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易忠

双月刊

1674-8891

nnszxb@163.com

0771-7870836

532200

广西崇左市城南区丽川路1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理论刊物。坚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促进我校与兄弟院校学术交流服务,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仪式还是戏剧:广西师公戏仪式化展演的历史成因与现实选择

    孙丰蕊
    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师公戏虽然形成时间较晚,但其孕育的过程很漫长.师公戏的仪式化展演样态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师公班子为了存续而做出的现实选择.师公戏既是仪式,也是戏剧,它是二者融合的小戏,不同于一般戏剧.在师公戏的保护方面,不应倡导"去仪式化",不应将师公戏转化为一般戏剧,应该尽量保留其原生面貌.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应该保护好师公戏的生存语境,这样师公戏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彰显其在民族节庆和人生仪礼中的重要价值.

    广西师公戏仪式化展演历史成因文化选择

    泰国帕代岩画与中国左江花山岩画的比较研究

    李华维王旭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国东北地区乌汶府帕代岩画系泰国代表性史前岩画之一,中国境内对其仅有零星介绍,泰国岩画与中国岩画对比性研究也不多.根据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了解泰国帕代岩画群各岩画点所处环境、题材、技法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将其与中国左江花山岩画作系统性对比后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帕代岩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区域比较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3)

    胡中全李晓霞樊茜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多样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作为映射现实的学术场域,逐渐形成体系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基于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2001-2023年我国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发文量、期刊分布、作者和机构合作情况发现,未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应不断扩大研究对象、加强跨学科研究、延展研究视角,以推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纵深维度.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趋势

    从"蛇"与"墙"的意象看非亚诗歌的精神内核

    刘铁群罗麟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蛇"与"墙"是非亚诗歌中的一组核心意象.在非亚的诗歌中,"墙"代表了都市和现代生活对现代人的禁锢.面对到处都是"墙"的困境,非亚选择化身为"蛇".他充分发挥"蛇"的特性,一边自由穿梭、勇往直前,打破"墙"的禁锢;一边又不断地内省,完成精神的蜕变与重生.对"蛇"与"墙"意象的书写诠释了非亚对人的灵魂和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诗和人生的深入理解,体现了他诗歌的精神内核.

    非亚精神内核

    身体书写:非亚诗歌创作的精神内面

    梁靖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非亚的诗歌中,身体意象是沟通个体精神与现实世界的一座桥梁.纵观非亚的诗歌创作,其笔下的身体意象大致形成了从割裂走向裸露的书写趋势,以身体的痛感、反抗、逃离等方式表达个体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非亚诗歌中的身体书写,源于他内在的反叛精神和对外界事物的关怀.非亚通过身体书写打破了诗歌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隔阂,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同时期先锋诗歌的超越.同时,非亚延续以往的反叛精神与自我意识,以"记录式"的写作方式逐渐回归日常生活本真,尽显非亚本色.

    身体书写非亚反叛意识日常生活先锋诗歌

    生命·生存·生活——论非亚新世纪诗歌写作

    吴雅诺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亚新世纪诗歌写作致力于在生活中提取诗意,以鲜活的生命感知力、丰沛的生命想象力、深刻的生存哲思为通道,不断调整着诗歌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在生活中激发、攫取诗意和写作诗歌成了非亚安顿自身的关键桥梁,由此呈现出的圆融饱满的创作气质也为当代诗歌带来了新的美学感受.

    生命感知力生命想象力生存哲思生活领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研究

    李艳韦国善
    49-5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林牧渔相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广西是农业生产大省(区),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018年,广西着手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也遇到不少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引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优质特色原料产地的建设、财税金融机制的创新等途径,从根本上提升广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内生能力.

    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数字普惠金融对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叶秀琪万文海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和金融创新手段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创新水平等综合国力的体现.文章选取我国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发展均能够有效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异质性结果显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出口竞争力均呈现出正向促进作用;门槛回归效应显示在不同市场发展水平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各有不同.最后,文章提出采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的广泛传播、鼓励科技创新和加强合作与协调等方面措施,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

    数字普惠金融出口竞争力科技创新门槛中介

    《文选》"关注首篇"辨——兼论"《文选》受《文章缘起》影响"说难以成立

    岑贞霈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选序》"各以时代相次"的总体编纂原则下,《文选》各文类"首篇"不可能获得特别关注."关注首篇"说既未能解释《文选》中广泛存在的"失序"现象,亦未能回答"首篇"之间的逻辑起点问题,"关注首篇"说在论据、指代、判定依据等各项关键因素方面均存在巨大漏洞.此外,《文章缘起》与《文选》在核心内容、编纂目的等方面差别大.相比于针对性更强,或传播范围更广的他人评价、相关选本等,《文章缘起》对《文选》篇章收录的倾向性影响小.另一方面,《文章缘起》与《文选》篇章收录、分体等诸多之"同"实未能说明问题."《文选》受《文章缘起》影响"说亦难成立.

    文选首篇文章缘起前后失照失序

    《神谱》序诗中的缪斯初探

    卫冕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赫西俄德的《神谱》序诗是一首献给缪斯的颂歌.诗人用丰富的细节刻画了缪斯和谐的品质:她们无忧无虑,拥有完全一致的声音、舞步和思想,生来就是为了歌颂与传扬宙斯及其建立的宇宙新秩序.通过歌声,缪斯将她们和谐的品质传递给听众,令听众忘却痛苦、重获欢乐;凭借缪斯赋予他的言辞,人间的国王也能轻易地平息公民纷争、引导正确决策.缪斯给听众带来了精神层面的影响,使听众变得同样和谐、有序,从而维系与巩固了神王与人王的统治.赫西俄德的缪斯反映出希腊古风时期人们对于诗歌的认知:诗歌的本质是"神圣的声音",作为来自神灵的礼物,诗歌具有超然的力量,被缪斯眷爱的诗人也由此确立了崇高的政治地位,成为与国王相比肩的诗人王.

    缪斯《神谱》古希腊诗歌精神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