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管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管理评论

李维安

双月刊

1008-3448

nkgl@163.com

022-23505995 022-23498167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管理评论/Journal Nankai Business Review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业叙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组织双元性、资源获取与修辞策略的作用

    赵富强胡思源陈耘祝含秋...
    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是有机资源综合体,其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相关利益者的资源支持,对创业企业而言,捉襟见肘的资源匮乏是常态问题,尤其需要得到相关利益者的支持,而对创业企业的认可是其资源投入的先决条件.创业叙事是创业者构建组织双元性、满足相关利益者诉求预期及吸引和说服其资源投入的关键手段.而创业叙事对创业成功的影响效应、黑箱机制与边界条件如何等,既有研究尚未揭示.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科学界定创业叙事修辞策略内涵构成,合理开发相应测量工具,探究创业叙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揭示组织双元性与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机理,同时考察修辞策略在其间的边界条件作用.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创业修辞策略即为达到某种创业表述目的而刻意使用的劝服性话语,其量表包括行业共性描述和独特优势阐述两维 13 题项;(2)创业叙事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3)组织双元性与资源获取在创业叙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行业共性描述修辞策略强化创业叙事对组织合法性的影响,而独特优势阐述修辞策略强化创业叙事对组织竞争性的影响.

    创业叙事创业绩效组织双元性资源获取修辞策略

    融资者回复对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影响:符号的调节作用

    王伟赵勇勇王洪伟
    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筹融资者对在线评论的回复同时使用了符号和文字,二者共同决定投资者决策.本文专注于符号和文本情感对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影响及符号的调节作用,以解释水平理论中的心理距离为理论基础,从心理层面阐述融资者回复的说服效应.采用爬虫抓取摩点众筹网站的3644 个项目及其148833 条融资者回复为研究语料,并对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及语料规范化.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回复文本和符号进行文本挖掘.以基于语料标注的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进行文本情感标注并量化标点符号(感叹号和问号)与表情符号的使用,构建计量模型、测量文本情感和符号的影响.就回复情感而言,中性情感比非中性情感更有利于缩短心理距离,提高融资绩效;非中性情感中,消极情感在引起共情方面更具优势.就符号内容而言,标点符号对融资绩效具有正面影响,且负向调节回复情感的效用;表情符号则对融资绩效具有消极影响,并在回复情感和融资绩效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证实了标点符号的正面效用及表情符号的负面效用;同时证实了符号对文本情感的调节作用.理论上解释了文本对用户的说服效用,从文本情感和符号使用角度完善了解释水平理论,为文本说服机制和心理距离效应提供了理论解释;实践上为众筹融资者有效回复提供了参考.

    符号内容回复情感心理距离众筹文本挖掘

    信息环境、上市公司增量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MD&A文本相似度的研究

    宋昕倍陈莹逯东程杰...
    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 2007-2020 年中国沪深两市A 股上市公司的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以当期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 D&A)文本与上一期MD&A 文本的相似度衡量上市公司增量信息披露水平,深入考察了上市公司增量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披露的MD&A 文本相似度越高,即增量信息披露越少,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高,股价崩盘风险也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披露的MD&A可读性较低、新媒体运用较少、审计质量较低、媒体报道较少,即内外部信息环境较差时,MD&A文本相似度提高公司股价同步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加剧.本文的研究对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改善信息环境,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信息环境文本相似度股价同步性股价崩盘风险

    数字营销何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基于信息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乔朋华薛睿韩先锋
    40-5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营销作为当今一种主流的营销方式,为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带来了颠覆性变革.本文选取 2011-2020 年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次实证检验了数字营销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及内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营销显著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其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策略性创新而非实质性创新.依靠Heckman两阶段法、工具变量估计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数字营销主要通过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吸收和信息整合等三维信息动态能力,最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市场竞争、高博彩文化、非国有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数字营销的创新激励效果更为明显.本文基于信息动态能力的新视角打开了数字营销赋能企业创新的"黑箱",为中小企业有效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双赢"提供了一定启示.

    数字营销中小企业策略性创新实质性创新信息动态能力

    条件性与激励性促销语言在诱发前瞻性情绪上的分工机制

    卢长宝邓新秀王啊婷
    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消费者开展促销活动认知的关键线索.现有研究尚未明晰具有不同内涵的条件性和激励性促销语言在影响消费者情绪上的分工机制.为此,本研究借助三组共六个心理学实验,对该分工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预期情绪的发生与激励性促销语言高度相关.第一,激励性促销语言诱发的预期欣喜和预期后悔强度显著强于希望和焦虑.第二,与未展示相比,展示激励性促销语言诱发的预期欣喜和预期后悔更强烈.第三,与低激励程度相比,激励程度高的促销语言诱发的预期欣喜和预期后悔更强烈.(2)消费者对未来事件的结果模拟是激励性促销语言影响预期情绪的中介变量.(3)预支情绪的发生与条件性促销语言高度相关.第一,条件性促销语言诱发的希望和焦虑强度显著强于预期欣喜和预期后悔.第二,与未展示相比,展示条件性促销语言诱发的希望和焦虑情绪更强烈.第三,与条件限制程度弱相比,条件限制程度强的促销语言诱发的希望和焦虑更强烈.(4)消费者对实现未来目标的过程模拟是条件性促销语言影响预支情绪的中介变量.

