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石油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石油化工
内蒙古石油化工

其其格

半月刊

1006-7981

nmshbjb@sohu.com

0471-4928034

010010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52号

内蒙古石油化工/Journal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乙醇芳构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子叶王文弟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芳烃作为工业的基础原料,可关联到较多产业链,大力发展芳烃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从生物乙醇以及其生产工艺、催化剂、反应原理、研究现状几个角度展开论述,分析总结出乙醇制备芳烃的主要进展,符合我国绿色清洁发展的主题,可以更好的把握乙醇制芳烃的生产动向.

    乙醇芳烃ZSM-5分子筛

    自动化仪器仪表安装的抗干扰分析

    武宏亮刘俊鹏张辉彭亚峰...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安装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抗干扰因素.通过识别并分类干扰源、分析电磁干扰和信号干扰类型、合理设置接地与布局、应用屏蔽与滤波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对仪表性能的影响,确保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该研究以某化工企业为例,剖析该化工企业安装自动化仪器仪表时产生的干扰因素,并提出仪器仪表安装抗干扰路径,以期能够为自动化仪器仪表科学安装提供依据.

    自动化仪器仪表安装抗干扰

    探讨电石粉尘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原理及运行存在问题处理

    许明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式法电石乙炔发生器生产乙炔气工艺流程,需要通过两级破碎系统将大块的电石破碎至粒度为25-60mm的小电石块,破碎粒度合格的电石输送至电石料仓储存,供间歇运行的乙炔发生器使用.在电石的破碎、输送以及发生器的加料过程中产生的电石粉尘,一方面造成电石单耗升高,进而影响生产成本;二是无组织排放的电石粉尘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人员职业接触伤害.对此,中盐内蒙古化工树脂厂氯乙烯车间建设了 2套电石粉尘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对电石的破碎、输送以及发生器的加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利用,彻底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电石粉尘粉尘综合回收装置存在问题处理效益

    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背景下化工专业SPOC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刘庆华李丽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针对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落地,各类专业尤其是传统专业亟需改造升级.课程教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化工专业作为传统专业,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通过引入SPOC理念,结合专业发展前沿成果和最新要求,构建了先学后教、线上线下混合式异步教学模式,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减少了课时缩减对教学的影响,并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化工专业SPOC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知识图谱的《环境监测》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邹小南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项目式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借助知识图谱分析法对《环境监测》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归纳梳理,提取来自不同平台的学习资源及层级关系,以结构化描述构建"知识实体-关系-知识实体"三元组的多维知识图谱.通过相同课程内容的资源整合,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进行在线学习过程路径规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程度差异的学习需求.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知识图谱优化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知识图谱环境监测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OBE理念的化妆品工艺学教改探索

    张芳孟现星郑智博花俊丽...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化妆品工艺学课程教学目前的现状和问题,基于OBE理念,出于国家对于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核心能力的需求,重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内容、改进教学过程以及改进考核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教改探索,以期为社会培养有情怀、有判断力、有社会责任感和有独立见解的创新型人才.

    化妆品工艺学教学改革

    环保理念融入元素化学教学实践路径

    张岚蔡玉萍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环保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环境发展的共识.人类生存在环境之中,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环境,而元素化学教学内容与环境紧密相关.为此,环保理念结合元素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各种污染给人类带来危害及保护环境举措,为元素化学教学实践路径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环保意识.

    环保理念元素化学教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

    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A/O城市污水处理设计实验为例

    包呈敏乌仁陶格斯陈玉珍陈萨日娜...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是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综合实验课,是培育环保专业学生工程素养、树立职业道德观的关键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加强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确立了全过程思政育人理念和"五大融合"式思政教学模式.在实验原理学习、动手操作和结果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工匠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并优化考核评价标准,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落实.

    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思政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模块化熔盐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

    高克宇张翔宇高磊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开发区低谷光伏弃电,提出了利用模块化熔盐储热技术进行消纳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模块化熔岩储能技术蓄热介质包含液-固两相,填装在蓄热模块中的矿物质颗粒为固体蓄热介质,高温熔化的熔盐为液体蓄热介质,同时兼具过程换热功能.通过与常规双罐式熔岩储热技术的对比,利用模块化熔岩储能技术消纳光伏谷电在工程投资和后期运营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同类型储能项目中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熔盐储能消纳低谷光伏弃电工业蒸汽

    电磁探伤技术套损检测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

    刘倩邱金权封猛彭雅锟...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探讨了MID-S电磁探伤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将MID-S与其它套损检测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对其进行了优化.经过35次井次的解释和反复试验,确立了一套有效的测井策略:对需要通过油管进行测量的井采用MID-S测井技术,用于检测泄漏、识别孔洞和裂缝的工程测井同样选用MID-S测井仪,而对于评估套管腐蚀和形变,则结合使用MID-S和MIT多臂井径仪;此外,还详细记录了对35 口井进行的MID-S电磁探伤现场测井和数据解释工作,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在青海油田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MID-S电磁探伤MIT多臂井径套损检测优化分析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