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管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管理评论

李维安

双月刊

1008-3448

nkgl@163.com

022-23505995 022-23498167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管理评论/Journal Nankai Business Review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为未来而学

    白长虹
    1-2页

    产融合作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试点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李海彤王化成曹丰
    4-1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产融合作是我国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对其效果与作用机理的剖析颇具意义.为检验金融部门的支持是否有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设立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产融合作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合作引导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在影响机制方面,针对投资不足企业,产融合作增大了企业外部融资规模,从而缓解了投资不足;针对投资过度企业,产融合作则抑制了企业外部融资,从而减轻了过度投资.同时,企业融资约束越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越突出,产融合作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越高,产融合作减轻投资不足的作用越明显;企业成长性越低,则产融合作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越显著.从经济后果来看,产融合作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改善提高了企业价值.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本文为理解产融合作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完善产融合作试点工作以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具有启示意义.

    产融合作投资效率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准自然实验

    金融科技赋能与实体经济修复——基于新冠疫情的冲击

    王红建曹晴曹瑜强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我国实体企业在遭遇新冠疫情等不利冲击后如何稳定投资,对实体经济实现平稳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探究新冠疫情冲击背景下金融科技对实体企业投资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危机冲击下实体企业投资水平,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识别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降低抵押资产和会计信息在银行信贷中的作用,缓解实体企业在危机期间的资金约束,帮助实体企业抵抗危机的冲击.拓展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实体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对于成立时间更短及所在地区传统银行业欠发达的样本更加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微观层面上,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增强危机冲击下的实体企业韧性,提高企业财务杠杆,但是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较为有限;宏观层面上,金融科技能显著降低危机发生后的宏观经济波动.本研究从实体企业投资视角揭示了金融科技影响实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机理,在实践上为金融科技发展及经济复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冠疫情冲击金融科技经济修复实体企业投资

    "双碳"目标影响了供应链关系专用性投资吗——基于外部压力和内部机会视角的检验

    尹美群徐嘉泽耿晋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于2020年9月20日提出的"双碳"目标战略意义重大,该目标如何影响供应链布局以及公司投资行为值得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采用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双碳"目标对供应链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双碳"目标显著增加了供应链关系专用性投资,上市公司倾向于加强供应链关系去应对环保规制;(2)异质性分析发现,"双碳"目标对供应链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增加仅在资源型与重污染型上市公司中存在,且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存在显著差异;(3)从外部压力的角度来说,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较高的股利分配压力发挥了负向调节效应;(4)从内部机会的角度来说,较高的盈利水平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较高的经营风险发挥了负向调节效应.

    "双碳"目标供应链关系专用性投资外部压力内部机会

    银行数字化发展能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吗——来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宁薛平莫立颖张庆君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城商行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之间呈现U型关系,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程度加深,其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银行数字化发展初期投入成本高、公众认可度不高等因素抑制了数字化作用的发挥;随着银行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化降低贷后风险和拓展服务渠道的作用逐渐显现,从而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增加.同时,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民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以使得银行数字化发展对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的拐点提前到来,对U型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信贷供给

    亏损后转年限延长增加了企业创新投入吗

    曹越张文琪
    51-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亏损向后结转作为缓解创新领域市场失灵的重要税收政策,对企业投资和风险承担的影响仍未形成一致结论.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亏损向后结转年限延长(财税[2018]76号)这一外生冲击,以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亏损向后结转年限延长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亏损向后结转年限延长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缓解了市场失灵引发的企业创新投入低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只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中显著,且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在融资约束和经营前景上的差异是影响该政策激励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亏损向后结转政策放宽在消弭市场失灵的同时是否会引发政府失灵,本文挖掘亏损向后结转年限延长与僵尸企业之间的联系,发现结转年限延长对创新的促进效应只在非僵尸企业组别中显著;此外,亏损向后结转政策实施后企业僵尸化的概率有所增加,且这一问题在淘汰期的企业中最为严重,衰退期次之.本文实证检验了亏损向后结转政策在激励企业创新方面的政策效果,对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亏损结转亏损向后结转企业创新企业生命周期僵尸企业

