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学研究
体育学研究

张雄

双月刊

1008-1909

ntxuebao@vip.163.com

025-84755175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体育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cial Sciences)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与体育学科相关的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心理学、训练学、体育史、体育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为主要刊登内容,努力传播最新学术动态,弘扬民族优秀体育的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体育交流,是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体能有关理论及培养实践的研究

    毛振明于丽叶玲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职业体能是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使命和主要内容,迄今为止,有关职业体能的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在职业体能的概念定义与内涵内容、职业体能与一般体能的关系、职业体能与职业性运动技能的关系、为培养职业体能所进行的职业分类、职业体能培养的方略和方法等方面缺乏共识.文章在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类理论研究法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体能是某职业的惯常性工作对从业者所要求的特殊身心素质和身体能力"的概念建议,以及"职业体能在与生活相近的职业中并不清晰存在,而在与生活相远的工作中清晰可见""职业体能是一般体能的特殊样态,过于强调二者同质性时职业体能失去存在意义,过于强调二者差异性时会导致概念混乱""与生活相远的职业与职业体能会呈现'一一对应'关系,接近生活状态的职业与职业体能则呈'类类对应'关系""现实中存在有'职业性运动技能',其基础是职业运动体能,职业运动体能与职业体能有内在联系但不等同"等观点.在对职业体能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当前职业体能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善建议.

    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职业体能职业分类职业性运动技能职业运动体能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体育产业治理的三维逻辑与创新路径

    殷鹏任波王锴
    11-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审视体育产业治理问题,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依法治体具有促进作用.研究以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为分析起点,探析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认为:①高质量发展赋予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根本遵循、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治理的现实要求、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是体育产业治理的内在逻辑、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有力抓手、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体育产业治理的重要依托.②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三维逻辑:从政府层面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保障治理公平;从市场层面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治理活力;从社会层面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治理效率.③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创新路径:加强体育协同治理,推动体育多元主体共治;加强体育法治建设,强化体育治理能力;加强体育行业管理,优化体育市场环境;完善体育产业考核体系,激发体育治理效能;加强督查落实,保障体育治理顺利开展.

    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产业现代化产业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

    数字经济时代下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路径研究

    张勇周道平牛群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提升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当今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基本内涵、内在机理与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4个层面:结构优化层面,加速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技术创新层面,推进供应链自主可控;效率提升层面,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安全保障层面,改进供应链治理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存在数字技术应用程度有限、技术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数字鸿沟与信息孤岛明显、数据安全与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提出强化数字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结构调整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自主创新能力;拓宽数据集成与流通渠道,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主体交互协作能力;健全数据安全与监管体系,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安全管理能力.

    数字经济体育用品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现代化

    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潘玮沈克印焦家阳杨少雄...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转型是"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在体育竞赛表演领域的深化与应用,是数字经济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剖析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推动赛事监督与管理过程规范有序、赛事资源投入与利用过程低碳降本、赛事组织与运作过程场景互动、赛事供给与消费过程精准适配的价值逻辑.针对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外部治理环境欠佳;数字生产要素短缺,转型基础条件不足;企业发展活力不强,竞争能力有待提升;产品供给结构失衡,消费外流现象显著等现实困境,提出构建配套性制度保障体系、加大数字化生产要素投入、鼓励企业协同与共生发展、优化产品供给结构与质量等推进路径.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数字经济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民俗体育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湘鄂渝黔邻际村落为例

    谭志刚陈志远
    4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体育治理是基层治理和体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为理论指导,构建了民俗体育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以5个湘鄂渝黔邻际地域的村落为案例地,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估试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完善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事理因素是评价民俗体育治理最重要的方面,其次是人理因素,再次是物理因素;湘鄂渝黔邻际村落民俗体育治理总体评价为"一般",人理维度表现为"较好",物理维度和事理维度表现为"一般",各子维度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由此,文章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维度,提出湘鄂渝黔邻际村落民俗体育治理的建议,为民俗体育治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民俗体育治理评价体系WSR方法论模糊层次分析法湘鄂渝黔邻际村落

    论武术套路技术的"技击性"

    刘文武
    63-6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击性需要在具体情境中才能得以彰显,而具体情境中技击性的彰显包含了多种因素.它们所起作用虽然有大有小,但各司其职,能够从不同方面对武术的技击做出贡献.以此反观武术套路技术,主要包括了由内而外的4个层次:核心层一攻一防的单个动作、第二层攻防兼具的组合技术、第三层奋己惊人的抡拍技术和最外层显示功巧的花式技术.4个层次技术在各种武术套路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构成了武术套路技术技击性的复合特征.由此得出研究启示:①用于提升传统武术技击性的技术载体须依托于武术套路核心层的一攻一防的单个动作;②用于学校武术教育的技术载体应选择以攻防兼具的组合技术为主体构成的武术套路;③用于竞技和表演的武术套路应在奋己惊人的抡拍技术和显示功巧的花式技术基础上,适当增加表现攻防的技术的比重.

