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闵春发

季刊

1673-5420

xbskb@njupt.edu.cn

025-85866914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方针,坚持“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本院“两个文明”建设,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服务,为经济建设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疑难与可能出路——基于对"萝卜快跑事件"的反思

    陈凡史献芝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运营存在技术和伦理疑难,后者尤其受到公众关注.自动驾驶汽车的广泛使用会使运输行业从业者陷入就业危机,这与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的基本价值承诺相悖.对新卢德主义思想的批判性分析揭示出,伦理疑难源于人们对智能技术发展的盲目乐观,克服疑难需要重申技术发展以人为目的的价值立场,并通过制度确保其得以实现,这包括建立与完善科技伦理审查机制,并在数字平台开展专题论辩.总体上,自动驾驶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应整合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应对其带来的就业危机.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智能技术伦理疑难

    人工智能驱动下"萝卜快跑"体验设计的实践问题与优化路径

    陈逸阳徐雅璐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如"萝卜快跑"正逐步重塑传统出行服务体验."萝卜快跑"在实际运营中所面临的用户体验挑战,揭示了技术创新在推动体验模式变革中存在的不成熟之处.基于用户体验设计的三层次理论模型,从自主表现、自然行为和情感反馈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萝卜快跑"在用户体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旨在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对未来智能出行服务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人工智能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萝卜快跑

    中国与欧美治理人工智能价值对齐问题的实践及其互鉴

    褚建勋夏小草吴熙凡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和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各国纷纷制定了人工智能价值观规范,以引领技术的发展方向,保证其在社会中合理、公正和负责任地运用.中国的AI治理拥有独特的治理体系、策略和路径,能够为全球AI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新思路.从寻求平衡到达成共识,欧美国家的AI治理实践为全球AI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从全球视角出发,对AI价值观对齐的未来进行展望,应对齐合情合法合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建设具有普遍共识的AI价值体系,努力创造一个可持续、公正和融洽共处的数字未来.

    生成式人工智能价值对齐伦理治理技术向善

    ChatGPT与人类个体情感反应的趋同与偏离:基于社会评价的对比研究

    罗瑞楠高山唐渝皓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成式语言模型ChatGPT在社交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个体与ChatGPT在社会评价中的情感反应是否存在趋同性与偏离性值得深究.92 名被试和92试次ChatGPT分别对180个评价句子(针对外貌或性格进行表扬或批评)的愉悦度进行了1~7分评分.结果显示,ChatGPT接受社会评价时的整体愉悦度评分高于人类被试.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ChatGPT对表扬(无论是外貌还是性格)的评分高于人类被试,但对批评的评分则低于人类被试,尤其是针对性格的批评.因而,ChatGPT在处理正性评价与负性评价时的情感反应都比人类个体更强烈.这表明,ChatGPT在模拟人类情感方面趋于简单化,难以媲美人类复杂细腻的情感机制.

    人工智能(AI)大模型ChatGPT社会评价情感反应语言

    数智时代用户画像数据安全风险及应对

    徐伟徐静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用户画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风险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应对用户画像数据安全风险,保障用户数据隐私至关重要.通过探讨用户画像数据安全风险的样态、成因,提出我国应立足风险预防、软法前置、多元共治理念,积极应用敏捷治理模式、完善法律治理规范、引入算法影响评估机制以及建立协同治理体系,以有效保障用户画像数据安全.

    用户画像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敏捷治理法律规制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理论审视、风险揭示及治理路径——以ChatGPT为视角

    胡枫张超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它具有卓越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自适应学习和个性化响应、多模态处理等能力.聚焦ChatGPT,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演进趋势,并剖析其在应用中可能引发的虚假信息泛滥、个人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及民众失业等社会风险,提出应从法律规制、伦理准则和技术路径等出发,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体的责任义务,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监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与标准制定,构建协同共治、动态适应的格局,以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社会风险

    数字劳动的生命政治学批判

    黄静秋邓伯军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析数字劳动者的赤裸生命、数字劳动产品的出离姿态、数字劳动过程的资本装置、数字劳动活动的全景监控等,揭露数字劳动者的生命活动被抛入了客观的权力统治机制,进入了数字生命主权者的政治构序,进而呈现数字劳动的生命政治异化样态.构建数字劳动共同体是人类扬弃数字生命政治比较可行的现实选择.应复原数字劳动者的日常状态,塑造数字劳动共同体的公共性,唤醒数字劳动共同体的反抗意识,以数字劳动共同体的强大合力挣脱全景监控机制,使数字劳动不再成为奴役人的手段,从而推进数字劳动的真正解放.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生命政治学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现策略

    梁海娜岳爱武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智能生产力为导向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能级跃迁"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从"脑力化"向"脑机化"转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从"UGC"向"AIGC"转化,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从"线性增长"向"体系涌现"跃迁的内在逻辑.但从智能"负"载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仿真场景"中的思想放逐,"流量裹挟"中的价值抵抗,"神秘算法"中的控制性支配,"代码符号"中的规范脱序等诸多挑战.为此,应立足新质生产力,以"AI嵌入"提升智能空间思想凝聚力,以"情感计算"提升流量文本价值认同,以"数字化"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式,以"规制互嵌"护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转型,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创新

    城市虚拟现实宣传片的内容特征与情感研究

    廉同辉陈梦停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5 部城市虚拟现实宣传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容分析法与情感分析法,细致地分析城市虚拟现实宣传片的内容特征,并对观众的情感倾向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发现,部分视频存在时长设置不合理、内容较少涉及城市历史文化、缺乏城市独特标识、过度运用拍摄手法、无互动体验内容、背景音乐采用普通音乐等问题;观众对视频的整体情感倾向于正面,负面情感主要来源于视频质量差与背景音乐选取不当.由此提出城市虚拟现实宣传片应将视频时长控制在2~5 分钟、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重点展现城市独特的符号和标识、适当增加互动体验内容、避免盲目使用过多拍摄手法、根据城市特色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

    内容分析情感分析城市宣传片虚拟现实

    科技金融政策是否激发了城市科技创业活力——基于"创新之手"和"无形之手"的机制分析

    赵富森岳中刚杨胡方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260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科技金融政策对科技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激发了城市科技创业活力,且其促进效应具有长期性.该政策实施对科技创业活力的促进效应随着城市人才和知识密集度的提升而增强;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更高的城市其政策效果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科技金融政策通过增强财政科技支持力度、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分别作用于科技创业.更为重要的是,科技金融政策能够通过促进政府科技资源与市场金融资源的协调性,从而实现"创新之手"和"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效应,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政策参考.

    科技金融政策科技创业活力人才和知识密集度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