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石油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石油化工
内蒙古石油化工

其其格

半月刊

1006-7981

nmshbjb@sohu.com

0471-4928034

010010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52号

内蒙古石油化工/Journal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机电总厂生产工艺分析及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讨论

    高艳邬永利吕良伟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地区某公司机电总厂为调查对象,通过对生产系统包括矿制车间、电修车间、机修车间、机加车间、综机车间、支架车间和锻焊车间的现场调查和生产工艺分析,得出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重点危害因素为粉尘(煤尘、电焊烟尘、其它粉尘、砂轮磨尘)、氮氧化物、苯、甲苯、二甲苯、锰及其化合物、噪声、振动等,针对该机电总厂的行业特点,结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分析,对该机电总厂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机电总厂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防治措施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建设研究

    吴秋波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专业群是中国特色高职学校建设的重点,也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创新点.专业群要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专业群的成立,前提是对接产业链,而不是专业的简单归并.因此,建设专业群之前对学校服务的产业和产业链要有认真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通过调研区域尤其是区域的新兴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了解了企业的真实需求,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与特色,建设了以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组成的专业群.深化了与企业的合作,组建逻辑清晰、行业优势明显.建设内容包括深化课程改革;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

    食品专业群产业发展

    化工单元操作过程性考核评价改革与实践

    武芳吕利霞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必然要改革.在信息化教学已成常态情况下,构建过程性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以《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施过程性多元化教学评价,既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同时评价结果将对课程的教学活动起到重要的反馈,促进教学改革,形成闭环螺旋式上升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化多元化过程性评价课程思政

    产业学院视域下石油化工专业群人才培养研究

    陈月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教育新形式下,产业学院办学模式成为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石油化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视域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双元教学团队,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途径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产教融合

    速度频变特征参数反演技术在湖相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葛星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存在分布范围广、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且常规叠前三参数反演结果虽然能够体现碳酸盐岩的展布特征,但难以分辨含油气有效储层.储层的流体识别描述是寻找油气储量接替阵地和提高钻探成功率的重要工作,利用与频率相关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描述现已成为储层研究的热点,实际地震资料中地震波通过含烃类储层时会发生速度衰减与频散等粘弹现象,因此,反映速度频散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辨含油气储层.从速度频散现象出发,基于地震岩石物理测试分析结论,研究流体识别新办法,通过地震反演提取该速度频变特征参数,实现储层含油气性检测,最终精细描述碳酸盐岩有效储层的展布范围.

    碳酸盐岩频散储层预测速度频变特征参数反演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油井H2侧HF压裂中的应用

    包敏新金智荣黄越杜浩然...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北盆地阜二段页岩地应力高、两向应力差大、平面上断层裂缝带发育、纵向上非均质性强,压裂改造难度大.以提升复杂度、扩大改造体积、提升EUR为 目标,在H2侧HF井采用了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为直观评价储层改造效果,该井采用了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微地震实时监测,指导压裂参数调整和工艺优化.同时,通过微地震监测结果,了解裂缝延伸情况、裂缝复杂度和改造体积.

    页岩油压裂微地震改造体积复杂度

    小井眼侧钻关键技术

    王旭明魏晓彤张强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套漏、套变及地质需要,139.7mm套管开窗侧钻井,因裸眼段长,安全优快钻完井施工难度大,主要存在长裸眼机械钻速低、轨迹控制难度大、故障复杂时效高等技术难题,针对以上难题,通过优选高效三刀翼PDC钻头,提高了小井眼侧钻井机械钻速;优化了侧钻井轨道剖面、优选了高性能螺杆,实现了小井眼侧钻井轨迹高效控制.研究形成的长裸眼段小井眼侧钻关键技术,平均机械钻速提高81.7%,实钻轨迹满足设计要求,有力支撑了高效勘探开发的需要.

    小井眼侧钻高效钻头轨迹控制

    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研究安塞油田S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苏成余常燕曹燕燕刘波...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评价安塞油田S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了孔隙和喉道的分布特征以及孔喉半径比特征参数与孔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品孔隙半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主要分布在120~340μm之间,平均孔隙半径在240μm左右;喉道半径主要分布在23μm以内;孔喉半径比与渗透率呈正相关关系,是影响S区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

    安塞油田恒速压汞孔隙结构喉道半径

    普通稠油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技术优化研究

    何立山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83井区稠油于2001年开始试采开发,目前处于多轮次吞吐后期阶段,区块采出程度较高,地层压力较低,产量递减幅度加大,蒸汽吞吐采收率偏低.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和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井区的合理注采井网、转蒸汽驱时机、合理注采参数等进行优化研究,为区块吞吐后期确定接替开发方式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类似稠油油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蒸汽吞吐蒸汽驱数值模拟注采参数

    化学品事故中的应急救援技术与战略

    张大鹏高艳邬永利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化学品事故中的应急救援技术与战略,以提升应对化学品事故的能力及效率.首先,对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对人员与环境的潜在影响.接着,重点介绍了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包括基本原则、必备器材与装备以及现场急救措施等方面,旨在为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提供科学指导.随后,详细探讨了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战略,涵盖了应急响应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与建设,以及预警与监测体系的建设等方面,以构建一个完善的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最后,对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前景、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的提升等方面,为未来的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应急救援战略预警体系社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