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王德明

季刊

1671-7287

xbzsb@njut.edu.cn

025-58139287

211816

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扶持新人新作,本刊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以及文学、史学等学科进行理论探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四力合一"维度把握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方世南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思想观念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要论述紧密关联、相互交融的重大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学说等思想理论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理论创新成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全球绿色变革潮流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客观实际所作出的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性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底色和本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促进生产要素质性重塑升级和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从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绿色科技力、绿色体系力、绿色人文力的"四力合一"的宽广维度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力度和强大合力,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整体性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新质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产力绿色科技力绿色体系力绿色人文力

    全球气候治理视域下的全球气候正义:原则、争议与展望

    杨通进张一鸣
    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正义是用来分配与全球气候治理有关的利益与负担的基本原则.在全球气候谈判实践中,人们主要诉诸祖父原则、平等主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和历史责任原则来分配与全球气候治理有关的利益与负担.但是,在全球层面,人们对上述4条原则的实践蕴含以及它们在完整的气候正义规范体系中的权重的理解往往存在分歧和争议,这种观念和原则层面的分歧是导致国际气候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完整的气候正义是由多种实质性的正义原则构成的规范体系,其核心价值是公平与公道;理想的全球气候正义观是一种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基础的复合型正义理念,主要由平等原则与其他原则的相应组合构成.从长远的角度看,走出全球气候治理之全球"囚徒困境"、确保全球气候正义得到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增强主权国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意识,完善和强化联合国体制,培育承诺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新型公民.

    气候正义全球气候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碳排放权担保的法律定性及制度实现

    张红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六十三条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三条共同构成了碳排放权担保的合法性基础.碳排放权的担保能力可以从财产价值、可转让、对债务人有特殊意义和公示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展开.因公示方式主义是区分抵押权和质权的标准,所以碳排放权的登记能力决定了其以抵押为担保方式.在实践效果上,清缴发生在担保期限届满之后,不会影响碳排放权担保的效力,因此,保障碳排放权在担保期间的可转让性处于更优先顺位,抵押也更有利于担保实现中当事人的利益平衡.未来,碳排放权抵押机制还需要从公示登记制度以及抵押实现方式方面进一步强化.

    碳排放权"双碳"目标碳排放权担保碳排放权登记碳排放权抵押

    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的概念解构与规则重塑

    任卓冉刘世奇
    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立法对于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的法律属性界定不清晰且有将二者的定义混同的倾向,需对二者进行法理上的解构,在解构后可知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根据碳市场交易实践的现实需求,可对行政权介入碳排放交易过程的时间点作进一步划分,以此对碳排放权、碳排放配额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的定义进行重构.因此,在规范层面,可分别定义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配额,在现行制度体系中找寻各自的定位,并在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的定义中排除具有行政权属性的碳排放配额.

    "双碳"目标碳排放权碳排放配额碳排放权交易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下碳普惠积分法律制度的构建

    庆丽
    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普惠积分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目前,实践中的碳普惠积分存在法律规范不足、位阶较低、价值实现方式单一等问题,理论界对积分制度范式和制度构建亦关注甚少.根据现有规范,碳普惠积分实为激励性规制制度.作为行政主体规制减碳行为的创新方式,需尽快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落实碳普惠积分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条款、规范积分权益的管理,并可通过专项立法和融合立法的方式制定或修改行政法规或法律来衔接并统合地方的相关规定.作为行政主体激励减碳主体的有效手段,需在分析日韩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细化并完善碳普惠积分兑换、积分流通及积分替代修复制度,多途径实现碳普惠积分的价值.

    碳普惠积分"双碳"目标碳减排替代性修复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杜健勋曾滢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责任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环境司法中探索了劳务代偿、技改抵扣、认购碳汇等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替代性修改责任承担方式,但由于没有立法的规则确认,使得其存在适用目的确定性不明确、适用顺序合理性不够、适用条件和程序不统一、适用中的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实证的方式,分析了自《民法典》施行以来涉及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的司法案例,通过规范的法理揭示与学理论证,认为应当以有效环境治理的环境立法目的为圭臬,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替代性修复应当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中心,从适用目的、适用顺序、适用条件和程序等方面设立确定性的规则和标准,这对于实现环境司法的形式完备和价值统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能对私法责任规则体系起到补充甚至完善的作用.

    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劳务代偿技改抵扣认购碳汇环境司法

    论私主体环境治理的兴起

    迈克尔·P·范登伯格刘大卫
    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私主体环境治理已成为环境法和环境政策中日益重要的部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方法,但是其概念独立性和功能有效性尚需讨论.私主体环境治理指的是非政府实体采取行动以实现传统上由政府实现的目标的一系列行为,主要包括制定集体标准以及进行具有改善环境功能的市场活动,其功能实现方式为:通过行业自我规制、影响企业绩效或者降低审计成本调整企业的环境行为.此外,研究表明,森林、渔业领域的私主体环境治理间接影响环境质量.私主体环境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公共治理的空白,特别是在立法停滞阶段发挥了补充功能.在全球环境治理和各级政府需要分别立法的领域,私主体环境治理发挥出协调企业行动和防范环境风险的作用,展现充分的发展前景.

    私主体环境治理公共环境治理环境政策环境监管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绿色农业之路——以"北大荒"生产生活实践为例

    张斐男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现代化是西欧发达国家在生态危机背景下探寻的一种社会发展实践路径,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之一,其生态现代化实践对于丰富世界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实践为例,总结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即易操作、可推广的农业技术革新,具有绿色导向的市场调节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贯穿始终的预防理念.以上述经验为基础,笔者发现案例中的农业生态现代化实践并非"经济-环境"的二元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绿与非绿"的二元对立,这一发现是从农业发展领域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补充,从实践层面来看,案例中的绿色农业实践对于提升区域性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农业绿色发展"北大荒"

    绿色投资、ESG表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杨洁丁洁
    9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绿色投资作为一种新型投资模式,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新发展阶段,企业如何利用绿色投资提升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热门话题.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本文选取2015-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生产力二要素理论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以衡量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基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独特视角,借助实证模型分析绿色投资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机制,同时考察了不同地区、不同产权属性以及不同市场化程度下的绿色投资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绿色投资有助于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绿色投资通过提高ESG表现的传导路径助力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投资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以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并发挥绿色投资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正向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调动主体绿色投资积极性、加快形成企业新质生产力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新质生产力绿色投资ESG表现高质量发展

    Abstracts

    119-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