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李坤旺

双月刊

1001-4691

nkes@nankai.edu.cn

022-23508250

300071

天津市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1013室

南开经济研究/Journal Nankai Economic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济理论刊物。以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状况为主,兼及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刊登有创见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是否有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不平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罗长远万斯语
    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始终存在,而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推动性别平等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基于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关于数字经济与性别就业差距的理论模型,全面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并采用历史邮电数据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女性的相对就业水平.异质性结果显示,低教育和已婚已育女性受数字经济的积极影响更大.传导机制表明,女性的工作灵活程度、性别平等观念水平的提高和女性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重要的作用渠道.本文为缩小我国劳动力性别差距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从侧面反映了建设"数字中国"的社会意义.

    数字经济女性就业性别平等

    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与老龄化——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丁骋骋万广华余欢欢
    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标志之一,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不仅受到老龄化的影响,而且也可能冲击婚育行为,从而影响老龄化.结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库(IFR)、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及人口普查微观数据,本文旨在分析工业机器人对我国老龄化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并挖掘政策含义.本文主要结果表明:①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促进了老龄化趋势.2006-2019年样本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增长解释了老龄化变化的26.97%.②其作用机制在于使用工业机器人降低了结婚率和生育率,并提升了离婚率.③工业机器人是通过缩小性别经济差异,提高妻子(女性)的家庭地位和决策权,进而降低结婚率、生育率和提高离婚率,最终导致老龄化加剧.老龄化促使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而工业机器人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老龄化.要想阻断或者缓解这个恶性循环,其关键在于提高生育率,而非限制工业机器人使用.

    工业机器人性别经济差异婚育行为老龄化

    新型货币政策能否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来自中期借贷便利政策的经验证据

    苏梽芳李嘉政王婷伟
    4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4年创设中期借贷便利工具及2018年担保品范围扩大事件为准自然实验,系统考察了担保品框架下新型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双重差分估计显示,企业债券被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畴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会显著降低6.67%,且该结论在"固定资产投资-短期负债"框架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投资需求旺盛的企业及处于信贷可得性较低地区的企业,上述效应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新型货币政策能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强商业银行长期信贷供给意愿;同时,能降低长期债务融资成本,激发企业长期信贷需求.长期信贷供需两端的变化促使企业长期负债比例上升,进而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行为.本文从投融资期限错配角度出发,厘清了担保品框架下新型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防范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中期借贷便利政策担保品框架投融资期限错配

    团队中的集权式管理和非正式惩罚——一项实验研究

    徐雪
    6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往的实验研究表明,由单一的管理者所实施的集权式管理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困境中的合作.本研究探讨了当同时考虑非正式惩罚可能性的时候,尤其是存在团队其他成员报复管理者的机会时,集权式管理及管理下的公共品贡献水平会受到何种影响.具体来说,我们研究了两种具有财富再分配权的管理者类型——没有机会贪污的和有机会贪污的.没有机会贪污的管理者只能在其他成员之间再分配财富,而有机会贪污的管理者拥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有机会在再分配的过程中侵占团队财富.实验结果表明,在管理者没有机会贪污的情况下,尽管非正式惩罚的存在降低了集权式管理的强度,却并没有显著降低公共品的贡献水平.在管理者有机会贪污的情况下,非正式惩罚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公共品的贡献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非正式惩罚挤出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从而使得管理者不愿意履行其促进合作的职责.

    集权式管理非正式惩罚公共品博弈贪污实验室实验

    引进外资如何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

    黄远浙陈欣妮钟昌标
    8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是当前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命题,其中,在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缓解财富不平等问题,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是重要渠道.本文利用四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基于开放经济视角探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的因素.研究显示,引进外资显著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主要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提升金融知识水平及扩大社会网络规模来实现.同时,移动支付对引进外资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的效应具有替代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进外资有利于促进城镇地区、较高教育程度、良好健康状况、有子代及拥有住房的居民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开放经济对微观个体决策影响的研究边界,也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家庭财富增值及实现金融强国目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进外资风险金融资产移动支付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全面发展——基于CFPS的经验研究

    刘林李泽昌
    11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相结合,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建农民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全面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但仍处于中等偏下发展阶段.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引导资本下乡、促进消费升级、提升风险抵抗能力和推动劳动力流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全面发展的影响存在结构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境下,覆盖广度扩大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且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过程中未发现"精英俘获"现象.本文为深刻认识和积极推动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完善农村数字金融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数字普惠金融农民全面发展共同富裕资本下乡普惠共享

    区域一体化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了吗?——基于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

    郭祥陈富永刘晓
    13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一体化是推进中国创新体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场景,基于2007-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区域一体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产出,在替换企业创新产出度量指标、PSM配对样本及反事实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区域一体化通过降低金融错配程度与提高市场规模,进而提升企业创新产出;区域一体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及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更明显;而且,区域一体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驱动效应有助于增加企业价值.本文从微观层面拓展了区域一体化创新驱动效应的研究,为区域合作、企业创新及城市空间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区域一体化企业创新产出金融错配市场规模长三角

    责任铁律与政策引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基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视角

    张京心王晨曦谭劲松
    15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行为是新的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形式.本文基于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数据,从行业形态特征视角研究了责任铁律在政策引导下的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行为中表现出的压力机制和行业内部引导新机制.研究表明,在责任铁律压力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行为呈现出国有企业和市场领先企业带头参与,民营企业效仿国有企业,非市场领先企业效仿市场领先企业的行业形态.进一步研究表明,责任铁律压力主要来源于企业资源实力、价值导向、业务属性、行业属性和外部政策引导五个方面.国有企业和市场领先企业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行为显著提升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绩效,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绩效,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赢.本文发现了政策引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场景中责任铁律压力传导机制和行业内部引导机制的新证据,也证明了行业动态在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引导责任铁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数字要素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自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的证据

    张千佟家栋
    16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生产方式,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一种具有智慧属性的新型生产要素,是一种能够独立进行知识创造的智能体,逐渐实现对人类脑力劳动的延伸、增强和替代.本文基于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据考察数字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要素通过促进知识创造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化等渠道提升中国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这种影响在地区间存在差异.本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上揭示了数字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为我国提升数字要素使用能力及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建议与启示.

    数字要素数字经济经济增长人工智能智能体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企业生产率分化

    王文韩王喆
    19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现阶段智能化生产技术改造的主要方式,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在普遍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不同企业生产率产生差异化影响,改变企业间生产率分布.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样本数据,分别以工业机器人进口情况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离散程度作为工业机器人使用和生产率分布的度量指标,详细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扩大了企业间TFP离散程度,推动了企业生产率分化,这一效应在智能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微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与低生产率企业相比,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在更大幅度上提升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创新水平和生产规模,通过创新效应和规模效应对企业生产率增长产生了非对称影响,使得头部企业的生产率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导致企业生产率分布更加分化.本文从工业智能化视角为理解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分化提供了新思路,也是对工业机器人影响效应这一支文献的重要拓展.

    工业机器人生产率分化TFP非对称增长创新效应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