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文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文物
南方文物

樊昌生

季刊

1004-6275

nanfangww@126.com

0791-6594676

330008

江西省南昌新洲路2号

南方文物/Journal Relics from Sout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南方,而向东南亚,主要刊登我国南方地区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文物博物事业研究论文,交流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文博工作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红色股票的文物价值及保护利用策略

    熊杰熊未未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红色股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具有考证工人运动史与中国金融史的历史价值、红色育人的教育价值、发展红色产业与弘扬红色精神的文化经济等价值.新时代保护与利用红色股票应结合现代数字技术、创新与发展文物理论、加强红色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红色文物教育属性等方面思考,从而提升红色股票解释特定历史的张力.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消费合作社红色股票红色价值

    从《红星》报看湘江战役时期的宣传工作

    刘小花
    261-2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星》报是湘江战役时期红军宣传工作的历史见证.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红星》报延续了苏区时期的政治热情,把握了战时宣传的特点,在巩固部队战斗力、激励红军战斗精神、宣传和争取群众支持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红星》报注意宣传对象的差异性,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创新采取多样的宣传形式,为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胜利渡过湘江发挥了重要宣传动员作用.

    《红星》报湘江战役长征宣传

    鄱阳湖紫阳堤水利工程遗产价值及其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刘李想卢苇黄细嘉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始建于宋的紫阳堤,位于庐山市的鄱阳湖畔,是一处由防浪泊船水利主体工程、附属或历史纪念建筑遗迹、文献书籍及诗文稿本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的完备水利工程遗产体系,具有科学、文化、历史等内在价值和休闲游憩、科研教育、生产经营等衍生价值.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引入价值补偿理念,理清遗产价值与价值补偿的关系逻辑,确定价值补偿标准,构建具有保护、利用、补偿和监管关系维度的价值补偿机制,通过建立遗产开发机构、监管平台、评估机制、法律规范等,实现价值补偿与监管的双重循环体系,是推动紫阳堤水利工程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水利工程遗产遗产价值价值补偿机制紫阳堤

    逐本溯源:景德镇地区命名及其地方志研究

    吴玉灵
    276-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的地方志,揭示了其丰富的陶瓷历史和行政区划的演变.景德镇,历史上著名的陶瓷中心,自东晋新平镇起源,历经北宋景德年间的命名,至现代成为独立市的行政变迁.文章重点分析了《饶州府志》《鄱阳县志》和《浮梁县志》等方志,这些文献记录了地区的建置沿革及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研究显示,这些方志在保存历史、辅助政策制定和文化传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历史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景德镇及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景德镇地方志行政区划陶瓷历史文化传承

    再论汉代女性服饰样式及其体现的女性审美意向

    李东晓章晓峰袁兴钱
    284-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女性服饰无论是用料还是样式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部分的改进.汉代女性服饰品类多种多样,有深衣、襦、裙、袍等多种样式,其中较为突出的特征是汉代女性流行穿深衣和袍服.两汉时期女性服饰主要有深衣、襦裙、长袍等样式.其主要特点是"轻盈飘逸",发展趋势是由紧致走向宽松.尽管整个汉代,由于受到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平民阶层的女性穿着很难体现个人自由,但是,无论是从传统文献出发还是从出土实物考证,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汉代女性以"瘦"美和尚"素"的审美意向.

    汉代女性服饰样式实现审美意向

    粤剧戏服:粤剧与粤绣相融合

    林易蓉
    292-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剧是岭南艺术和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粤绣与粤剧联姻产生了粤剧戏服.本文从追寻粤剧的源头出发,描述粤剧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粤剧戏服的研究,展示粤绣和粤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深厚而独特的相互关系;认为粤剧戏服是粤绣与粤剧这两种艺术融合的结晶,不愧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创新成果,使粤绣与粤剧相互砥砺、共同发展.此外,粤绣与粤剧都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文末也提出了粗浅的应对策略.

    粤绣粤剧粤剧戏服融合创新

    江西省安义县长龙西周遗址发掘简报

    封2,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