    传统武术武术套路武术技术技击性武术教育武术竞技武术表演

    社区媒介如何促进基层体育敏捷治理?——基于"情境—认知—行动"分析框架

    时丽珍黄晓灵李增光李晓栋...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情境—认知—行动"分析框架,围绕一个社区日常体育活动的组织与传播,分析社区媒介如何有效扩散体育信息助力社区体育实现敏捷治理.深入XFZ社区具体情境发现,XFZ社区体育信息传播媒介矩阵日趋完善.从社区领导与居民们对社区媒介的认知探悉,反馈渠道从有到优:媒介成为基层体育敏捷治理的"基础设施";解决效率由慢变快:社区媒介和人际快速传播是基层体育敏捷治理的"催化剂";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协同效果转弱为强:媒介成为基层体育敏捷治理的"社区连接器".根据"情境—认知"进一步给出资源"行动"策略:升级社区体育传播矩阵,注重体育信息传播的颗粒度;社区微信群"见缝插针",创造有序活力的体育传播;社区媒介塑造"能人"与权威,驱动体育治理敏捷化.

    社区媒介基层体育全民健身敏捷治理体育信息传播

    北洋大学堂首次体育竞赛考

    毕金泽孙帅郭振
    82-9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洋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本土大学的开端,亦是近代较早开展体育竞赛的官办大学,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中并未对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科学选取检索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中英文近代电子史料数据库,对近代与北洋大学堂体育竞赛有关的史料进行梳理与研判,继而确认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研究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7年11月27日,比赛设有12个运动项目,共计170余人参与.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9年5月20日,比赛设有11个运动项目,参赛学校有北洋大学堂、芦汉铁路学堂与天津水师学堂.同时,鉴于北洋大学堂特殊的历史地位以及首次校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1897年11月27日,由北洋大学堂开展的校内体育竞赛亦可视为近代中国本土大学体育竞赛的开端.

    北洋大学堂学校运动会体育竞赛体育课程中国本土大学中国近代体育史

    体育的本体论困境与非理性动因——一种本质主义的反思与探究

    王涛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本质论领域内的本质主义派别在遭遇体育至上性消解的资本时代困境时,在体育现象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中,历史唯物论的体育本质观幽而不显.据此,研究对本质主义及其哲学思想前提展开剖析与批判,认为规定性思维无论怎样精致,体育作为一个"属人"的概念,其外延不断延展、内涵先后遗忘与层累是体育从人类社会演进处遗留下来的独特特质,这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本质论难以揭示体育的真正出身.在资本社会的边缘处,人对资本社会权力的追求与反抗总会转捩为对感性动力正反两方面的追求,超越性地统一了资产者与无产者对至上性追求的天壤之别.受此启示,在资本的物化意识中,体育的感性动力含义便是在资本社会被忽视的、十分鲜明的、极具活力的潜在的体育本质."意识"只有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作为存在的内在部分去领会"纯粹意识",人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才得以重塑.因此,体育潜在的、独特的感性动力含义转捩为感性意识,属于资本时代体育表征人类至上性要去积极探索的哲学路径.马克思、尼采和福柯的非理性思想进一步确立起感性动力的本体论维度,由此"非理性—感性动力—感性意识"的诠释学关系成为人类应对资本时代体育至上性消解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前提.

    体育本质体育哲学本质主义感性动力非理性

    基于代理报告式问卷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测量工具研究及启示

    李博刘阳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代理报告式问卷的身体活动测量法是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代理报告问卷进行述评,为从事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研究的学者们提供理论参考.首先,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目前世界上常用的10种问卷进行特征凝练,并选取了三例问卷进行"案例介绍";随后,汇编问卷应用选取决策指南,为学者们进行工具选取时提供方法论;最后,提出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测评启示.研究认为,在考虑身体活动研究的目的和可用资源的情况下,基于代理报告式问卷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测量法的优势明显.未来学者们可以从继续扩大经典问卷的信效度研究、构建基于本国儿童情况的测量工具以及继续探索新型身体活动测量方法等方面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测量工具代理报告静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