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管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管理评论

李维安

双月刊

1008-3448

nkgl@163.com

022-23505995 022-23498167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管理评论/Journal Nankai Business Review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算法控制能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吗——基于工作动机的视角

    裴嘉良刘善仕崔勋张志朋...
    104-115,中插19-中插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控制作为零工经济下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能否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是检验平台技术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关键,但目前少有研究关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借鉴国内学者开发的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量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视角,实证考察了感知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针对347名零工工作者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感知算法控制一方面通过激发主动性动机提升主动服务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诱发控制性动机降低主动服务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对主动服务行为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负.此外,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动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影响主动服务行为的间接作用.本研究推进了算法控制在个体微观层面的机制研究,为零工平台科学开发、设计和应用算法系统提供了实践启示.

    感知算法控制工作动机主动服务行为算法透明度自我决定理论

    算法管理下的共享经济阴暗面:概念框架与展望

    朱国玮黄静罗映宇
    116-126,中插21-中插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管理使共享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人们享受共享经济带来的积极体验的同时,算法管理引发的共享经济阴暗面也受到实践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尽管这一话题在近期引发了各种讨论,但现有研究对算法管理下共享经济的阴暗面仍缺乏概念性的理解.针对上述背景,本研究从算法管理视角讨论了共享经济阴暗面的内涵和特征,并将其概念化为三个核心主题:数据获取阴暗面、代理行为阴暗面和社会互动阴暗面.本研究进一步从心理所有权理论、隐私担忧理论、劳动过程理论、期望不一致理论、数字歧视、心理契约理论和组织公平理论七个视角探讨了上述主题,并对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最后,本研究提供了实践启示和管理建议,基于三个核心主题提炼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共享经济阴暗面算法管理数据获取代理行为社会互动

    何种领导行为更能促进知识共享?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尹奎迟志康彭坚李培凯...
    127-136,中插23-中插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领导行为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尚不明确何种领导行为更能促进知识共享.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220项实证研究的223个独立样本(N=73747)进行了元分析,考察不同导向领导行为与知识共享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变革导向、任务导向、关系导向领导行为与知识共享正相关,破坏性领导行为与知识共享负相关,并且相关性依次降低;(2)相比建设性领导行为,破坏性领导行为对知识共享的解释力有限(2.58%);(3)中国大陆情境下变革导向领导行为与知识共享的相关性高于西方;(4)相比服务业、高新技术业,制造业中的建设性领导行为与知识共享的相关性更高,破坏性领导与知识共享的负相关性在服务业中最低.上述结论对后续领导行为与知识共享关系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实践管理者的知识管理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领导行为知识共享元分析自我决定理论

    有无相生:数字化背景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双元创新的前因组态及其效应研究

    杨林徐培栋
    137-149,中插25-中插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双元创新作为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两类相互冲突的创新活动的组合和共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将会成为单项冠军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动力和新引擎.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针对数字化背景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双元创新复杂形成机制及其效应开展研究.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数字化背景下单项冠军企业双元创新的前因组态及其效应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数字化感知能力、数字化抓取能力和数字化转化能力共六个条件分析了其与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复杂关系,发现了产生高双元创新绩效的7个组态、5种模式,以及4种非高双元创新绩效组态,并将fsQCA方法与西方的最优区分理论和东方的有无相生哲学思想进行了立体式结合,使研究结果更具解释力与普适性.本文研究结论既对单项冠军企业双元创新及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数字化单项冠军双元创新有无相生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数字化转型企业如何实现组织惯性重构

    苏敬勤武宪云
    150-160,中插27-中插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得企业以往的运行模式被逐渐打破,为了降低数字化创新产生的动荡风险,数字化 转型企业不得不重构内部组织惯性 来达到新的稳态.本文通过对中兴飞贷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嵌套式探索性案例分析,从组织警觉和组织学习的视角揭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惯性重构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是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组织惯性重构的关键要素,且需要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组织惯性重构.在前向性组织警觉与嫁接式组织学习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外围组织惯性的重构;在后向性组织警觉与传承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核心组织惯性的重构.数字化转型企业通过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的"双重漏斗"筛选机制实现组织惯性重构.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组织惯性重构呈现"外围—核心"的规律步序,体现为一种由浅到深的动态进阶过程.

    组织警觉组织学习组织惯性重构数字化转型

    并购双方资源配置战略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

    余鹏翼徐咏仪余言
    161-170,256,中插29-中插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既需要在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也需要企业自身在微观层面妥善安排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探讨并购双方资源配置战略差异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并购双方资源配置战略差异越大,并购后并购方全要素生产率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并购双方资源配置战略差异改变了并购方的资源配置倾向,加大整合难度;同时,资源配置战略差异会降低并购方的公司价值,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降低财务绩效的中介作用;最后,为了减少双方资源配置战略差异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并购方需要着重考虑被并购方特征与组织环境的调节效应.

