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

冷明祥

双月刊

1671-0479

nyxb_sh@njmu.edu.cn

025-86862862 86862036

210029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0年底,双月刊,ISSN1671-0479,CN32-1606/C,秉承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本着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刊登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社科类学术论文,如卫生服务、社会医学、生命伦理、健康管理、医学教育等领域,结合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以及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设立重点栏目为卫生服务、金陵医史和医患沟通,为全国各级医药类高等院校师生及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周勇李诗薇李旭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提升基层医疗诊治水平、加强全科医疗队伍建设、补充基层医疗人才的关键举措.基于多源流经典要素构建二维政策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研究发现,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历经引入落实、持续推进、全面深化三个阶段,需直面问题源流、遵循政策源流、把握政治源流,抓住政策之窗开启的契机.未来我国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应完善人才免费培养的政策机制,优化政策执行衔接效果,把握定向医学生生命周期的成长轨迹,发挥干预措施合力效应.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多源流理论医学教育政策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清单优化研究

    营心语牛路瑶李如玉刘跃华...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我国23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清单的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明确当前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清单的设计特点、项目分类.研究发现,目前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内涵标准界定不统一,项目清单缺乏动态调整机制,服务需求评估、服务匹配和支付标准路径不清晰.国家应明确项目内涵和服务标准,注重预防康复性服务清单遴选,基于失能等级精准匹配服务项目,提高失能老年人健康福祉.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清单失能

    基于熵权TOPSIS法与RSR法模糊联合的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质量评价

    沈卉妍黄倩马志鑫李振坤...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2021年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通过模糊联合应用熵权TOPSIS法与秩和比法(RSR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皖南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最好,皖北地区最差;地级市评价排名前两位的是安庆市、芜湖市,排名后两位的是六安市、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其他机构(门诊部、诊所等)和村卫生室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综合质量依次下降.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依法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规范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科室,固定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健全传染病防治人员培训机制,强化政府、疾控、卫监、医疗机构等多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并将传染病模块纳入信息化建设.

    熵权TOPSIS法RSR法模糊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质量

    新医改以来我国DRG付费研究的知识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

    孙君倪飞王珊珊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清新医改以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软件,对2009年4月—2023年10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CSSCI、CSCD、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有关DRG付费研究的58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从定量角度探索新医改以来我国DRG付费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结果显示,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已初具规模,但缺乏地区间作者群的合作交流;热点主题主要为分组机制及工具开发应用、控费效果、绩效管理与评价、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发展阶段分为研究初探、扩展、跃升三个时期.建议在DRG应用于非综合性医院、创新DRG实施针对性对策、推进跨地区和跨领域研究等方面加强探索.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新医改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休闲娱乐活动参与缓解了我国老年人健康脆弱性吗?

    刘盼吴文武
    30-3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健康问题日趋严峻的基本现实,文章聚焦老年人健康脆弱性问题,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休闲娱乐活动参与对老年人健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休闲娱乐活动既能直接缓解老年人健康脆弱性,又能通过提高老年人的自评健康水平来减轻其健康脆弱性,并且存在"休闲娱乐活动→健康水平→生理健康脆弱性→心理健康脆弱性"等多重中介路径.同时,休闲娱乐活动参与在缓解城市老年人生理健康脆弱性方面作用更为显著,对缓解镇区和乡村两个区域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脆弱性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完善城市区域公共休闲场所适老化建设,建立镇区和乡村区域老年心理干预体系,完善普惠性养老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

    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健康脆弱性城乡差异

    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性别差异分析——基于CLHLS数据的检验

    李嘉雨张威陈娜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库,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法,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老龄化趋势严峻的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认知功能差异.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认知正常比例显著低于男性,认知评分也显著低于男性;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婚姻状况、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敏感性,农村男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自评经济的敏感性;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差异64.05%与性别自身相关,两性在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间的个体特征差异使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差异扩大.建议通过提高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等措施提供相关支持,缩小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从而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健康.

    认知功能农村空巢老人性别差异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法

    睡眠质量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与跌倒风险的调节作用

    刘松张贝贝丁宏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12项目一般健康问卷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调查M县农村老年人,并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在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97,95%置信区间为-0.331~-0.07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8%;中介效应受到跌倒风险的调节(R =-0.020,P<0.01),在跌倒风险较高的老年人中观察到更大的影响.因此,跌倒风险调节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其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降低跌倒风险,可能会提升睡眠质量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生命质量跌倒风险老年人农村地区

    我国家庭养老床位的研究现状

    马宁鲁翔黄晓光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养老床位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养、护相结合,各类资源整合的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在缓解家庭照护压力、提高家庭照护专业化、减轻家庭养老经济负担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仍存在标准化建设不充分、医护资源整合不足、产品和平台待优化、补贴渠道未打通等问题.文章根据学术研究及各地实践现状进行简要梳理并提出对策,以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照护医养护一体化

    镇江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杨心悦许兴龙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镇江市润州区、京口区、丹徒区3个辖区内256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老年人人口学特征和养老意愿情况,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江市老年人养老意愿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社会化养老正日益成为老年人的选择.性别、收入来源、子女数量、养老基础认知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因素.对此,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聚焦基层,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构建多元化的城市综合养老模式,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健康养老

    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邹超逸屠文娟高月霞姚昉...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特别是亲子陪伴与父母对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认知态度对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影响,文章收集常州市新北区5 812名3~6岁儿童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过度屏幕暴露现象较普遍,平均屏幕暴露时长≥1小时/天的儿童共1 861人(3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后,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数量、父母对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支持态度、亲子陪伴时长、亲子互动时电子设备使用情况、对儿童漠不关心均为学龄前儿童过度屏幕暴露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8、2.30、1.04、1.21、1.26,P均<0.05).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有显著影响,在家庭养育层面上,应更多关注亲子陪伴并加强父母对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认知态度,为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过度屏幕暴露发挥积极作用.

    屏幕暴露学龄前儿童认知态度亲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