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学

陈东明

月刊

1005-4650

ljn129@163.com

027-62066519 87287364

430070

武汉市狮子山华中农业大学内

现代农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ELI酶的高效检测及其在Eco-TILLING中的高效应用

    廖凤贤黎佳佳余舜武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CEL Ⅰ酶是Eco-TILLING技术的关键酶.实验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酶切位点上插入突变的质粒,应用该质粒能方便有效地检测CEL Ⅰ活性.进一步简化CEL Ⅰ酶的提取方法,并对每一步提取液样品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芹菜汁也具有明显的酶切活性,进一步的提纯能提高其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也能获得直观的检测结果,通过简化程序可高效应用于植物Eco-TILLING分析.该研究结果有利于Eco-TILLING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于建立简易而又有效的点突变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CELI酶Eco-TILLING活性检测

    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和水解蛋白质方法的研究

    刘晓韩丽乔俊梅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纤维素酶水解和酸洗法相结合,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食用蛋白质的新工艺,以及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时,pH、高温、玉米蛋白粉浓度及酶浓度对蛋白质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玉米蛋白粉蛋白质

    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St-13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崔诗法廖银章黎云祥刘晓风...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腐烂的枯枝落叶中分离到一组分解能力较强的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St-13,该复合茵系由平板可分离的细菌和难培养细菌组成.5 d内可使滤纸完全崩溃,液体培养到14 d时能够分解玉米秸秆中85.27%的纤维素,总失重率为58.03%.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该复合菌系的产酶最佳条件为:2%微晶纤维素,1.5%NaNO3,初始pH7.0,温度32℃;摇床培养48h时其CMCase为0.455 IU/mL.

    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筛选产酶条件

    镉对不同品种旱稻萌发的影响

    乔宏伟张瑞富武月莲王志红...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不同浓度的Cd2+对不同品种旱稻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镉(≤1 mg/L),对旱稻种子的萌发有促进的作用.高浓度(≥10mg/L)会影响旱稻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发芽率以70%计),且随Cd2+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d2+对旱稻幼根生长的影响,在低浓度下即表现为抑制作用,根长随Cd2+浓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旱稻品种对镉的反映不同,0-119的耐镉性最强,2179-1次之,超级稻最差.

    旱稻发芽率

    水稻穗部性状与穗颈和倒二节问维管束数量关系的研究

    王淑玲林波陈丽红王贺民...
    15-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51个粳稻品种(系)对穗部性状与穗颈和倒2节间维管柬数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品种(系)间穗颈的维管束数量存在较大变异.穗颈大、小维管束数量、第2节间大、小维管柬数量与穗部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选择穗颈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量多,穗颈大、小维管束数量之比和穗颈与第2节间大维管束数量之比较低的类型,有利于改善穗部性状.

    水稻穗部性状维管束

    寒富苹果不同材料DNA的提取方法

    董思佳董文轩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利用改良CTAB法以寒富苹果的冬芽、半木质化韧皮部、老枝韧皮部、成熟叶片和秋梢嫩叶为材料提取总DNA.结果表明:5种不同的材料都能提取出DNA且A260/A280值都在1.8以上,所提DNA电泳带纹清晰、亮度高且DNA的产量在70~160μg/g之间.清晰明亮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也表明所提取的DNA完全满足ISSR分析的要求.

    苹果不同材料DNA提取改良CTAB法

    大孔吸附树脂脱色透明质酸的初步研究

    甘聃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了6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透明质酸(HA)溶液的脱色作用,初步研究了吸附条件对树脂脱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8树脂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当脱色时间为2.5 h,树脂用量为1.0 g/L,pH为5时效果最好.

    大孔吸附树脂脱色HA

    类胡萝卜素参与水稻抗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

    费小红安保光赵宝华李阳生...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类胡萝卜素参与水稻抗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水稻逆境胁迫的响应机制,旨在提高水稻抗逆能力,培育好的水稻品种.

    水稻类胡萝卜素抗氧化胁迫

    多黏菌素E研究进展

    王旭向文良冯玮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近年来各国学者在多黏菌素E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体内代谢、毒性等方面研究的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多黏菌素E多耐药革兰阴性茵药理进展

    药用植物毛状根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因素

    田恬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纳了药用植物毛状根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因素,可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毛状根次生代谢物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