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王德明

季刊

1671-7287

xbzsb@njut.edu.cn

025-58139287

211816

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扶持新人新作,本刊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以及文学、史学等学科进行理论探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阐释的三重维度

    郇庆治苗旭琳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态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生态维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意蕴",构成了深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论题或概念所基于的三个主要理论向度:"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视角可以凸显或强调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大(宏观)生态观"特征,要求从社会(文明)整体和主体自觉的意义上绿化或重构现代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对"合生态"或"生态化"标准不断提高的目标性追求与社会大众性动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标志性方面或维度,因而,基于这一视角更容易理解和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或文明新形态创造意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视角下的阐释,则可以同时提供理论上认识和实践上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丰富政治想象空间和规约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类文明新形态绿色转型

    论"六个必须坚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体现

    周向军童成帅
    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这一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哲学精华,是这一思想深层次内涵和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凝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集中体现于"六个必须坚持"的系统概括:即坚持人民至上是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鲜明态度;坚持守正创新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本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品格;坚持系统观念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思维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格局眼光.作为系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内在统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生发、体系确立和创新发展,真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规律,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不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系统性逻辑

    张利民刘希刚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性逻辑是我们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内涵精髓的基本前提.在系统论视阈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是推进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理念结合实践的重大创新,反映该系统性命题的三重定位,是生态学系统论、党的系统观、生态环保政策系统论的有机统一,呈现出重要的价值意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系统性具体内容,集中体现在"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 自然命运共同体"这三大理念之中.在系统性逻辑统领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践,需要加强全局部署和重点推进相统一的统筹保护,促进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优势互补,促进科学技术方法和先进理念的有机融会,坚持生态环保与民生满足的协调统一,促进生态保护治理行动的责任共担.

    山水林田湖草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体化保护系统性逻辑

    环境刑事裁判适用认购碳汇的理性审视

    杜群孙晶
    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购碳汇的司法适用在有些基层人民法院能动展开,通过梳理适用认购碳汇的环境刑事案例,发现适用认购碳汇存在缺乏刑事实体法依据、作为量刑情节适用具有矛盾性、认购碳汇未遵循碳汇方法学程序等问题.环境刑事裁判适用有关碳汇的措施,首先应体现履行国家自主贡献义务的法定义务性,强调碳汇增量以体现刑事制裁的惩罚性,应适用"开发碳汇"而非"认购碳汇";其次应遵循碳汇方法学体现程序正当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的碳汇损失测量制度、遵循替代性修复措施的法定次序,尤其在刑事裁判中适用林业碳汇措施时应当遵行我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的方法学要求,进行碳汇的开发、监测和核证.

    认购碳汇开发碳汇环境刑事裁判替代性生态修复量刑情节CCER

    环境刑事司法中适用"认购碳汇从宽"的实践反思与制度调适

    金自宁宋洋溢
    4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购碳汇从宽"是环境刑事司法实践中为弥补传统刑罚应对环境犯罪不足而创新的机制,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亦有裨益,但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依据,实践中出现了定位模糊、适用范围不清、修复目的未彰、从宽尺度不宜等问题,存在滥用的风险.从规范评价角度,"认购碳汇"具有修复、教育与促进公益的功能,据此"从宽"具有正当性,可以解释为《刑法》上的免予处罚事由和酌定量刑情节.从环境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现状及刑事立法政策导向来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以为适用"认购碳汇从宽"提供参照;同时,应结合环境犯罪的特点与"认购碳汇"的机制特性明确其具体适用规则.

    环境刑事司法认购碳汇认罪认罚从宽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民事救济的实现路径

    李挚萍秦萱钰
    6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传统的财产侵权损害赔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均难以实现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损害的全面救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相较于民法上的传统所有权而言具有诸多特殊性,应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救济定位为一种特殊的私权救济,在特殊所有权视阈下对损害赔偿进行适度的公益性扩张.以全民所有权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救济的权利基础,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损害救济之上附带生态环境公共利益救济的可能性,规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救济类型,明确索赔主体,厘清损害赔偿范围,完善公益性的救济程序并妥善处理好其与关联诉讼的关系.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特殊私权附带生态价值生态损害赔偿环境公共利益

    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根基、守成与发展

    肖爱汤世豪
    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域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区域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共性与差异性等对立统一特性,这些特性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和人文的,其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产生的制度根基.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目的在于通过司法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性和系统性,促进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尺度一致性,提升流域生态环境司法质效.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应当在守成基础上求发展,全面总结和吸收实践经验,针对其现实不足,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思维,以必要性为原则谨慎设置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机构,优化流域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制度,避免将其混同于"生态环境司法流域化",实施"程序嵌合式"、有限的"多审合一"审理机制,将司法协作作为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运行机制.

    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集中管辖协作机制

    数字经济促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的黑箱解构——基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门槛效应分析

    刘和东张珺
    9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数字经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剖析3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门槛模型,收集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测度其绿色创新效率,并分析数字经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大小.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非线性"U"型的门槛效应.第二,纵向上,有为政府调节数字经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效应在初期与后期显著为正,中期不显著为正;有效市场调节数字经济提升绿色创新效率的效应在初期不显著为负、中后期显著为正,且边际递增.第三,横向上,"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分别在初、中、后期主导调节数字经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第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区域协同水平可分为政府市场双高型、政府市场双低型、有为政府加强型、有效市场加强型.基于此,需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调节数字经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结合政府与市场在不同时期的主导作用,依据不同地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水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对策,权变选择合适的配置资源手段,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

    数字经济绿色创新效率有为政府有效市场高技术产业

    Abstracts

    113-114页

    太平

    汪永平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