最先一公里"短板突出,产销衔接不够紧密,冷链物流全程一体化、标准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致使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跨季节、跨区域调节供需能力不足.因此,完善农产品产地预冷基础设施,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短板,加强产销对接,整合冷链物流资源,构建全程一体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对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数字化转型,打造农产品流通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多肉植物组合盆栽营销策略研究

    魏艳涛
    248-250,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多肉盆栽市场产能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压力变大,利润空间减小.针对目前多肉植物组合盆栽营销存在的问题,要从开发优质品种、提升盆栽美观度、差异化经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供一站式服务五方面着力优化.

    多肉植物组合盆栽营销策略

    新媒体助力县域农产品网络营销路径分析——以湖北省谷城县有机谷产业园为例

    杨林笙
    251-254,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模式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态.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县域电商网络营销发展状况,以湖北省谷城县有机谷产业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与走访座谈等方式,对该产业园内"新媒体+产业园+电商"的网络营销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园内采取的"新媒体+生态农业""新媒体+乡村旅游""新媒体+乡村研学"三种网络营销模式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中作用显著,这与当地政企联合搭建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培育直播带货人才密不可分.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采取细化服务政策、科学探索销售渠道、培育本土化带货人才、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等措施,优化县域农产品网络销售路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模式.

    乡村振兴新媒体时代县域电商网络营销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营销策略

    蒋筱彤
    25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农村电商作为一种崭新的带动乡村经济迅猛发展的方式,其营销模式是将乡村商品、乡村文化与电商相结合,让农产品、特色商品通过电商走出乡村.目前我国的农村电商营销在品牌建设、营销体系、专业人才等方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农村电商要通过建立区域统一品牌、建立标准化的营销流程、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培养更多农村电商复合型人才等措施,完善营销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