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李玉成

月刊

1004-0951

NMYZ@chinajournal.net.cn;nmgyxzz@vip.163.com

0471-6946513

010055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63号

内蒙古医学杂志/Journal Inner Mongolia Medical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调控NLRP3介导骨癌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张生茂林琪航包娜日素苏楠...
    859-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核心岩藻糖基化(core fucosylation,CF)修饰对骨癌性疼痛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骨癌性疼痛患者30例,随机选取一半患者使用传统镇痛类药物吗啡治疗,设为吗啡组;另一半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蛋白免疫印迹及ELISA实验观察患者血清及骨髓上清液中NLRP3、IL-1β、IL-18的表达情况;免疫沉淀观察NLRP3及CF修饰的变化.构建乳腺癌致骨癌性疼痛大鼠模型,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UT8shRNA组、吗啡组.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组织中CF修饰的变化特征;合成腺病毒包装的FUT8shRNA抑制大鼠体内CF修饰后检测脊髓组织中NLRP3、TNF-α、IL-1β、IL-18的表达变化;利用Von Frey纤维丝测痛仪测量后爪对Von Frey纤维丝刺激的触觉异常性疼痛敏感性,通过缩爪机械阈值(PWT)和自由行走疼痛评分观察骨癌性疼痛对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比较两种干预方法对NLRP3、TNF-α、IL-1β、IL-18、p38MAPK、PI3K、Akt等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疼痛强度明显降低、持续时间变短(P<0.05);吗啡组血清及骨髓上清液中NLRP3、IL-1β、IL-18表达明显下调(P<0.05);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吗啡组NLRP3及CF修饰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在体内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F修饰表达明显升高(P<0.05);LCA、TNF-α、IL-1β、IL-18的水平显著上升(P<0.01);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明显加重(P<0.05);NLRP3、TNF-α、IL-1β、IL-18、p38MAPK、PI3K、Akt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FUT8shRNA组和吗啡组大鼠CF修饰表达明显降低(P<0.05);NLRP3、TNF-α、IL-1β、IL-18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明显缓解(P<0.05);NLRP3、TNF-α、IL-1β、IL-18、p38MAPK、PI3K、Akt 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抑制CF修饰可对骨癌性疼痛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38MAPK/PI3K/Akt/NLRP3信号通路有关.

    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NLRP3骨癌性疼痛p38MAPK/PI3K/Akt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乌雅汗吉亚南
    866-869,875,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患者与HPV阴性健康女性阴道微生态变化以及菌群功能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23年3-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242例,将HPV阳性样本设为HPV感染组(n=97),HPV阴性样本设为Control组(n=145).将两组样本分别进行16S rRNA测序后通过生信分析研究两组样本的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群落组成结构,进而探究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lpha多样性与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ontrol组阴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HPV感染组,且两组阴道菌群分布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堆叠图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HPV感染组阴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HPV感染后患者的阴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降低,尤其是乳酸杆菌属、厚壁菌门、梭杆菌属、变形菌门等菌群显著降低,并且两组阴道菌群的分布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人乳头瘤病毒阴道微生态宫颈癌16SrRNA

    生化联合基因筛查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应用

    阿如娜黄艳黄丽冀云鹏...
    870-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化联合基因筛查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同时接受生化筛查和基因筛查的新生儿干血滤纸片样本3233份,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种候选致病基因(DUOX2、DUOXA2、TSHR、PROP1)进行联合筛查,并分析筛查结果,对基因筛查携带者进行随访,以12月龄为随访终点.结果 3233例新生儿中,生化联合基因筛查共确诊4例,生化筛查阳性3例、基因检测阳性1例;生化联合基因筛查的符合率为99.97%,Kappa值为0.86,灵敏度为100%,假阴性率为0%,特异度为99.97%,假阳性率为0.03%,正确指数为99.97%,阳性似然比为3333.33,阴性似然比为0,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生化联合基因筛查可弥补单纯生化筛查数据的不稳定性,最大程度减低漏诊.

    新生儿疾病筛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化筛查基因筛查

    NT-proBNP及NT-proBNP/Crea用于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截点研究

    冯彩滑王有秀宋昊岚
    87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适合中国人群不同年龄段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急诊呼吸困难为主诉的心力衰竭的NT-proBNP和NT-proBNP/Crea的cut off值.方法 将133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55)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n=78),根据年龄、性别、基本生化指标NT-proBNP及Crea水平,绘制ROC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中NT-proBNP为2744(1076,7329)pg/mL,而在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中NT-proBNP水平为268(80,91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源性呼吸困难组 NT-proBNP/Crea 为 31.3(12.02,61.2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 NT-proBNP/Crea 为 4.48(1.13,12.2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Crea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能力是0.822(95%可信区间),最佳诊断截点是15.45.结论 NT-proBNP和NT-proBNP/Crea在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上有不同的诊断截点,且中国人群不同年龄段亦有不同的诊断截点.可以帮助急诊医生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及肺源性呼吸困难.

