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与饲料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刘红葵

月刊

1672-5190

cnmxky@vip.163.com

0471-5294608,5294500,5295703

010031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大楼

畜牧与饲料科学/Journal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 《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1973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190。本刊为月刊,192页,邮发代号:16-101。 主要栏目:基础科学、实验技术、生物工程、实用技术、奶牛专栏、遗传繁育、资源与环境、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园地、兽药科学、动物检疫、经济与管理、疫病防治、临床兽医、工艺设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水解蛋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刘卫东程璞王章存黄丽鸽...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掌握大豆水解蛋白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和添加时期,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8头(14日龄,刚断奶,公、母各半),将仔猪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3个组,其中,Ⅰ组作为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大豆水解蛋白;Ⅱ、Ⅲ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3.0%和4.0%的大豆水解蛋白.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前3周,Ⅱ、Ⅲ组仔猪每周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都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的第1周,Ⅱ、Ⅲ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的前2周,Ⅱ、Ⅲ组的料重比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前3周,Ⅱ、Ⅲ组每周的腹泻率都较对照组显著(P<0.05)降低;整个试验期内,Ⅱ、Ⅲ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利用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大豆水解蛋白能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适宜添加量为3.0%,适宜添加阶段为15~42日龄.

    大豆水解蛋白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

    家畜消化道菌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苏少锋吴青海其布日高娃...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化道菌群多样性对于维持家畜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家畜消化道中定植菌群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关键.由于所有动物的消化道是厌氧环境,所以在体外的好氧环境中,有些菌种不易培养,而这些菌种信息的缺失,会导致消化道优势菌群的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借助一些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方法主要是测序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测序法包括指纹图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这些方法均基于分子生物学水平,可避免菌体培养步骤,直接分析消化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综述了上述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它们在动物消化道菌群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研究动物消化道微生物时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选择和联合使用提供参考.

    家畜消化道菌群测序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分子生物学

    玉米秸秆与饲料桑混合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鲁志平郭莉李建臻杨定勇...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将粉碎的饲料桑按15%比例与玉米秸秆共同发酵后制成混合发酵饲料,分析发酵产物的营养成分,评价饲喂混合发酵饲料对羔羊采食量、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3月龄断奶肉羊100只,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试验羊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混合发酵饲料(含15%饲料桑)、15%发酵玉米秸秆、15%饲料桑、15%玉米秸秆.试验期45 d.[结果]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相比,DM、Ash、E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量、CP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饲料桑相比,CF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相比,NDF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相比,ADF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Ⅲ组、Ⅳ组及对照组相比,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的只均增重、平均日增重、粗饲料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的DM、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NDF、ADF、Ca、P表观消化率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由15%饲料桑与玉米秸秆制成的混合发酵饲料,营养价值较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有所提高;与饲喂基础日粮相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混合发酵饲料,可以提高肉羊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饲料桑混合发酵肉羊生长性能

    FAD3基因编辑小鼠内脏重量、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以及盲肠菌群分布

    韩红燕顾青王超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析外源基因的转入对动物生长特性、组织中脂肪酸含量和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该研究以FAD3基因编辑小鼠为试验组,以BDF1小鼠为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至45日龄处死,检测两组小鼠体重、各器官重量、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利用PCR-DGGE方法在16S rDNA的V3领域检测小鼠盲肠菌群分布.结果显示,FAD3组小鼠肝脏重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其他各内脏器官重量和体重两组均无显著(P>0.05)差异.FAD3组小鼠肌肉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P>0.05)差异,而n-3 PUFAs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两组小鼠盲肠菌群分布个体差异大,未观测到明显的组间差异,Anaerotaenia torta为共同的优势菌,而Flavonifractor plautii可能为FAD3组小鼠特有菌.该试验结果提示,外源基因FAD3的引入对小鼠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较小,可提升肌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FAD3基因转基因小鼠盲肠菌群不饱和脂肪酸

