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气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气象
内蒙古气象

乌兰

双月刊

1005-8656

0471-3335338

010051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大街49号

内蒙古气象/Journal Meteorology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8年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气象科技期刊,作为一个技术刊物,她忠实地贯彻党的宣传工作方针,按照确定的办刊宗旨,在刊载科技论文,促进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为内蒙古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主管部门和广大读者的认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次春季暴雪天气不稳定机制及相态成因分析

    孙鑫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 0.25° ×0.25°再分析资料和FY-2G TBB资料,对2020年4月19-21日内蒙古一次降雪天气过程的不稳定机制及相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天气过程降雪量大、降水相态复杂,多站降雪刷新了 4月降水量历史极值;(2)500 hPa高空冷涡及地面气旋是本次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3)850 hPa至地面的东北气流为本次降水提供冷垫,使得上层暖湿气流沿着冷垫爬升,属于一次冷季高架对流过程,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导致的倾斜对流造成了极端降雪的发生;(4)地面温度≤0 ℃、925 hPa气温≤0 ℃,850 hPa的气温≤-3 ℃可以作为本地极端降雪相态发生转变的预报指标值;(5)降水相态分界线与700 hPa暖式切变线位置密切相关,随切变线的南压而南压;(6)冷空气自北向南入侵,0 ℃层下降是此次天气过程降水相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高架对流0℃层下降

    兴安盟暴雪时空变化特征及重现期分析

    安楠
    12-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暴雪是兴安盟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区域性暴雪的统计分析能够为生产生活、城镇建设、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提供高信度且有针对性的参考信息.文章根据1981-2022年兴安盟8个国家气象站的降雪量、积雪深度、天气现象等历史气象要素,基于耿贝尔极值分布推算出不同重现期下的极端降雪量.结果表明:(1)兴安盟暴雪日数存在从逐渐减少到基本持平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降雪量极值和站点比例在相应时间段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21世纪10年代以来极端降雪事件发生频繁,极端性特征显著.多站点在2020年前后存在较为显著的降雪极值震荡,均在这一时期达到或接近降雪极值.(2)最大日降雪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兴安盟海拔高度较高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大日降雪量和暴雪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极为相似,均表现出北多南少、北高南低的特征.(3)兴安盟南部各气象站点在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雪极值相对较小;北部以及西北部降雪强度较高,风险相对较高,需关注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可能影响及风险.

    时空变化特征重现期耿贝尔分布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兴安盟

    通辽市大到暴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性过程评估

    贾宁齐佳慧杨旋于佳琪...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通辽市1960-202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大到暴雪站次及区域性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参考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对区域性大到暴雪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暴雪极值呈明显的北部小于南部,站次分布整体上北部和南部多,中部偏少.年平均大到暴雪日数0.46 d.通辽市大雪以上站次数285站次,11、3月为发生大到暴雪主要月份,隆冬时节1-2月最少.大到暴雪主要出现在3月下旬,达39站次.大到暴雪站次数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区域性大到暴雪过程58次,单日区域性大到暴雪占83%,区域性过程主要出现在3-4月.(3)过程评估结合降雪强度(降水量、积雪深度)、降雪范围、持续时间,得出有3次特强区域性大到暴雪过程.结合本地情况,定义综合强度X值在48以上为特强区域性大到暴雪过程,28以上为强区域性大到暴雪过程,18以上为较强区域性大到暴雪过程.区域性大到暴雪等级评估方法适用性较好,利于区域性过程强度的划分.

