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管恒禄

季刊

1671-7465

xbsk@njau.edu.cn

025-84396306

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在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举凡有关当代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哲学、宗教等的研究论文均在本刊选用之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格化+数字化"乡村综合治理的运行机制与实践机理——基于F省Z市"数字坂里"平台建设的实证考察

    胡卫卫刘畅
    12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基层综合治理历经了从关注"社会治安"到关注"社会治理"的范式转型.作为农村基层维稳和秩序建构的现代化产物,网格化治理在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中国之治"理论体系的建构.数字技术的嵌入改变了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乡村网格化治理创新开辟新的视野.本文将网格化治理研究置于数字化转型的宏大场域,以 F省的"数字坂里"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网格化+数字化"乡村综合治理的运作机制和实践机理.技术赋能背景下,"网格化+数字化"乡村综合治理呈现治理过程的可视性、条块联动的有效性、公众参与的实质性和治理导向的服务性等基本特征."网格化+数字化"乡村综合治理的有效运行在于接诉即办促进流程简化、权限放开推动广泛参与、自动提醒助力有效落实、在线督查倒逼质效提升、全程留痕赋能考核细化.此外,"网格化+数字化"乡村综合治理的有效实现需要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结合、技治与人治的互促共进、考核对行为的有效激励、行政与自治的互嵌共生以及维稳转向服务的导向革新.

    网格化数字化技术赋能综合治理

    汇聚涓涓细流:农村电商的收入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全国1809个县的证据

    展进涛周静鑫俞建飞
    13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在农村、在农民,而发展农村电商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收入增长、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基于 2014-2020 年全国 1809 个县以及淘宝村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农村家庭收入的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与非电商村相比,农村电商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产生的收入效应在电商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聚集程度不高的地区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电商呈现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农村电商对周边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较大.国家推进电商进村应注重完善具有较好农业资源禀赋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力;鼓励农村电商跨区域发展,提倡农村电商先行区帮扶后进地区,促进农产品和农村要素流动汇聚涓涓细流,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共同富裕.

    农村电子商务淘宝村农村居民收入溢出效应共同富裕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

    孙学涛张丽娟
    14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于资本要素,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2)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而促进富裕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还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农业产业结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农户的调查

    孙鹏飞尚丽娟周升强
    16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 653 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宅基地退出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农村教育环境家庭收入

    数字治理、宗族网络与农业创业——基于东部地区397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名姿张雷朱慧劼
    17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基层政府开始探索数字治理.通过整理东部地区 397 个县域2019-2020 年的农业创业数据、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和家谱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分析了数字治理对农业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治理显著促进了县域农业创业活动的产生,但是该作用仅在数字治理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后有效.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宗族网络在数字治理促进农业创业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是该调节作用主要对传统种植类农业创业有效,且在宗族网络紧密时作用强度更大.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治理降低了企业创业门槛,使得更多创业者创办小微企业,进而提高了农业创业水平.据此,政府应加大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并且关注传统宗族网络在其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实现数字技术对农村基层治理的赋能,提高农业创业活力.

    数字治理农业创业宗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