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林业科技

张文军

季刊

1007-4066

NMLKSC@public.hh.nm.cn

0471-2280178

010010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建东街288号

内蒙古林业科技/Journal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区林木良种选育、育苗造林、沙漠治理、森林保护、森林经营、林业机械、森林工业、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调查报告及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措施对光伏电站风沙环境及土壤的影响

    曾春江李龙胡鹏孙小祥...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措施对光伏电站风沙环境及土壤的影响,在乌兰布和沙漠100 MW光伏项目区内开展了光伏治沙试验研究,并以电站外部流动沙地为对照,对风沙、气象、土壤、植被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伏阵列自身能够起到显著的防风固沙作用,无沙障无植被的板间、板下输沙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4.12%和74.63%;沙障显著削弱了"狭管效应"作用,板间、板下输沙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98.59%和97.88%;植被恢复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增加,粒径组成改善,对于土壤改良、生物多样性恢复发挥关键作用.在3种措施综合影响下,站内较站外输沙量平均降低了98.98%,月均风速降低了2.30 m.s-1,月均气温降低了2.05℃,月均空气相对湿度增加了3.94%,呈现出防风固沙和降温增湿的显著特点,实现了较好的生态治理效果.

    光伏治沙沙障固沙植物治沙生态恢复乌兰布和沙漠

    风滚植物高立式沙障防风效应研究

    苏宇袁立敏党晓宏蒙仲举...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滚"扩散是植物种子传播与个体扩张的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草地、沙地均存在大量的风滚植物,冬春季在气流作用下运动并堆停在各种障碍物周围,其中,网围栏拦截形成风滚植物障体较为常见,此类障体对过境风沙也会产生明显的阻挡作用.为探究风滚植物障体的防风效应,本研究模拟了网围栏拦截不同数量的风滚植物,设计了具有密、中、疏3种疏透度的风滚植物高立式沙障(障高H为1 m),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防风效能、风沙动力学粗糙度及风速流场特征,并探索了高度、疏透度等沙障工程参数对防风效益的影响,为防沙治沙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风滚植物高立式沙障能够影响周边风场特征,可影响至障后7 H距离、0~90 cm高度范围;(2)密、中、疏3种沙障均能够显著降低过境风速强度,具有较好的防风效能.3种沙障风速最小值均出现在障后3 H距离处,但随着疏透度的减小,沙障防风效能呈现增加的趋势,防风效能最高值出现在密型沙障后10 cm处,可达到50%.(3)密、中、疏3种沙障均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3种沙障整体上呈现密型>中型>疏型的趋势,粗糙度最大值出现在密型沙障,可达2.97 cm.风滚植物高立式沙障能有效对过境风速产生影响,具有很好的防风效应,能够为防沙治沙应用提供参考.

    沙障透风程度风速流场毛乌素沙地

    基于风洞试验的樟子松农田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石振邦张计标袁立敏蒙仲举...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防护林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能力.本研究以樟子松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种行带式配置防护林防风效益风洞试验研究,测定了不同配置防护林防护区不同距离范围内风速及其流场特征,研究了樟子松防护林不同行带配置与防护效益关系,为常绿针叶树种农田防护林营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防风效能随着林带行数的增加而增强,且林带后1 H~3 H内风速显著降低,形成风影区,风影区面积随着林带行数的增加而变大.(2)樟子松防护林带后风速流场发生显著变化,在12 m.s-1 风速条件下,1~5行1带的5种林带防风效能分别为15.1%、26.2%、37.5%、51.7%和51.9%,4 行1带、5行1带结构配置防风效能均在50.0%以上.(3)樟子松防护林具有较强的防风效果,建议在干旱区农田防护林建设与更新中可采用樟子松造林,最适结构配置为4行1带.

    樟子松农田防护林带风洞试验林带结构

    欢迎订阅2025年《内蒙古林业科技》

    21页

    基于沉积物粒度及其砾石盖度的沙砾质地表分类特征

    华天红王海兵郭晓敏杨皓钦...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表沉积物粒度与砾石盖度是影响戈壁地表风蚀沙尘释放的重要地表参数.本研究以苏宏图不同类型戈壁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观测、室内粒度分析和数字图像解译,定量分析了戈壁的粒度及砾石盖度参数,结果表明:(1)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σ0)、偏度系数(SK)、峰度系数(KG)与全粒径参数(C、μ)指示了沙砾质地表成因的一致性.(2)全粒径参数(μ、Dc)可表达地表的异质性;粗砾质地表(μ=0.004~0.087,μˉ=0.050;Dc=0.540~3.084,--Dc=1.444),中砾质地表(μ=0.001~0.186,μˉ=0.078;Dc=0.630~2.740,--Dc=1.388),细砾质地表(μ=0.002~0.117,μˉ=0.070;Dc=0.054~1.270,--Dc=0.646);3 种沙砾质地表其砾石盖度百分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6.01%、4.53%和4.44%.(3)基于砾石盖度、沉积物粒度组分、MZ、Dc间的关联关系,可作为沙砾质戈壁地表进行分类的指标性参数.