    大到暴雪区域性过程时空特征定量评估

    基于睿图中尺度模式的沈阳市防晒指数精细化预报

    侯亚红息涛明惠青赵淼...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睿图中尺度模式输出的格点气象要素和与辐射相关的物理量逐小时数据,结合沈阳总辐射观测实况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防晒指数精细化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睿图东北模式输出产品中,气象因子和辐射因子对比,辐射因子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性更好.其中地表高度向下的短波辐射通量和地面热通量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性最显著.(2)以综合因子建模方式,建立分季节的太阳总辐射预报方程.方程诊断分析表明,春季和冬季预报模型拟合度最高,稳定性最强.全年预报方程模型拟合度较高,夏、秋两季拟合度略差.(3)预报检验结果显示:春季防晒指数等级预测正确的比例为83.7%,夏季为87.4%,秋季为88%,冬季为96.9%.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可在防晒指数预报业务中使用.

    格点产品防晒指数精细化预报预报方程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阳市暴雨分布与变化特征分析

    吴雪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65-2020年信阳市9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信阳市暴雨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了气候尺度分析,得出:(1)信阳市年平均暴雨量为296.9 mm,暴雨年平均频次为3.7 d,呈不明显波动式上升趋势及"南多北少"的纬向分布特征;(2)暴雨月平均量和暴雨月平均频次呈现出单峰分布,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暴雨多于秋季;(3)暴雨极值全部集中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呈现出自西向东"多-少-多-少"间隔式经向分布特点;(4)暴雨量突变年份出现在1966年,其后暴雨量明显增加,1981年和2009年是十年中暴雨量突然减少的年份,其前后五年暴雨量都很大;暴雨年平均频次突变年份出现在1966年和2008年;(5)年平均暴雨量和暴雨年平均频次周期较短,1980-1990年多高频率的4 a周期,2000年前后为2 a周期.

    暴雨时空特征统计分析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

    基于太阳光度计资料的敦煌地区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

    孔小怡黄芳芳白冰刘洋...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对敦煌市2018-2021年来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波长指数(α)、浊度系数(β)等进行反演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其年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敦煌地区AOD全年整体偏低,污染情况整体较轻,α年均值为0.2,即大气污染以粗模态的沙尘粒子为主,属于极具代表性的沙尘气溶胶模态,全年大气状况较为清洁.(2)气溶胶特性存在较为明显季节变化特征,AOD在春季(3-5月)最大值达到0.67,夏季呈现下降趋势,到秋季又略有升高,冬季12—次年2月最小,为0.1,并且浊度系数的分布与其正相关.(3)AOD、α、β在一天之内的波动变化也同样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春季较为明显,日出前数值最低,每日11时达到峰值,之后慢慢回落且趋于稳定;冬季全天变化不大,只是在日出后数据略有升高,这与冬天大气场较为稳定有关,整个变化过程中人类生产活动对其影响较小.敦煌地区的大气气溶胶以自然源为主,受到春、秋两季沙尘暴频发影响,春季尤为明显,秋季次之,这两季气溶胶粒子较大,空气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沙尘暴也是影响敦煌地区的气溶胶变化的主要因素.

    气溶胶光学厚度太阳光度计波长指数沙尘

    播州区0~20cm地温变化特征及与油菜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吴新星陈洪玉吴新豪秦仁艳...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82年9月—2022年5月的逐月0~20 cm地温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 a播州区油菜生育期内0~20 cm地温变化特征及与油菜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83-2022年播州区油菜生育期内0~20 cm各土层地温均呈上升趋势,0、15 cm和20 cm地温无明显突变特征,5 cm和10 cm平均地温均从1997年开始突变,突变后上升趋势明显.各土层地温均在32 a时间尺度上周期变化表现最佳,在32 a时间尺度上,40年来主要经历了 3个时期的交替变换.2月0~10 cm各土层平均地温、3月和4月0~20 cm各土层平均地温均与油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4月20 cm平均地温对油菜产量的影响最大.

    地温气候倾向率气候突变相关性分析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赛事中气象宣传经验与思考

    付铭尹源张新龙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喀喇沁赛区的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比赛项目为例,分析了气象宣传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重要性,通过结合赛事期间制作的气象宣传短视频进行分析,探讨了气象服务保障的经验与思考,旨在为今后类似赛事的气象宣传与服务提供借鉴.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气象宣传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