    激励性促销语言条件性促销语言前事实思维前瞻性情绪分工机制

    打开活力密码:中国民营企业组织活力塑造机理研究

    单宇周琪闫芳超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以成长性为特征的民营企业快速崛起,成为共同富裕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本文以华源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索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活力的塑造机理.研究发现:(1)中国民营企业主要通过愿景感召和信念共启塑造企业层活力,通过干部激活和动能激发塑造团队层活力,通过意义给赋和认同建构塑造个体层活力,且组织活力的塑造呈现出由企业层、团队层到个体层不断深化和层层递进的过程;(2)在组织的不同层级,组织活力塑造重点和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出共识的目标(企业层)、持续的激励(团队层)和贡献的意愿(个体层)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循环.本文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组织活力的探索,从更为动态的视角揭示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活力塑造机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组织活力的理论解释边界,为后续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理论探索提供新的参考.

    组织活力活力塑造中国民营企业案例研究

    夹缝求生:矛盾视角下非体面工作从业者矛盾职业认同动态演化过程研究

    王红丽李振徐光毅郭子生...
    78-8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部分职业被公众"污名化",致使从业者对自身工作角色持有矛盾心理.本文对广东、湖北、江西省 17 家医院、福利院、养老院的 50名护工和14 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多次实地跟踪访谈,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做出以下发现:(1)护工群体经历"矛盾职业认同被动期→矛盾职业认同震荡期→矛盾职业认同主动期"3 个阶段,最终实现与矛盾和谐共生;(2)被动期护工采取污名回避与抵抗、认命以及离职等适应不良策略,震荡期护工同时采取适应性(意义重塑、自我提升、心理资源自构)和适应不良策略(分离、成为黑陪),主动期护工则采取接受、环境建构、角色延伸等适应性策略;(3)护工矛盾职业认同潜在矛盾张力来自个体、组织和职业三个层面.尽管生存需求、公司压榨和职业污名这三类"压倒性"张力在客观上难以消除,但护工主观上收获权力感、意义感、胜任感等可有效缓解客观性矛盾张力;(4)医院、老乡圈子以及护工的个性特征是推动矛盾职业认同演进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探讨护工矛盾职业认同演进、不同阶段应对策略及其矛盾张力变化,不仅揭示了护工矛盾职业认同动态演化规律,也为完善底层工作群体管理提供了实践启示.

    非体面工作职业污名矛盾职业认同护工动态演化

    焦点企业数字化能力如何影响价值共创与生态竞争优势——吉利集团嵌入式案例研究

    王核成周泯非郭文强李鑫...
    8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和"生态化"转型是当今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本文通过对吉利集团的嵌入式案例研究发现:(1)焦点企业可通过发展包括数字连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字创新能力等维度在内的数字化能力,对其生态系统战略形成有效支持.(2)焦点企业数字化能力能够驱动生态系统参与者价值共创,进而促成包括用户体验优势、业务进化优势和业务共生优势在内的生态竞争优势.(3)在包含多个业务模块的嵌套式生态系统中,数字化能力、价值共创和生态竞争优势较之单业务模块涌现出高阶特征,带来了业务共生优势.研究推进了企业数字化能力和生态系统战略的理论整合,增进了对生态系统复杂性和多元化特征的认识,对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生态系统构建实践具有启示意义.业及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企业间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改变.在许多行业及跨行业范围内,一些具备资源优势和变革意愿的企业通过主导构建利益相关者"竞合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1]以"焦点企业"身份协同供应商、顾客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创造并实现共同价值主张,[2,3]从而使竞争主体从个体企业扩展为生态系统组织,并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

    商业生态系统焦点企业数字化能力生态竞争优势价值共创

    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绩效——基于多市场接触细分视角

    邓新明毛凤义周强黄丽珑...
    10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研究对于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行为的关系存在争议性的观点,大多数研究遵循要素市场竞争理论,支持多市场接触下企业的研发绩效会得到提升,但也有少数研究通过实证得出了相反的观点.本文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矛盾性观点,从多市场接触的细分视角入手,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多市场接触(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有意识的多市场接触)对于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偶然的多市场接触正向影响企业的研发绩效;有意识的多市场接触负向影响企业的研发绩效;组织冗余加强了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绩效的正向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减弱了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绩效的正向关系.

    多市场接触动态竞争企业研发绩效组织冗余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知识社区知识社会建构中人机协作模式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人机互补的视角

    裘江南张方芳高双燕王岍...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AI的发展,在线知识社区(OKC)正成为人与机器人协作知识社会建构的重要平台.然而,目前人机协作的相关研究缺乏从人机互补的视角来探究知识社会建构中人机协作模式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协调理论,从微观的人机属性出发,搭建了人机协作模式形成机制的研究框架,采用流程挖掘、交互作用检验等方法对模型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认知能力、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及感知能力均促进人辅助机器人和机器人辅助人循环结构人机协作模式的形成,而人的知识结构起着负向影响作用;人的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均促进人辅助机器人和机器人辅助人循环结构人机协作模式的形成,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起作用;人的知识结构和机器人的感知能力间存在交互作用,且任务复杂性对人机属性与人机协作模式形成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有关OKC 人机协作的实证研究,拓展了人机互补关系相关理论在OKC 人机协作知识社会建构中的应用,同时为社区管理及运营提供了实践启示.

    在线知识社区知识社会建构人机协作模式人机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