    实现价值共创的C2B数智定制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孟炯田雪郭春霞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酷特"三步走"转型战略为研究案例,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探索实现价值共创的C2B数智定制协同治理路径,研究发现:随着协同治理目标沿"工厂供需匹配→供应链动态竞合→生态协作共生"动态迁移,企业随之动态匹配"大数据库联结赋能的C2B数智定制内容协同治理模式→大数据链联动赋能的C2B数智定制关系协同治理模式→大数据网联盟赋能的C2B数智定制观念协同治理模式"以促进协同治理能力跃升,进而推动"工厂联结价值共创→供应链联动价值共创→生态联盟价值共创"渐次实现;价值共创实现经历了从工厂到供应链由"点"向"链"迭代、再到生态由"链"向"网"迭代;价值共创的实现和迭代驱动C2B数智定制沿"深度→广度 可持续度"继起性拓展.本研究对丰富协同治理理论、促进数实融合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大数据赋能C2B数智定制协同治理价值共创

    同题共答:创新联合体驱动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的机制研究——以之江实验室为例

    孙冰梅尹西明陈劲孙德强...
    7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议题,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创新联合体驱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计算等"大国智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过程机制.本文立足数字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需求,基于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创新联合体视角,以智能计算领域用创新联合体形式培育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江实验室为例,采用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从"资源汇聚—主体协同—人才激励—成果转化—生态融通"多维度深入分析了之江实验室及其牵头"创新联合体的联合体"驱动智能计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过程和机制保障,并进一步提炼了创新联合体驱动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的"同题共答"理论框架和机制.本研究作为首个以国家实验室为研究对象的纵向单案例学术研究,为数字时代瞄准国家使命,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人工智能+"行动落地、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启示.

    智能计算数字经济创新联合体关键核心技术场景驱动创新新质生产力

    人机劳动分工:生成逻辑、模式类型与作用机制

    何江闫淑敏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机分工协作型混合劳动力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新生动能,但相关理论研究仍明显滞后于组织人机混合用工实践,且缺乏适配的系统理论体系.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将智能机器视作与人并肩分工协作的劳动行动主体,从劳动分工视角创新性提出人机分工论作为诠释人机混合劳动力的理论新范式,并从生成逻辑、理论内涵、模式类型、作用机制等多维度探讨人机分工理论体系.结果发现:(1)人机分工作为第四次社会分工的重要体现,以劳动价值共创为基本目标,强调从传统以人为单一主体的一元分工转向人机双元分工,并可将人机分工结构划分为纯人工执行、机器赋能人工、人机协同执行、人工辅助机器、纯机器执行等模块.(2)机器对人工仅是劳动功能局部性超越,人工在人性化软技能、机器在程序化硬技能领域各占优势,且人机分工模式多元化可从主导地位、协作方式、数量匹配、管理对象等多重视角细分.(3)"机器换人"是一个让机器从幕后走到台前、人工从台前转向幕后的人机分工重构过程,其本质是分解工作内容并让人更像人(而非像机器)一样工作;同时,人机分工中"机器换人"与"机器增强"并行、悖论叠加渗透、工序拆分与功能拆解双向路径交互融合,且从时间、空间、功能等多维度呈现循环式人机分工动态演化迭代.人机分工论可为诠释人机混合劳动力现象提供理论借鉴,也可为引领企业组织混合用工实践与重塑人机分工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人机分工人机团队人机共生机器换人人机关系混合劳动力

    实际控制人行业专长与公司创新

    洪康隆邵帅吕长江
    100-11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并对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给予重点扶持.本文以2007-2020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专业技术人员创业能否发挥其行业专长优势.研究发现拥有行业专长的实际控制人会促进公司创新,且上述促进效果源自降低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和管理层短视程度.本文从实际控制人的主观动机、治理权力以及面临的资本约束出发,发现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程度越高、实际控制人兼任CEO以及公司资本约束程度越低时,实际控制人行业专长对公司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最后,本文讨论了实际控制人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导权",发现实际控制人对创新的影响比CEO更为重要,凸显中小创民营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的重要性.本文将实际控制人特质纳入研究框架,对高层梯队理论进行了拓展.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民营企业家不断学习行业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有利于保持企业长期竞争力,实现基业长青,同时也对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了理论与现实证据.

    实际控制人行业专长公司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