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唐萌

双月刊

1671-6264

bjb@pub.seu.edu.cn

025-83272483

210009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前身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60年创刊,1964年停刊,1983年复刊。复刊前学报作为第1卷,复刊后从第2卷起连续出刊,为半年刊。1987年起为季刊,1989年获准公开发行。随着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学报于2001年9月更改为现刊名,2003年改为双月刊。本刊现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公共卫生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以及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学习法优化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费俊梁马成王黎明蒋纯志...
    229-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法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和进入ICU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2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00 例的临床资料,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预测模型和进入ICU的预测模型,并且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探讨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治疗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 F1 得分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获得预测性能最佳的模型预测变量的重要性评分.结果:以输血为结局变量,平衡数据前随机森林的AUC值、准确率及特异度均是4 个模型中最高的;平衡数据后支持向量机的AUC值、准确率、特异度以及F1 得分均是最高的.以是否进ICU为结局变量,平衡数据前随机森林算法的AUC值最高,随机森林算法表现较好;平衡数据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AUC值和F1 得分最高,表现最好.以是否输血为结局变量,预测变量重要性评分结果显示,术前血红蛋白和术前肌酐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以是否进ICU为结局变量,预测变量重要性评分结果显示,平衡数据前术前血红蛋白、年龄和术前肌酐具有较高的重要性;而平衡数据后术前肌酐和术前白蛋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结论:围手术期重点关注患者的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肌酐、术前白蛋白,加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管理,有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机器学习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输血ICU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GLAST、GS蛋白表达及其与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关系

    沈晨张景马鹏飞郑幼伟...
    236-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 1(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 年3 月至2022 年5 月收治的125 例实施切除术的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GLAST、GS蛋白表达.比较癌组织与切缘正常组织GLAST、GS蛋白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GLAST、GS蛋白阳性率;随访1 年,Cox回归分析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癌组织GLAST、GS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8.57%、73.95%,前者低于切缘正常组织的 57.98%,后者高于切缘正常组织的 33.61%(P<0.05);HBV感染病程>22 年患者癌组织GLAST蛋白阳性率均低于<10 年、10~22 年患者(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TNM)Ⅲ~Ⅳ期、有门静脉癌栓、未/低分化患者癌组织GLAST蛋白阳性率低于TNM Ⅰ~Ⅱ期、无门静脉癌栓、中/高分化患者(P<0.05),GS蛋白阳性率趋势相反;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发生率为 21.01%;年龄(HR = 1.471,95%CI 1.086~1.993)、伴肝硬化(HR =1.728,95%CI 1.110~2.691)、GLAST蛋白阳性表达(HR = 0.451,95%CI 0.224~0.910)、GS蛋白阳性表达(HR =2.255,95%CI 1.027~4.948)均是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GLAST蛋白阳性率降低、GS蛋白阳性率升高,且二者均与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谷氨酰胺合成酶复发转移

    关节线参数对机械对齐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量的影响

    王杨彭大霖朱裕成郑红兵...
    24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线参数对于机械对齐(M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截骨量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78例(201 个膝关节)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其中内翻膝171 个,外翻膝30 个.根据MA技术要求,在冠状位下使用全长负重X线片进行虚拟截骨,并通过术中卡尺测量验证虚拟截骨的准确性.将截骨量与关节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关节线参数包括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和胫骨平台内翻角(MPTA),并分析术中截骨调整与关节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将内翻膝分为 2 组:A组股骨外翻 130 个(64.7%),B组股骨内翻41 个(20.4%);将外翻膝分为2 组:C组胫骨内翻20 个(10.0%),D组胫骨外翻10 个(5.0%).在A组中,截骨量与mLDFA和MPTA均呈正相关(P<0.05);在C组中,截骨量与MPTA呈正相关(P<0.05).在内翻膝关节中,术中截骨调整与mLDFA和MPTA均呈负相关(P<0.05),其中在A组中,术中截骨调整仅与mLDFA呈负相关(P<0.05);而在外翻膝关节中,术中截骨调整与mLDFA和MPT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股骨外翻的内翻膝关节行MA-TKA时,截骨量与mLDFA和MPTA呈正相关,而术中截骨调整与mLDFA呈负相关,当mLDFA降低,术中截骨调整有增加的趋势,可在术前规划时评估手术中截骨调整的可能性.

