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农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农机
南方农机

谭冬梅

双月刊

1672-3872

nfnj@vip.163.com

0791-86202556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省府大院北一路3号6楼

南方农机/Journal South Agricultural Machiner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颇有南方特色的农机化技术刊物,以全面推介南方适用农业机械,大力普及实用农机科技为宗旨,谒诚为广大农村机手、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基层农机工作者、农机科技人员服务。主要读者群为南方15省市各级农机工作者及广大农林机手、拖拉机驾驶员。涵盖面广、发行量大,是贵单位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特别是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最佳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公害柑橘栽培技术探析

    罗琳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公害柑橘是一种安全、优质的柑橘品种,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而无公害柑橘的栽培技术的研究需要从种植环境选择、苗木选择与繁育、园地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查,总结出了无公害柑橘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是无公害柑橘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也为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柑橘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

    物联网技术在农机监测与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曾搏一陆海峰翟海民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农机监测与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农业生产向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文章概述了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分析了传统人工监测维护农机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农机监测与维护中的具体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在农机监测与维护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解决传统人工巡检模式中的信息反馈不及时、维护效率低下和缺乏远程监控等问题.因此,在农机监测与维护中应积极应用传感器、RFID和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农机监测农机维护传感器RFID

    渔船自动起放网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张菲菲于鑫姜亿龙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PID控制器和视觉识别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效、精确且自动化的捕鱼装置.该装置利用伺服电机驱动,结合转轴、拉绳和推板机制实现渔网的自动升降;PID控制器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精确控制渔网升降,确保平稳运动和精确定位;视觉识别技术采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图像分解技术,提高水下图像清晰度,实时识别鱼群位置和大小.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提高了捕鱼效率和准确性,推动了渔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自动化捕鱼PID控制器视觉识别技术拉普拉斯金字塔

    新时代背景下无人农场建设研究应用与展望

    刘联盟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无人农场建设现状,对无人农场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方法]采用物联网互通技术对新时代背景下无人农场建设结构进行分析,调查和评估现有的无人农场建设技术,包括自动化设备、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对技术的成本、性能、可靠性进行评估,找出适合农场实际应用的技术方案.[结果]无人农场能够大幅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结论]我国无人农场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当前仍有部分关键技术亟待攻克.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无人农场将在农田非结构化环境感知、农机无人驾驶、作业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机群协同作业控制等领域实现突破,以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新时代背景无人农场建设研究应用

    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张玲杨浩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生态环境溢出效应不容忽视.聚焦农村三产融合,探讨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对于协同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路径,创新性地将土地流转作为调节变量,深入分析其在三产融合影响农业碳排放过程中的调节效应,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开展异质性分析.[结果]1)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土地流转促进了绿色低碳技术的使用,其在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中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我国中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结论]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农村三产融合等新生产方式的影响,同时注重发挥土地、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以此实现农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农村三产融合产业结构农业碳排放土地流转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安市农村地区发展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

    郁静蓉朱晓庆
    105-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当前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我国乡村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本研究采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以吉安市为例,深入探讨了该地区面临的问题,如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各地区不平衡现象较明显、政府创新改革能力不足、农民主体性缺失等.针对上述发展短板,提出从深化产业链、激发政府改革活力、打造乡村人才队伍等方面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本研究有利于促进吉安农村地区的产业振兴和经济繁荣,同时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问题措施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助推县域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以安庆市怀宁县为例

    程国平
    108-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县域农业现代化建设,文章从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和农业现代化在中国的发展着手,以安庆市怀宁县为例,用大量具体数据对比分析了怀宁县及其周边其他县(市、区)的农业发展情况,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找出怀宁县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针对怀宁县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水平偏低等问题,从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三个方面,立足怀宁县实践特色,为怀宁县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怀宁县农业创新力、竞争力.

    人才农业现代化蓝莓产业振兴

    柏泉茶园数字化产业发展作用机理与路径研究

    赵鑫磊王振华陈慧英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柏泉茶园作为武汉地区的特色茶叶产地,其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茶叶品质、优化生产流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柏泉茶园数字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从理论层面阐释了数字化产业对柏泉茶园发展的作用机理,详细探讨了建立数字化智能导览与预订系统、搭建数字化营销平台、应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柏泉茶园数字化产业发展路径.[结果]数字化不仅提升了茶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而且为其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结论]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是柏泉茶园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协同,才可以推动茶园产业持续稳步发展.这些举措可为柏泉茶园乃至其他传统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柏泉茶园数字化产业发展作用机理路径

    基于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和对策

    周丽
    117-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文章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发现当前主要存在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机制构建不足、农产品的加工效率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科技与人才支撑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完善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机制、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水平、构筑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科技与人才的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此更好地发挥甘肃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值.研究表明,甘肃地区具有多种类型的特色农产品,这些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较高;不断加强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深度挖掘,可助力甘肃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品牌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人才现代物流体系

    新媒体视阈下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平台的构建与思考——以无锡市硕放镇硕放村为例

    王玥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新媒体视阈下数字化赋能的乡村振兴平台,助推乡村振兴.[方法]围绕"三农"领域服务模块,打造以"农业+互联网+服务"为特色的服务模块,形成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惠农政策发布""如何提高农产品、农副产品质量和产量""沉浸式线上线下体验乡村生活""提供大学生就创业岗位"等为主要内容的子平台.以精准对农服务为主旨,依托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等融媒体矩阵的技术、平台支持,在战略上做到多平台互联互通、在功能上做到内容多元化和有针对性、在形式上做到多方式精准推送,上线之后迅速形成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宣传矩阵,为广大农民群众在不同维度提供帮助.[结果]通过搭建电商平台、乡村旅游平台和农业信息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结论]需要注重平台建设、功能优化、宣传推广和合作共建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视阈数字化乡村振兴终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