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曾良

月刊

1671-1785

njsyxb@nj-public.sc.cninfo.net

0832-2340042

641112

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705号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翘提取物与抗生素的体外协同对分枝杆菌的抑制作用

    李武敬帅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连翘提取物联合抗生素对耻垢分枝杆菌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期发现有效的抗菌增敏剂.通过水煮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分别获得连翘水提物和醇提物后,比较二者对耻垢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利用有机溶剂(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连翘醇提物进行萃取,观察各有机相与抗生素的协同抗菌活性.最后利用杀菌曲线法探索连翘醇提物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与抗生素的联合抗菌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连翘水提物没有抗分枝杆菌活性;连翘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抗分枝杆菌活性(MIC=3 mg/mL).进一步实验证明连翘醇提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与所选抗生素联用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抗菌作用.连翘醇提物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与抗生素混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耻垢分枝杆菌的抗菌效果并延长抑菌时间.本文发现连翘中存在与抗生素有协同作用的抗分枝杆菌增敏剂,可为从药用植物中分离新型抗菌物质奠定一定基础.

    连翘耻垢分枝杆菌抗菌增敏剂

    基于SSR的云南省魔芋属两个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殷斯高永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魔芋属(Amorphophallus)是中国的特色经济作物,当前对魔芋种质资源的遗传评价不足,影响了野生资源的利用.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自然分布的滇魔芋(A.yunnanensis)和东京魔芋(A.tonkinensis)的两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用的SSR位点的多态性较好,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0~3.816.滇魔芋和东京魔芋的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581和0.369,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26和0.349.所有遗传多样性参数都表明滇魔芋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东京魔芋,这可能与滇魔芋的分布区域较广有关.两个野生种之间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Fst=0.132),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可以将两个种群完全区分出来.但两个魔芋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杂交,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对制定魔芋属的种间杂交策略及野生资源保护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东京魔芋滇魔芋遗传多样性SSR

    "双支柱"调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裘国珍成鹏飞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关键所在."双支柱"调控政策可以增强央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控制能力.采用2011-2020年中国24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实证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第一,"双支柱"调控通过影响商业银行资产回报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第二,"双支柱"调控效果因商业银行的规模和经济周期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最后为商业银行完善监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银行风险承担

    同时考虑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的风险投资契约模型研究

    王思颖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风险企业家具有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偏好两种非理性行为对风险企业风险投资的影响,建立了将过度自信与损失厌恶偏好相结合的风险投资契约模型.研究表明,同时考虑过度自信与损失厌恶偏好时,风险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收益分享率、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最优报酬函数都随着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而增加,随着损失厌恶偏好程度的增强而减少.当损失厌恶程度小于某临界值时,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在同时考虑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偏好时的期望报酬函数会高于完全理性状态时的期望报酬函数;反之,当损失厌恶程度大于某临界值时,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期望报酬函数会低于完全理性状态时的期望报酬函数.

    契约模型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偏好

    快乐共鸣:积极共情的研究综述

    柳秀吴素梅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共情是个体对他人积极情绪的理解和间接分享.在共情领域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消极共情受到主要关注,但近年来学术研究表明相较于消极共情,积极共情在情绪效应、认知加工和情感体验上存在差异,因此积极共情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积极共情的特点、机制和影响,为促进人类幸福和社会互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现通过梳理研究文献,综述了积极共情的概念、类型、测量、认知神经机制以及作用机制,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共情积极共情积极情绪综述

    学校社区感何以提升地方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高云鹏李林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地方公费师范生学校社区感对专业承诺的作用机制,采用大学生社区感指数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中国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问卷对四川省462名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学校社区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满意度和专业承诺两两正相关,并且学校社区感对专业承诺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加入中介变量后,这种正向作用变得不明显了;(2)学校社区感通过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的单独中介,以及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三条路径间接影响地方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

    学校社区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满意度专业承诺地方公费师范生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模型构建

    陈艳华张凯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学习投入与收获理论,针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构建了一个学习效果模型,并通过SPSSAU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订.研究结果显示混合式教学、主动学习动机、技术接受度等因素对学习投入有积极影响,而学习投入对学习效果和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控制性学习动机对学习投入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更多地关注师范生的自主性学习动机,以促进师范生更好地融入这种教学模式中,并增大学习投入,从而有效地提升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效果.

    自我决定理论学习投入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

    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