    Wnt10b基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绒毛周期性生长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穆卿王瑞雪王荣周健...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绒山羊的绒毛生长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Wnt10b基因作为Wnt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动物体脂肪的生成、骨骼的生成和某些疾病(如肿瘤)的产生、毛囊的生成,以及毛发基板的生长与保持活性状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Wnt10b的来源、结构、生理功能、调控机制及其对毛囊周期性生长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Wnt10b促进绒毛周期性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绒山羊Wnt10b基因毛囊周期性生长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土壤线虫群落研究

    常虹晔薷罕刘亚红邱晓...
    28-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线虫群落分布特征及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该研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4个不同放牧强度草地的线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共捕获18属7200条/100 g干土线虫.拟丽突属、丽突属2个属分别占个体总数的22.78%、41.90%,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多样性分析表明:线虫群落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均为轻度放牧草地大于其余放牧强度草地;群落多样性指数为对照样地>轻度放牧草地>重度放牧草地>中度放牧草地;群落均匀度指数为重度放牧草地>对照样地>(轻度放牧草地=中度放牧草地).生态指数分析表明:成熟度指数为轻度放牧草地>对照样地>中度放牧草地>重度放牧草地,可见轻度放牧草地和对照样地土壤较稳定,而重度放牧草地土壤受外界活动扰动程度最大;通道指数为中度放牧草地>重度放牧草地>轻度放牧草地>对照样地.此外,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枯落物干重、土壤含水量、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环境因子与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阐明了放牧条件下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的关键生态变量.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有益于荒漠草原线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放牧强度提供参考.

    荒漠草原放牧强度土壤线虫群落

    不同牧草品种用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志强王晓宇王黎梅倪芳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国内外9个不同牧草品种在盐碱地进行单播及2个混播处理,测定孕穗期(孕蕾期)和压青后不同牧草品种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碱解氮)、速效钾以及pH值的影响,进而评价遴选适合在盐碱地栽培种植的牧草品种作为备选绿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牧草品种均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甜燕2号+草原224饲用豌豆、新疆毛苕子、当地白豌豆和Savane毛苕子,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76倍、4.00倍、3.44倍和3.14倍;不同绿肥对土壤N、P、K的提高程度不同,以Nacre箭筈豌豆、草原224饲用豌豆、当地黑豌豆和当地白豌豆表现较好,都显著高于对照(P<0.05);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在绿肥处理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新疆毛苕子、当地白豌豆和Savane毛苕子等都表现较好.不同牧草在压青后对土壤pH值有不同的影响,但Savane毛苕子、新疆毛苕子和当地白豌豆压青后均有显著降低(P<0.05).综合各项指标来看,新疆毛苕子、当地白豌豆和Savane毛苕子比较适合作为在盐碱地种植的绿肥作物.

    牧草盐碱地土壤养分绿肥

    根茎类禾草的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巩青展春芳伊风艳闫晓红...
    42-4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茎类禾草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在温带草原和草甸中常以建群种或优势种存在,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抗性,在生产和植被修复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其利用价值.总结了根茎类禾草生理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与探讨,以期为根茎类禾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根茎类禾草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不同屠宰方式对宰后蒙古羊羊肉AMPK活性、糖酵解及羊肉品质的影响

    王德宝郭天龙王莉梅张园园...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蒙古羊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传统掏心式屠宰、电击晕方式屠宰及抹脖子屠宰对宰后肌肉AMPK活性、糖酵解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抹脖子屠宰的肌肉中肌酸激酶、AMPK、乳酸脱氢酶活性均高于掏心式和电击晕方式屠宰组;掏心式屠宰后的蒙古羊羊肉滴水损失、熟肉率及嫩度高于其他2个组.研究结果说明,掏心式与电击晕方式屠宰有利于降低肉羊屠宰过程的应激反应,而掏心式屠宰更有助于提高羊肉食用品质.

    蒙古羊AMPK糖酵解食用品质

    内蒙古发酵酸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乔健敏李子健成立新凤英...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发酵酸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纯化培养技术、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期解析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积累食品微生物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3个属9个种,3个属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9个种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叶蝉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hordniae,3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1株)、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3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1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dextranicum,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株)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株).综上表明,该研究采集的酸乳样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是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优良发酵剂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潜在微生物资源.

    发酵酸乳乳酸菌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