    戈壁沉积物盖度传统粒度参数全粒径参数

    不同立地条件簇生形态梭梭固沙特征分析

    管庆伟王鸿民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新疆境内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沙生植物,具有单株和簇生2种生长形态,簇生形态梭梭基部形成沙堆,对移动沙丘有显著的固定效果,其基部沙堆的高低反映固沙能力的强弱.为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簇生形态梭梭固沙能力,以及影响簇生形态梭梭固沙能力的形态学指标,本研究以精河县甘家湖、石河子市149团、五家渠市103团簇生形态梭梭为研究对象,实地测量簇生形态梭梭在3种立地条件(迎风坡、垄顶、丘间)的株高、分枝数量、冠幅、分枝基径及基部沙堆厚度,计算沙堆厚度和簇生形态梭梭4个形态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1)簇生形态梭梭基部沙堆厚度与立地条件间无显著相关性,但是丘间更有利于簇生形态梭梭积沙;(2)簇生形态梭梭基部沙堆厚度与冠幅和分枝基径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26和0.676,与梭梭株高显著相关(P<0.05),簇生形态梭梭固沙能力主要由冠幅决定,其次是分枝基径和株高.

    梭梭立地条件形态固沙能力

    化肥减量配施猪粪堆肥对油松苗木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石睿馨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猪粪堆肥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连作苗圃土壤培肥和培育优质壮苗提供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对照(T1)、单纯施用化肥(T2)、化肥+300 g.m-2 猪粪堆肥(T3)、化肥+600 g.m-2 猪粪堆肥(T4)、化肥+900 g.m-2 猪粪堆肥(T5)共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化肥添加猪粪堆肥可促进油松生长,其中T4 与对照相比株高、地径及根、茎、叶干重分别提高了 62.10%、56.82%、88.46%、146.67%、107.14%;T2、T3、T4与对照相比均可提高油松根、茎、叶的氮、磷、钾积累量,T4总氮、总磷、总钾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36.79%、270.19%、184.31%;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油松根际土氮、磷、钾养分含量,其中T4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8.81%、136.12%、29.77%.化肥减量配施600 g.m-2猪粪堆肥有利于提高油松根际土养分含量,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养分积累量.

    油松猪粪堆肥生长养分积累土壤养分

    丛枝菌根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对凋落物养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段嘉靖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外生菌根真菌(EMF)对凋落物养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菌根真菌对木本植物养分吸收和固定的重要意义,为林业生产中育苗、造林菌根类肥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基础.本研究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胡桃楸(Juglans mandschurica)2种丛枝菌根(AM)树种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3种外生菌根(EM)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苯菌灵抑制菌根真菌,设置未灭菌处理(M+)和灭菌处理(M-),测定凋落物养分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AMF显著增加了凋落物氮(N)释放,降低了凋落物N含量和碳氮比(C/N),90 d时凋落物N含量较初期降低了11.33 g.kg-1;EMF显著抑制了凋落物碳(C)释放,90 d时M+处理凋落物C含量较M-高20.79 g.kg-1.(2)90 d时,AM树种土壤全碳(TC)、全氮(TN)、碳氮比(TC/TN)、碳磷比(TC/TP)、硝态氮(NO3--N)含量均表现为M+>M-;EM树种M+处理土壤铵态氮(NH4+-N)和NO3--N在数值上均大于M-,其他土壤养分指标在3个树种间没有达到一致性.(3)AMF对土壤TC、TN、全磷(TP)、TC/TN、NO3--N、有效磷(AP)的影响与凋落物C、N之间显著正相关,对土壤NH4+-N的影响与凋落物C、N之间显著负相关;EMF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与凋落物养分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可见,与木本植物共生的AMF在加速凋落物N释放的同时,增加了土壤部分养分含量,EMF抑制了凋落物C释放,对土壤养分改善作用也较弱.

    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凋落物养分土壤养分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分析

    张天赐王莉英季良鹏白晓拴...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青海省湟源县昆虫多样性情况调查,明确了该地区昆虫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采用样线法对当地的昆虫进行采集调查,共调查、采集昆虫标本5 152头,属于7个目.将采集到的昆虫进行物种鉴定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如下:在2022年所采集标本中,半翅目(Hemiptera)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最高,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双翅目(Dip-tera)昆虫的丰富度指数最高;2023年中,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最高,双翅目昆虫的均匀度指数最高.根据优势度指数划分各类群的优势性状,半翅目、双翅目是优势类群.调查结果可为湟源县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生态保护和评价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湟源县昆虫多样性指数

    纱网沙障研究进展

    闫德仁黄海广闫婷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障在流动沙地治理和植被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纱网沙障具有材质轻、韧性好、抗拉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自1989年以来有关纱网沙障材料选择、设置方式、防风固沙作用及植被恢复成效等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纱网沙障未来发展趋势.

    纱网沙障聚乙烯沙障尼龙网沙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