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金融研究
农村金融研究

胡新智

月刊

1003-1812

ncjr@abchina.com

010-85107815

10000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69号

农村金融研究/Journal Rural Finance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农村金融研究》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80年,1994年开始与台湾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期刊交换;1996年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第五名;同年八选世界期刊博览中心参展,并成为会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关键领域、优化思路与着力重点

    杜志雄田雅群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类型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特征,金融服务面临金融产品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结构性错配问题,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又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践行普惠金融、适应新金融需求和承担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正视信贷、保险、支付、理财、担保"五大关键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五大关键领域"产品创新的重点,理性处理农村金融产品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关系、创新金融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的关系、金融机构盈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三对关系",进而通过强化农村信贷供给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性,完善农业保险构建包容性风险管理和风险融资体系,创新支付产品破除农村数字支付障碍,创新农村理财新模式满足农民理财需求,优化农业担保模式实现业务与规模平衡.

    乡村全面振兴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产品普惠金融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活力的影响研究

    吴本健辛志良张迪展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经济活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论文运用2011-2020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经济活力;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以强化城市生产能力,通过保障居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居民发展机会以激发城市消费潜力,通过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以增强城市投资动力,从而提升城市经济活力.对于城市发展水平高、数字化程度高的城市以及旅游型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的效果更加明显.这为政府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以及提升城市经济活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数字普惠金融城市经济活力生产能力消费潜力投资动力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基于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视角

    王文亭李闻涛郑晶如张一平...
    2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基于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利用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并系统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农地流转数量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农地转入与转出概率,在农地流转质量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农地有偿流转,且有利于农地长期流转.进一步分析,采用工具变量条件混合回归(CMP)方法克服数字普惠金融的内生性问题,并结合Heckprobit模型和Eprobit模型纠正样本选择性偏差,经过替换解释变量、控制地区与时间交互固定效应等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投资、非农就业与信息互动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地形起伏度小的地区,且对于高人力资本农户与非正式规范较弱的村庄更显著.

    数字普惠金融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有偿流转长期流转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金融强国视域下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周雷王可欣宋佳佳龚一泓...
    4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金融强国视域下,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面研究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金融创新,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在优化金融资源跨时空配置、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实体经济普惠金融需求、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作用路径已在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大数据知识产权融资等实例中得到初步印证.但是,对照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丰富内涵,其在创新监管、普惠生态、数实融合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为此,论文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培育和引进生态圈核心企业,加强前沿数字技术的协同攻关和应用,构建数实融合的数字金融"元宇宙"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守正创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方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强国数字金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数字素养提升能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吗?

    阮若卉罗明忠
    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金融脆弱性状况事关国家安全和家庭福利.数字化时代,个人的数字素养高低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论文基于2017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的提高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采取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检验,通过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度方式、更换被解释变量测度方式和更换计量模型等方式进行再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物质资本家庭、亲友中有数字金融行为的群体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农村,数字素养提升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素养提升主要通过提高风险认知水平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教育与培训,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主体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字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效应,助力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与社会和谐稳定.

    数字素养家庭金融脆弱性风险认知风险抵御能力

    铸造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张壹帆孙嘉雯陆岷峰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的生产力.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技创新依赖于持续的资金投入,而科技金融为此提供了关键支持.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强调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论文分析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现状与挑战,指出存在资金匹配不足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加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标准和重点,包括建立更有效的政策支持系统和改善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对接机制.研究进一步构建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模式,并提出了提升融合度的具体路径,如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科技项目评估机制、提升科技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和风险管理能力等.这些措施将更好地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论文的研究为理解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实践指导,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科技创新深度融合顶层设计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