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杨斌

双月刊

2095-3046

xbbjb@mail.jxust.cn

0797-8312222

341000

江西赣州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为主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本校教师、科研实验人员在工程技术和基础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矿业、测量、环境工程、冶金、材料、机械、信息、自动化、经济管理、文法等领域,同时还设有《硕士论文摘要》专栏。学报力求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指导性。可供高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阅和各级各类图书馆、科技信息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路径探析——以赣南地区高校为例

    吴剑英吴彩斌曾槟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厘清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含义、特征与结构。建立良好的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富含价值意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劳动教育普遍面临着学校内生动力不足,内部失衡、外部协同不足,生态幅较小、资源比较单一等现实境遇。赣南地区高校应因地制宜,坚持劳动教育生态系统观,发挥好顶层主导作用,激发高校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强化协同共生,形成家校企社政共同育人局面;依托当地"红色""绿色""金色""古色"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劳动教育,避免"花盆效应",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生态学劳动教育赣南地区高校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研究——以赣南瓷画为例

    钟志平伍思宇林琳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南瓷画正面临着濒危、失传及文化标准化等诸多困境,如何传承赣南瓷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文章以赣南瓷画为核心案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转译的五个环节——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异议,探究赣南瓷画的传承机制。研究表明:赣南瓷画传承网络的构建是多行动者参与且实现利益联盟的动态博弈过程。行动者的加入与否取决于各个行动者利益关系的变化,传承人、政府政策、文化元素与创新是赣南瓷画传承的驱动因素。"传承和保护赣南瓷画"是帮助行动者解决障碍,达成目标的强制通行点。赣州市人民政府通过利益赋予、征召、动员等环节引导行动者传承和保护赣南瓷画。现代交通工具、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赣南瓷画传承网络的解构与重构。

    行动者网络理论赣南瓷画传承活化利益

    数字文化建设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邓鹏赵学坤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进程中,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遭遇记忆淡化、传播受阻和实践受限等困境。为此,可以按照唤醒、认同和践行红色文化的理路,通过激活数字红色文化生命力、提升数字红色文化影响力、强化数字红色文化塑造力等途径,加快构建数字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数字文化建设数字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新时代党管媒体原则的发展历程、时代挑战及未来展望

    曾伟明隗姝璇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管媒体原则因党而生,与党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党管媒体原则结合各个时期具体实践情况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内涵,指导我国新闻舆论工作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的大肆传播及新媒体行业商业化的发展,给新媒体时代下党管媒体原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要顺应社会环境变化,坚持党管新媒体原则,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加强新媒体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强对新闻媒体行业相关人员的管理,为党管媒体原则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优化媒体行业环境,从而破解党管媒体原则面临的时代挑战,使其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党管媒体中国共产党新时代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大学校训英译研究

    张建平袁金香肖景丹李巧玉...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表征和文化标志。本文选取"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前100位的大陆高校的中文校训,以及"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前100位的英语国家大学校训,收集校训平行文本语料。然后,利用Python编写自然语言处理代码,搭建词袋模型,对该平行文本语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在话语内容、结构形式、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中国大学校训和英语国家大学校训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校训英译既要"入乎其内",透彻理解中国大学校训和英语国家大学校训的迥异之处;又需"出乎其外",按照英语国家大学校训在话语内容、结构形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依据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及受众审美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变通。最后,以江西理工大学校训"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为个案,分析其英译文本"Vision and Action"的优点和不足。

    自然语言处理平行文本中国大学校训英语国家大学校训

    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价值贡献

    罗志翠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扶贫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治理贫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在剖析习近平扶贫论述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从工作方略、组织领导、价值立场、制度保障、力量源泉、国际合作等维度全面梳理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科学内涵,并深入阐释习近平扶贫论述在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真理的力量、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和长期性的深厚根基,以及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方面的价值贡献。

    习近平扶贫论述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价值贡献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河长制的行动逻辑

    施宜欣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长制产生于治理边界引发的碎片化问题,其凭借有效性成功实现了政策创新的制度化与合法化。但在实践过程中,河长制面临效用虚化、效率低下、效能短暂等多种有效性悖论,这源于其生效机制的内在限制所导致的碎片化再生成。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框架,文章从思维取向、组织结构、动力机制、技术依托、共治格局五个方面剖析了河长制的运行机理,并据此审视其内生矛盾和发展趋向,以增强对河长制的深度理解及进一步优化。

    河长制整体性治理行动逻辑碎片化治理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4年第45卷总目次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