    NT-proBNPNT-proBNP/Crea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诊断截点

    APACHEⅡ评分、PaO2/FiO2与24 h血乳酸清除率对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效能

    代琴许天祥王晓霞岳阳...
    880-884,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2/FiO2)与24h血乳酸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预后评估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7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43例)和死亡组(3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乳酸(Lactate,Lac)、24 h血乳酸清除率、PaO2/FiO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DS患者28 d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ACHEⅡ评分、PaO2/FiO2及24 h血乳酸清除对ARDS患者28 d内不良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ARDS病因、基础疾病、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ARDS 28 d 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 APACHEⅡ 评分(P<0.001,OR:1.988,95%CI:1.361~2.904)、SOFA 评分(P<0.001,OR:1.496,95%CI:1.211~1.849)、PaO2/FiO2(P<0.001,OR:1.068,95%CI:1.032~1.105)、24 h 血乳酸清除(P<0.001,OR:1.396,95%CI:1.182~1.650)及 NLR(P=0.006,OR:1.185,95%CI:0.964~1.457);两组APACHEⅡ评分、24 h血乳酸清除及PaO2/FiO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 AUC 分别为 0.878、0.814、0.682,敏感度为 84.80%、81.80%、42.40%,特异度为 76.74%、65.12%、95.35%;阳性预测值为 73.68%、58.18%、87.50%,阴性预测值为 86.84%、95.24%、69.49%,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63、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95.35%.结论 APACHEⅡ评分、PaO2/FiO2增高及24 h血乳酸清除率降低均可增加ARDS患者病情预后不良风险,且均对ARDS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上述3者联合价值更高,因此适合进一步研究和普及.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PACHEⅡ评分PaO2/FiO224h血乳酸清除率预后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联合真空拔罐对脓肿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闫佳玉王芳红华吴国柱...
    885-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联合真空拔罐治疗脓肿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脓肿型PCM患者,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穿刺抽液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液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真空拔罐组30例,在穿刺抽液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真空拔罐器负压抽吸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等.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拔罐组病灶缩小一半所需时间、治疗时间及病程均短于穿刺抽液组,且真空拔罐组治疗后病灶最大径显著小于穿刺抽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真空拔罐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穿刺抽液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联合真空拔罐器负压抽吸治疗能有效缩小肿块范围、缩短治疗时间、缓解疼痛症状.

    脓肿型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真空拔罐

    STEM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i评分的关系

    萨如拉高雯周志宏
    890-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巴彦淖尔市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288例,根据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i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TIMI 0~1级186例)和B组(TIMI 2~3级102例)、轻度组(Gensini评分≤81分145例)和重度组(Gensini评分>81分143例),比较临床资料,分析hs-CRP水平与STEMI患者PCI术前冠脉血流分级降低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 TIMI 2~3级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TIMI 0~1级患者(P=0.01),且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与术前TIMI血流呈显著负相关(r=-0.174,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hs-CRP是TIMI血流降低的危险因素(OR=0.819,95%CI:0.683~0.982,P<0.05),提示hs-CRP是术前TIMI血流降低的预测因子.轻度组血清hs-CRP水平小于重度组(P<0.05),且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STEMI患者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40,P=0.017),表明患者hs-CRP水平越高,Gensini评分越高.结论 本研究发现hs-CRP水平与STEMI患者术前TIMI血流降低及Gensini评分有显著相关性.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Gensini评分

    胫骨残端保留与否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

    汪冠球刘波
    896-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系统荟萃分析比较在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中清除与保留胫骨残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通过检索数据库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刊登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的外文文献,以及刊登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选取文献时须按照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在Review Manager5.3软件上进行Meta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此次最终筛选出5篇文献纳入分析,一共包含3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轴移试验[RR=1.09,95%CI(0.99,1.21),P=0.09]、术后 Lachman 试验[RR=1.02,95%CI(0.90,1.17),P=0.72]和术后 IKDC 评分[MD=4.58,95%CI(-4.14,13.30),P=0.30]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Lysholm 评分[MD=2.33,95%CI(0.61,4.05),P=0.008],术后 KT1000/2000 测量值[MD=-0.20,95%CI(-0.27,-0.1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保留胫骨残端对患者膝关节的主观满意度、稳定性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没有明显影响.由于缺乏高质量研究数据,此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加以分析验证.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残端Meta分析

    糖代谢异常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杨瑾赵建全
    903-906,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重要方法,但PCI术后存在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形成等风险.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re-DM)被认为与PCI预后情况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争议.本文总结糖代谢异常与PCI预后关系的相关文献,并且探讨不同类型支架对DM患者和Pre-DM患者的影响,为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糖代谢异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前期

    对不同方式注射碘酸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大鼠模型的新见解

    韩晓波辛向阳
    907-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对中老年人视力产生进行性不可逆性损伤的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不仅AM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而且并无有效治愈之法.为此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AMD动物模型用于研究,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碘酸钠(NaIO3)大鼠模型.而通过不同注射方式诱导的NaIO3大鼠模型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介绍了 NaIO3在大鼠视网膜产生类似于AMD样损伤的原因和表现并进一步对中外学者通过不同注射方式建立的AMD大鼠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AMD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碘酸钠大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