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扶名福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163.com;nit@nit.edu.cn

0791-8125956

330099

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工程管理及基础科学等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新技术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大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程世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大德"的提出与建构,是对"大德"传统内涵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它不仅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引领世界新征程的每位公民的道德自觉。在具体道德修养上,"明大德"基于其多元与一体辩证统一的内涵逻辑,表现为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忠诚品格、强化责任意识、彰显实践精神等四个关键维度。这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立体框架。"明大德"确立了新时代公民道德的正确方向、拓展了新时代公民道德的主体、强化了新时代公民道德的榜样示范,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明大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价值引领

    "守公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之基

    罗小松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守公德"是恪守社会之德,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最低道德要求,是新时代公民在社会领域道德建设之基,具有基础性、公理性、激励性、时代性等特征。"守公德"涵盖了人伦之德、公共之德、生态之德以及网络公德。为加强"守公德"建设,亟须夯实"守公德"的"公共领域"建设,坚持"公德精神"培育和贯彻"公德实践"要求。

    "守公德"道德建设公共领域

    "严私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德行之本

    汪荣有万宇婕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私德"体现了完善个体人格所需要的道德修养、道德品格、道德原则和道德追求;指明了处理家庭及邻里关系时应遵循的夫妻伦理、亲子伦理、兄弟伦理和邻里伦理;蕴含了处理朋友关系时应秉持的诚信原则、择友原则、互助原则和进步原则。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为新时代公民在严格要求私德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德行之本。

    "严私德"个体道德家庭美德交友美德

    《资本论》及其手稿视域下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及当代价值

    尹晶晶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将技术置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围绕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展开对技术的社会历史批判。围绕剩余价值的本质与生产,马克思详细研究了资本运转的技术机制及技术对工人的异化,指出技术作为资本增殖的机器同时也是工人主人的机器和使工人愚钝堕落的机器。立足唯物史观,马克思指出技术对人的异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扬弃,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是消除技术异化的基础与前提。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可为当今中国科技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和社会的角度,开拓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科技的崭新道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超越性和前瞻性。

    《资本论》技术批判唯物史观超越

    生成·诠释·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逻辑

    胡萍王经北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人类共同价值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立足人类实践基础上,对时代之问、人类之问的科学回答。在价值观念不断更替的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共同价值从应然到实然的建构逻辑,在当代生成上体现了理论、文化和实践三重维度的赓续创新,在时空转化上彰显了中华文明优秀文化价值内核的三重人学向度,并以三位一体的价值认同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建构的最终导向和现实归宿,形成具有深远世界影响力的价值共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当代生成及新时代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实践,将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最终走向"真正共同体"。

    全人类共同价值建构逻辑生成诠释认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报的增产节约运动宣传——以《江西日报》为对象的考察

    何庆涛韩伟
    32-3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产节约运动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一场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目标的大规模群众性运动。《江西日报》作为江西人民了解增产节约运动的主要渠道,通过担当风向标、助推器、监督者、宣传员等,宣传了党和国家增产节约的方针政策、营造了奋勇争先的浓烈氛围、纠正了运动中存在的错误倾向、报道了运动取得的显著成效,有效动员了江西民众广泛参与各领域的生产建设,对推动运动顺利进行、激发民众爱国热情、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重要作用。考察《江西日报》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增产节约运动宣传,不仅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报党刊在宣传动员和舆论导向中的作用,而且能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提供历史镜鉴和现实启迪。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日报》增产节约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理论来源、实践探索与时代价值

    陈雨薇黄惠运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厚植于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又孕育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积极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并进行了建设红色政权的有益尝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关头,继续坚持和发展独立自主原则,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政外交政策。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独立自主原则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青年担当

    于波邸驰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与发展的生力军。青年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同构性与同一性。围绕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新时代青年应在提升文化自觉中把握中华文明基本特质、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增强文化自强中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传播者与创新者,以青春之力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青年担当。

    新时代青年中华文明新的文化使命

    "以新促质、向新而行、为新担当"——新质生产力与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吴京颖周敏丹李艳萍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内涵的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为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形成的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新时代青年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先锋力量,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取决于青年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明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青年使命担当,是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扎实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之举。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鄱阳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车兰兰温乐平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鄱阳湖水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江西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更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强鄱阳湖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既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能提升江西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进而助力江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干旱化趋势日益严重,湖底的宝藏逐渐显露,这使得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通过调研,深入探讨了鄱阳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科普宣传等措施,以确保保护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鄱阳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