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农业学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学会
北方农业学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学会

王千里

双月刊

2096-1197

nkjbianjibu@163.com

0471-5900622

010031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

北方农业学报/Journal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体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特色,主要报道农业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农业综述、丰产经验、先进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成果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沿黄灌区盐碱地甜菜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研究

    韩康黄春燕郭晓霞李智...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沿黄灌区盐碱地不同梯度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对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甜菜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的最佳施用量.[方法]2020-2021 年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平作、垄作栽培模式的基础上,设置T1(0 kg/hm2)、T2(75 kg/hm2)、T3(150 kg/hm2)、T4(225 kg/hm2)和T5(300 kg/hm2)5 个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甜菜产量、产糖量的影响,并基于甜菜产量、产糖量变化规律,建立与微生物菌肥施用量间的回归模型,计算最优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利用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实测值与估测值之间 1∶1 的直方图检验模型的准确度.[结果]在沿黄灌区盐碱地中施用微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甜菜产量、产糖量,2020年T3 处理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甜菜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1 454、73 835 kg/hm2,较T1 处理提高 24.53%、20.37%;2021 年T5 处理甜菜产量最高,分别为 67 934、70 863 kg/hm2,较T1 处理提高 14.55%、12.54%.2020 年T3 处理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产糖量最高,分别为 11 737、12 314 kg/hm2,较T1 处理提高 30.93%、24.68%;2021 年T5 处理产糖量最高,分别为 10 836、11 374 kg/hm2,较T1 处理提高 17.50%、13.06%.在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甜菜产量与微生物菌肥施用量模型分别为y=-0.224 6x2+96.845x+58 126,R2=0.817**;y=-0.207 8x2+88.685x+62 334,R2=0.723**;产糖量与微生物菌肥施用量模型分别为y=-0.049 8x2+20.112x+9 036.4,R2=0.806**;y=-0.045x2+18.215x+9 929,R2=0.714**.基于以上模型计算出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分别施用微生物菌肥215.6、213.4 kg/hm2 时甜菜产量最高,为 68 568、71 796 kg/hm2;分别施用微生物菌肥 201.9、202.4 kg/hm2 时产糖量最高,为11 067、11 772 kg/hm2.模型检验得出甜菜实测产量与估测产量、实测产糖量与估测产糖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模型精准度较好.[结论]在沿黄灌区盐碱地中施用微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升甜菜产量和品质,平作、垄作栽培模式微生物菌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201.9~215.6、202.4~213.4 kg/hm2.

    微生物菌肥盐碱地甜菜产量产糖量回归模型

    微生物肥料改土培肥研究进展

    刘丹路战远任永峰赵小庆...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肥料是一种以活性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新型肥料产品,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性.文章归纳了微生物肥料的国内外发展历程,介绍了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抗性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后续微生物肥料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微生物肥料发展历程土壤改良作物生长

    不同播期下大蒜越冬生理特性研究

    张碧薇樊继德赵永强陆信娟...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江苏省徐州市不同播期对大蒜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该地区大蒜最适播种时期.[方法]以徐蒜 3 号为试验材料,设置 2022 年 9 月 20 日(T1)、9 月 25 日(T2)、9 月 30 日(T3)、10 月 5 日(T4)、10 月 10 日(T5)、10月 15日(T6)、10 月20 日(T7)、10 月25 日(T8)、10月30 日(T9)和11月4日(T10)10个播期.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分别测定株高、假茎高、叶长、叶宽、假茎粗,根部、假茎、叶片的鲜重和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在越冬期,T4 播期大蒜叶长(43.33 cm)、叶宽(2.18 cm)、假茎粗(11.14 mm)均达到最高;相对电导率最低(14.76%);MDA含量较低(0.142 μmol/g);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2.99 μg/g);POD活性最高(291.00 U/g).T5播期假茎高最高(2.53 cm),与其他播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根部鲜、干重(3.91、0.49 g),假茎鲜、干重(7.34、1.23 g),叶片鲜、干重(10.34、2.33 g)均最大;叶绿素总量(0.892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1.93 mg/g)均最高,且与其他播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MDA含量较低(0.142 μmol/g);SOD活性(283.78 U/g)和CAT活性(11.38 U/g)最高.在返青期,T4播期大蒜株高最高(51.73 cm);根部干重最大(1.04 g);相对电导率最低(20.58%);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6.31 μg/g);POD活性(128.72 U/g)最高.T5 播期假茎高(15.60 cm)、叶长(38.10 cm)、假茎粗(17.07 mm)均最高;根部鲜重最大(5.66 g);假茎鲜、干重(29.00、4.89 g),叶片鲜、干重(27.80、3.77 g)均最大;叶绿素总量最高(1.016 mg/g);MDA含量(0.049 μmol/g)最低,且与其他播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2.33 mg/g);SOD活性(276.31 U/g)和CAT活性(10.30 U/g)最高.[结论]选择10月5日和10月10日播期时,大蒜植株长势较好、抗寒能力较强,可作为江苏省徐州市的适宜播种时期.

