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刘伟冬

双月刊

1008-9675

83498094@163.com

025-83498094 83498095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创刊20多年来,一直重视刊物的学术品位,宏扬传统艺术,关注当代艺术,探索艺术教育改革之路。刊物发表的文章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甚多。主要反映学院科研、创作和教学成果,广泛吸收校外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来稿,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促进科研、创作和教学改革。面向社会各个相关高校及单位的读者,拥有大量的阅读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胞疑云:陆治款《仿王蒙山水图》的鉴定研究

    景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艺术馆及龙美术馆均藏有一件陆治《仿王蒙山水图》.经鉴定:台北故宫本即《石渠宝笈》著录的《仿王蒙林壑萧闲图》原物,但非真迹;香港艺术馆本未经著录,也非真迹;龙美术馆本曾被认为是《石渠宝笈》著录的陆治《仿王蒙还丹图》,实际可能是著录的另一件陆治《高士听泉图》原物,但也非陆治真迹.

    陆治《仿王蒙山水图》书画鉴定《石渠宝笈》

    地域联结与身份互动——晚明徽商吴廷的书画交游之路

    董帅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明徽商吴廷富于书画名迹收藏,与松江董其昌、麻城刘承禧互有往来,三人形成了一种跨越地域的"三角交游"格局,体现出晚明时期书画鉴藏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流通性.徽商吴廷、文官董其昌、武将刘承禧,亦通过书画这一媒介建构起了不俗的人情关系,凸显出晚明区域竞争背景下的一种地域联结与身份互动.

    吴廷董其昌刘承禧地域交游

    成为范本:论早期石刻书法的物质性及其知识建构

    吕盈池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石刻书法的物质性与书法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是过去研究者并不太关心的问题.通过物质性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化的呈现方式使得各类早期石刻书法的学术性质同一化,成了一种"纯粹书法图像".对书法图像的包装、复制及出版等环节使其获得了经典艺术物质层面的"相似性",从而进入了某种经典艺术史的图像叙事脉络.

    早期石刻书法物质性书法图像知识建构

    北魏元氏墓志碑别字研究

    朱沈彧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朝碑版墓志中存有大量异体字、俗体字、别字,一般将之统称为碑别字.本文通过对北魏元氏墓志中众多碑别字的归纳与总结,将其分为简化与繁化、汉字构件的混用与替换、汉字构件的移位、文字隶定所产生的异体字四类,将碑别字置人文字发展史维度中,结合书、刻两方面的实际探讨碑别字产生的原因,并关照当下书法创作与审美.

    元氏墓志碑别字类别成因

    《皇清书史》所引稀见书学文献述略

    王雪玲何国军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皇清书史》广泛汇录清代书人书事,所引不乏稀见著述,诸如李放未刊之作《木叶匳法书记》《郁栖书话》《清乐堂随笔》《永怀堂先友记》《紫泥庵补印人传》《抱竹居检书记》,鲜见著录的《快雨堂题跋》《三邕翠墨簃题跋》《先贤遗墨跋》,以及流传不广的《古缘萃录》《篆学渊源》《飞白录》等,均是了解清代书学的重要资料.

    《皇清书史》李放征引题跋书学

    吴门、松江、海上——从"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

    林如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吴门"到"松江""扬州"再到"海上",书画风格完成了从清新雅淡至金石意趣的创新突破,是"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的转变,文人书画家的身份也从"专家型"到"职业、行业型书画家"转换.本文以经济发展中心迁移、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对书画市场、受众、书画家身份的影响等角度来探讨这一书画审美风尚变迁的社会原因.

    吴门松江海上文人书画金石书画

    "示能"(Affordance)概念的演化——诺曼设计心理学理论中的Affordance词用考析

    占炜宋武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实用主义特质的设计心理学与强调个体生命性的生态心理学在"知觉—行动"的发生机制问题上有着根本分歧,因此,诺曼在设计领域使用吉布森所创的Affordance概念时无法完全遵照原意,而是突出追求"确定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理路,Affordance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在设计心理学中探索一条融合生态知觉思想的研究进路是有可能并有价值的.

    (示能)Affordance概念演化设计心理学生态知觉实用主义

    元初官窑设置目的及地理位置选择考辨

    余金保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先是对元大都遗址和景德镇元代窑址两地考古发掘出土瓷器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出元初官窑烧造活动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然后从文献角度对元初官窑设置目的及其未曾烧造官用瓷器背后原因予以初步探讨.最后,在前文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结合文献资料,对元初官窑地理位置选择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浮梁磁局元官窑设置目的地理位置

    从图册到图解:18-19世纪中国制瓷图像在法国的传播

    戴若伟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18-19世纪的中国制瓷图,其中不少是专为外销市场而设计,成为东西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究中国制瓷图像,可以拓宽对这一图像系统的认识,理解图像传递的技术知识以及消费需求.本文拟对法国国家图书馆等地收藏的中国制瓷图像进行系统研究,希望从技术交流及商贸往来等角度,探讨制瓷图像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内涵与功能变化.

    制瓷图像制瓷技艺知识流转

    抵抗技术规训的在地文化:非正规住区中的自发性设计研究

    管永康何培斌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系统在驱动都市空间重构的同时,也催生了非正规住区中的社会矛盾.本文运用设计人类学的方法观察居民与空间的身体交互,以"入侵-抵抗-思辨"的反身性分析逻辑,研究天津非正规住区个案中技术规训的空间表征,探讨居民利用自发性设计抵抗的方法机制,并思考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分析"低技术"特质在实践中的价值.

    自发性设计文化经验技术规训非正规住区设计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