    资源配置并购战略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并购绩效

    第三方中间信号与外商进入决策:外商群体组成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的调节作用

    李瑜马晓宁
    171-180,中插31-中插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时经常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信号有助于企业感知难以观察到的市场环境,对企业国际扩张中的战略决策有重要影响.克服以往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将时间维度纳入外商整体特征的考察中,基于第三方中间信号理论,提出先前外商的进入速度——外商群体进入决策在时间上的动态反映——传递了客观、可信、可见性高的关于市场质量的第三方信号,是后续外商重要的选址决策依据.进一步,本文从第三方信号发出者特征角度提出先前外商群体的组成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是影响第三方中间信号有效性的重要情境因素.以全球500强企业在华投资为研究背景,本文发现,外商进入速度正向影响后续外商进入的可能性,随着外商进入速度的进一步增加,外商进入速度与后续外商进入可能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先前外商母国来源多样性(外商群体的组成结构)高和先前外商存在相对时长(外商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长的时候,外商进入速度对后续外商进入可能性的正向影响更强.本文对外商区位选择研究领域和第三方中间信号理论有多个理论贡献,对地方政府和外资企业具有启示意义.

    外商进入速度第三方中间信号理论信号效应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脱销遗爱,为善之选?新产品脱销经历对消费者捐赠意愿的影响研究

    刘建新范秀成李希
    181-192,中插33-中插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产品预售、直播带货和购物狂欢节等新型商业模式的日益盛行,新产品脱销日渐普遍,但对于它们的捐赠却困扰着许多消费者,而且相关的关注和研究也严重缺失.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和道德提升感理论,本文通过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讨了新产品脱销经历是否、如何及何时会影响消费者的捐赠意愿等问题,并通过实验法和调查法进行了检验.2个主实验及其扩展实验或准实验表明:(1)新产品不同类型脱销经历确实会影响消费者的捐赠意愿,其中限制供应数量的供应性脱销经历较之于需求突发增长的需求性脱销经历更难唤起消费者的捐赠意愿;(2)消费者心理所有权与道德提升感共同在新产品脱销经历对消费者捐赠意愿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前者会起消极中介效应,而后者会起积极中介效应;(3)消费者的社会价值取向会调节心理所有权与道德提升感的共同中介效应,亲自我价值取向者会让心理所有权中介效应占优,从而减弱消费者的捐赠意愿;亲社会价值取向者会让道德提升感中介效应占优,从而增强消费者的捐赠意愿.本研究结论在深化与完善新产品脱销、旧物处置和慈善营销等理论的同时,也对消费者理性处理旧物、厂商改善新产品脱销、慈善机构营销募捐及监管机构规范治理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新产品脱销经历心理所有权道德提升感社会价值取向消费者捐赠意愿

    "察自身"还是"观世界"?社会化媒体使用中消费者自我意识状态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费显政王海燕李若茜
    193-203,中插35-中插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广告的主要投放渠道.在此背景下,广告策略如何匹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通过三个实验,本研究探究了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同一社会化媒体的不同使用方式所带来的消费者自我意识状态差异,以及自我意识状态与广告诉求策略(利他vs.利己)对广告效果的匹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及同一社会化媒体的不同使用方式都可以带来消费者的不同自我意识状态,即主体自我意识状态或客体自我意识状态.(2)广告诉求策略与自我意识状态的匹配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影响.当消费者处于主体(vs.客体)自我意识状态时,利他(vs.利己)诉求的广告具有更好的效果.(3)信息加工流畅性在上述匹配效应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社会化媒体自我意识状态广告诉求信息加工流畅性

    如何让B2B企业的内容营销更有效——基于微博数据的组态分析

    钱丽萍王懿瑶
    204-213,中插37-中插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方兴未艾,不少B2B企业通过发布企业生成内容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但学者对B2B企业生成内容的作用效果众说纷纭,也未揭示B2B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发布企业生成内容.本文基于信号理论,探讨企业内外部环境特征对企业生成内容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生成内容对上市公司搜索指数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组态效应.基于中国75家B2B企业2012-2019年的官方微博内容,将企业生成内容分为产品信息、企业新闻、社会责任信息和互动信息;基于fsQC A方法发现企业生成内容的不同组合会提高上市公司搜索指数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企业生成内容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不同组合的综合影响.本文调和了以往相互矛盾的结果研究,弥补了前因研究的空白,有效指导B2B企业发布数字化内容来提高绩效.

    企业生成内容内部特征外部环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市公司搜索指数组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