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杨斌

双月刊

2095-3046

xbbjb@mail.jxust.cn

0797-8312222

341000

江西赣州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为主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本校教师、科研实验人员在工程技术和基础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矿业、测量、环境工程、冶金、材料、机械、信息、自动化、经济管理、文法等领域,同时还设有《硕士论文摘要》专栏。学报力求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指导性。可供高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阅和各级各类图书馆、科技信息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进路

    耿茂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先进政党,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文化赓续的深远意义,在价值立场、主体自觉和实践品格上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注重内外兼修的文化基因;同时也高度凝结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掌握历史主动的宝贵经验,体现了党传承历史伟业、推进社会革命的逻辑必然。新时代新征程迫切需要党的革命性锻造,为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出了现实要求。对此,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干部基础、制度保障和方式方法系统构建其实践进路。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内在逻辑实践进路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价值意蕴、内涵逻辑和实施路径

    潘昊彭辉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并全方位阐述和部署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化工作。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构建应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价值意蕴,从人民意志、人民权益、人民创造、人民满意四个维度阐明"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逻辑,构建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路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贡献及其现实启示

    邓安能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十大关系》作为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代表性论著,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奠基性的历史贡献。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并且坚定了国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植根于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实践,二者主题一致,背景契合、理论契合、要义契合、价值契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启示当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题、坚持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坚持以矛盾分析为根本方法、坚持以团结奋斗为基本方针。

    中国式现代化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民族复兴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门化立法的构想

    吴萍史九刚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蕴含丰富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在应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农业转型与大食物观构建等方面颇具价值。然而,在其发掘认定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时,政府财政压力大、农民农业收益少与遗产保护积极性低等现实问题也愈发明显,现行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为主的法律体系不足以应对此类问题。因此,建议制定更高位阶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通过明确法律关系,设定法律责任,完善生态补偿与利益分配制度等内容,弥补先前法律规范之空白,指导其后法律规范制定和修订,形成自上而下融贯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性方案,全面保障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农业大食物观专门化立法生态补偿

    论环境犯罪被害人补救体系的法制完善

    冯瀚元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犯罪被害人补救体系的法制完善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依循"国家-社会-个人"的逻辑进路,涵盖被害人补偿制度、被害人援助制度和被害人赔偿制度。在被害人补偿方面,应当以国家责任理论为主要依据,以政治利益的合目的性和社会福利的效率为制约,从资金来源和补偿原则两个方面加以完善。在被害人援助方面,应当适度借鉴域外经验,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在完善全国性的犯罪被害人援助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环境犯罪被害人援助组织。在被害人赔偿方面,应当明确环境刑事司法过程中被害人赔偿的优先性,从被害人视角完善环境刑事诉讼程序,加强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环境犯罪被害人被害人补救体系被害人补偿被害人援助被害人赔偿

    论非法采砂行为刑法规制的优化

    黄冠翟娟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法采砂行为的刑法规制经历了从缺失到司法实践定性不统一,再到统一定性的强化阶段。但是,现行《非法采矿司法解释》将非法采砂行为定性为非法采矿罪,存在非法采砂行为可罚性的实质判断蕴含危险、法益侵害性难以被包容于非法采矿罪和缺乏刑事违法性问题。要弥补上述非法采砂行为入罪的解释论缺陷,修改非法采矿罪空白罪状指向的行政性法律规范是更优的路径选择。具体而言,可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明确非法采矿罪所保护法益包容非法采砂行为侵害的法益,界定采砂许可证是一种特殊的采矿许可证,明确砂石属于矿产资源,将非法采砂行为纳入非法采矿罪的打击范围之内,以落实罪刑法定原则,实现最严密、最严格的环境法治要求。

    非法采砂行为非法采矿罪环境法益扩张解释

    政府补助、短视主义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刘元秀朱书杰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沪深两市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能通过抑制管理者的短视主义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而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和高环境动态性分别在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发挥调节作用,并强化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异质性分析表明,促进作用在生产要素市场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对生产要素细分后发现,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显著,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并未产生显著促进效果。研究结果明晰了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与机制,并为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政府补助数字化转型短视主义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动态性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实困境与策略响应

    金水英刘振陆怡佳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大背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从设备出口到标准输出,中国高铁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本文通过梳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从高铁标准制定、高铁推广、项目建设三个环节剖析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旨在提高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质量和影响力,实现中国高铁从"走出去"向"走上去"升华。在高铁标准制定环节应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对标国际标准,推进科研与标准协同发展;在高铁推广环节需多渠道、多方式推广,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项目建设环节要建立完善的政治风险、投资风险、舆情应对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

    中国高铁高铁"走出去"现实困境高铁国际化

    地方高校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专业共同体的建构研究

    吕进孟倩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性的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成为核心命题。地方高校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彰显了融通理论实践、注重反思践行、符合时代发展的优势,同时具有引领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显著性特征。与西方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成长路径相比,我国实践型教师教育者执教、成长于大学,在理论建设方面优势突出,但缺少中小学教学实践的相关经历,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参差不齐、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貌合神离及政府支持对比社会期待尚有距离等问题。为保证基础教学和教师培养工作的质量,建构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专业共同体成为破解困境的最有效方式,具体包括:打破"理论-实践"二元对立,构建地方高校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实践共同体;加强地方大中小学纵向联系,打造地方高校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学习共同体;深化政府与高校间的协同联动,进而创设地方高校实践型教师教育者服务共同体。

    地方高校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专业共同体

    地方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分析——基于中南地区4所地方高校的调查数据

    罗清海孙冰刘清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中南地区4所地方高校教学督导现状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其教学督导的体系、机制和成效对照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职能定位不清晰、工作机制不完善、督导权威不充分、主体协调不通畅、内容体系不全面及信息化水平不高。督导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是要遵循三全育人的指导思想,契合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和人才目标定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全面提升教学督导调查、分析和研究水平,提高监督、引导、咨询和参谋等服务水平。另外,现代企业经营督导机制和模式值得高校教学督导借鉴。

    内部督导教育共同体质量保障地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