    大蒜播期农艺性状生理指标抗寒性

    不同滴灌处理对藜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杜二小...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阴山北麓地区藜麦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该地区藜麦合理灌溉制度.[方法]试验地点为内蒙古武川旱作试验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设置W1(苗期+分枝期灌水)、W2(苗期+显穗期灌水)、W3(苗期+灌浆期灌水)、W4(苗期+分枝期+显穗期灌水)、W5(苗期+分枝期+灌浆期灌水)和W6(苗期+显穗期+灌浆期灌水)6 个不同滴灌处理,监测藜麦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变化和作物产量效应.[结果]在藜麦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灌浆期W5 处理叶面积指数较W1处理增高45.00%.在藜麦开花期,随灌水量增加植株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一定程度的亏缺灌溉可显著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5处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W1处理显著增高 39.04%(P<0.05).不同滴灌处理下藜麦产量差异显著,W5 处理产量最高,为2 245.60 kg/hm2,相较于W1处理显著提高 78.68%(P<0.05).[结论]在阴山北麓地区,于藜麦苗期、分枝期、灌浆期进行灌溉,灌水总量为 1 350 m3/hm2 时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可实现高产.

    藜麦滴灌光合特性产量阴山北麓

    新疆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黄馨慧王志强欧阳绮雯黄昕...
    11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为该地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业、畜牧业、农业能源终端消费的19类碳源为原始数据,对2007-2021年新疆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以种植业和畜牧业的15类碳源为原始数据,对2010、2015、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运用LMDI(对数平均除以指数法)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新疆 2022-2030 年农业碳排放的发展进行趋势预测.[结果]2007-2021 年新疆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平稳—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2010、2015、2020 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碳排放总量最高、克拉玛依碳排放总量最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碳排放强度最高,2010 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碳排放强度最低,2015、2020 年吐鲁番碳排放强度最低;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影响大小为:农业经济水平效应>农业结构效应>农业人口规模效应>农业生产效率;2022-2030 年,预测新疆的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增长趋势、强度呈现下降趋势.[结论]2007-2021年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经济水平效应对农业碳排放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农业结构效应、农业人口规模效应、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碳排放的增加有抑制作用;预计在 2022-2030 年,新疆农业碳排放量将逐年增加、农业碳排放强度将逐年下降,新疆农业减排固碳潜力巨大.

    农业碳排放时空变化趋势LMDI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新疆

    基于改进的YOLOv5苹果叶部病害识别研究

    赵兴邬欢欢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 模型的病害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苹果叶部病害的自动识别,解决YOLOv5检测模型存在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改进的YOLOv5 模型,采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特征融合方法,有效改善PANet对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不良影响,并加入CBAM模块,使网络能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苹果叶部病害,建立一种苹果叶部病害检测的算法模型;使用ATCSP模块和自上而下的特征融合方法来增强模型对多尺度疾病的检测效果,并将该模型与SSD、YOLOv4、YOLOv6 和YOLOv7 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改进的YOLOv5 检测算法模型显著提高了苹果叶部病害检测的精度,对比原始算法,精度(P)提升了 5.1%,达到 90.8%;平均精度均值(mAP)提高了 1.2%,达到 93.4%;模型大小减少 21.4 MB.改进后的YOLOV5 算法精度比SSD、YOLOv4、YOLOv6 和YOLOv7 模型分别高11.3、4.4、4.2、3.6 个百分点.[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改进的YOLOv5苹果叶部病害检测模型,改进后的YOLOv5模型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且模型较小,能够实现对苹果叶部病害的自动识别.

    YOLOv5苹果叶部病害识别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