    全膝关节置换术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线截骨量机械对齐

    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雯雯王聪解雯涛王庆明...
    248-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 年1 月至4 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某市12 所高校中随机抽取3 562 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献血安全知识认知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水平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 562 份,有效问卷3 511 份,有效回收率为98.57%;3 511 名高校学生中对献血安全知识认知条目总回答正确率≥60%的有1 421 名(占比40.47%),其中回答正确率最高的项目为献血后不能剧烈运动(98.43%),其次为无偿献血属于公民自愿无偿的公益行为(97.04%)、献血前不能饮酒(90.63%),回答正确率最低的项目为定期适量献血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27.1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专业为医科、年级为大四、年级为大五、担任学生干部、个人有献血经历、获取献血知识的途径为相关讲座或大型公益活动、家庭成员有无偿献血经历、家庭成员支持献血均为高校学生献血安全知识认知较好的保护因素(OR = 0.308、0.520、0.510、0.542、0.412、0.426、0.386、0.550,P<0.05).结论:高校学生对献血安全知识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个人专业、年级、学生干部任职情况、献血经历、获取献血知识的途径以及家庭成员的经历、态度可影响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

    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影响因素

    临床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检测结果回顾及试剂盒分析

    陈德柱陶月蔡敏琪古慕峰...
    25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南京鼓楼医院检验科所开展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p-Tau)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对该检测方法更加全面的认识.方法:收集已有的检测数据,对其进行疾病诊断分类,并观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减退、痴呆及其它各类疾病下的p-Tau阳性率.利用细胞与脑组织类参照样品对该方法试剂盒的性能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共包括546 例患者数据.其中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p-Tau阳性率为16.7%,诊断为痴呆和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阳性率为23.7%、12.1%.试剂盒对梯度稀释于血清中的参照品不能有效显示线性,不能有效检测出细胞与脑组织参照样品中的p-Tau,对手工加入临床血清标本中的参照品也不能提供预期的叠加值,显示较差的回收率.结论:该试剂盒对p-Tau检测的阳性率较低,其准确性仍需要改进并提高.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认知障碍血清磷酸化Tau蛋白

    HIV感染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叶子陈晨刘媛程健...
    26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病理类型、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行肾穿刺组织检查的HIV感染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45.0±12.1)岁,男23 例(92%),4 例(16%)合并糖尿病,5 例(20%)合并高血压,4 例(16%)合并乙肝,3 例(12%)合并丙肝.肾穿刺病理5 例(20%)为HIV相关肾损伤(HIVAN),9 例(36%)为IgA肾病,7 例(28%)为HIV相关免疫复合物肾病(HIVICK),2 例(8%)为间质性肾炎,缺血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各 1 例(4%).15 例患者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即出现肾脏损伤,其中5 例表现为HIVAN,4 例表现为IgA肾病,3 例膜性肾病,2 例免疫复合物沉积性肾病,1 例肾小管间质损伤.接受ART后出现肾脏损伤患者中,5 例为Ig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缺血性肾病、免疫复合物沉积性肾病、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各1 例.20 例(80%)患者肾活检时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平均随访36.5 个月,末次随访时,14 例患者获得肾脏缓解,其中9 例获得完全缓解.与基线相比,末次随访尿蛋白显著下降,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升高.3 例(12%)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无患者死亡.结论:HIV感染患者在ART前出现肾脏损伤病理改变以HIVAN、HIVICK为主,而ART后以IgA肾病为主.积极行ART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显著改善蛋白尿及肾功能.HIV合并肾脏损伤,就诊时肾功能受损较重,迫切需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肾活检病理诊断

    细胞衰老在胰腺癌中双重作用的研究进展

    梁雅静徐子惠徐克群
    267-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预后差,多种治疗手段均不理想,是死亡率接近发病率的恶性肿瘤.而细胞衰老是可诱导的细胞增殖停滞状态,衰老的细胞仍有高代谢活性,通过分泌过多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在本文中重点阐述胰腺癌中细胞衰老的双重作用,以期为改善胰腺癌治疗效果提供启发.

    细胞衰老胰腺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综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脓毒症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王文博林钰洁马向丽于志清...
    271-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疾病,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重症监护领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临床上目前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是高迁移率族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含量丰富、广泛表达的核蛋白.HMGB1 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促炎、介导组织损伤、影响凝血功能、参与免疫调节等.其中,脓毒症期间免疫功能障碍是近年来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研究表明,HMGB1 可通过参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调节从而影响脓毒症的病程进展及预后.本文作者对HMGB1 在脓毒症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脓毒症免疫调控自噬综述

    硫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李梦贞何大伟郝彦明李翀...
    27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是人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参与机体众多代谢与催化过程,为生命所必需.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含硫化合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含硫化合物主要包含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天然含硫化合物以及S-非甾体抗炎药复合体等,这些化合物可能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细胞周期或氧化应激反应等,调节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因此含硫化合物或许能对后续更好地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进行疾病治疗以及干细胞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本文作者综述了相关硫化物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关系,并对其机制和生物学应用进行了探讨.

    间充质干细胞骨代谢H2S综述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戴韬寅胡春兰宋志云顾思佳...
    28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类诊断难度大、预后差的疾病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目前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可延缓ILD的进展,但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病情恶化.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性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肺移植在治疗ILD中的有效性不断被证实.作者主要就ILD的概况、药物治疗、肺移植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现状、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治疗ILD提供临床参考.

    肺移植间质性肺疾病并发症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体外膜肺氧合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