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技术与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技术与装备
农业技术与装备

赵菁

半月刊

1673-887X

nyjsyzb@126.com

0351-404872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59号

农业技术与装备/Jour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农机推广专业科技期刊,其前身是《农机推广》。本刊以农机化学术研究、农机化实用技术推广、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技术、新机具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为重点报道内容。适用于农机科研、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管理和农机教学人员等阅读。其办刊宗旨是:面向基层、服务三农、普及创新、贴近百姓、围绕大农业、服务大农机、当好政府部门的喉舌,农机工作者的助手、农民致富的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胜驿镇高原夏菜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吴国祥
    66-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武胜驿镇按照"优产业、强龙头、建基地、重特色、创品牌"的总体要求,不断推进高原夏菜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成效显著.在介绍武胜驿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分析高原夏菜种植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原夏菜种植产业发展思路,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高原夏菜特色种植发展思路武胜驿镇

    昭通市方竹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甘立辰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竹不仅是经济价值极高的生物资源,也是生态功能强大的生态资本.昭通市在做大、做强竹产业的同时,也存在着利用率低、缺乏加工能力、林分质量下降、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制约着竹产业的发展.现介绍了昭通市方竹资源利用及经营现状,分析了方竹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方竹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方竹经营现状市场分析昭通市

    广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及对策

    张武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广水市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建立了一支文化水平高、种植技术强、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为进一步巩固培育效果,针对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训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发展对策.

    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广水市

    乡村振兴战略下抖音平台的"三农"短视频传播研究

    魏晓瑞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在促进农业知识普及、赋能乡土文化发展以及助力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抖音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平台功能、用户群体以及传播潜力,促进"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有效地支持和推动乡村振兴,对抖音平台的"三农"短视频传播进行了研究.

    乡村振兴抖音"三农"短视频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赋能海南乡村旅游研究

    余燕伶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赋能对海南乡村旅游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文化赋能和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海南乡村旅游现状的考察,发现文化赋能在推动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

    马边高山茶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柏清怡陈洋王婷李栏...
    81-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边的高山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SWOT分析法,通过深入分析马边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打造特色茶园区、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大开拓线上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马边高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高山茶茶产业SWOT分析法马边县

    蚕桑观光旅游与地方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

    温馨冉婷李琳李晓璐...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蚕桑观光旅游与地方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具有潜力的领域,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和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介绍蚕桑观光旅游的定义和演进基础上,通过分析蚕桑观光旅游对地方农业产业的影响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蚕桑观光旅游与地方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的策略.这一研究可为农村经济和社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指导.

    蚕桑观光旅游地方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蔡小真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介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湖州安吉模式、江西婺源模式、杭州临安模式基础上,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困境,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以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韧性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业恢复力分析——以北京市Q镇旅游业灾后重建为例

    李泽朔
    89-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3年7月31日北京市特大洪灾后Q镇乡村旅游业灾后重建行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Q镇涉及旅游业的村庄灾后重建中的不同行为措施,分析了影响不同主体经营的旅游业恢复力差异的因素,包括主体间的利益联结影响主体救灾意愿,产业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影响主体救灾意愿,主体救灾能力影响灾后重建速度.并站在韧性理论的视角,提出要提高乡村旅游产业韧性,需要建立健全多主体协同救灾的体制机制,合理分配利益,加强村企合作等建议.研究结论对其他乡村旅游业灾后重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灾后重建乡村旅游业韧性理论恢复力

    渝水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与效果分析

    胡蓉胡星星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产品而闻名全国的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通过全面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介绍渝水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实例揭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旨在加强市场营销策略和供应链管理,以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和长期盈利能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示范作用渝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