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易忠

双月刊

1674-8891

nnszxb@163.com

0771-7870836

532200

广西崇左市城南区丽川路1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理论刊物。坚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促进我校与兄弟院校学术交流服务,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壮语颜色词研究——以上林县西燕壮语为例

    韦茏珍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伯林-凯假说"(Berlin-Kay hypothesis)并结合基本词汇的特点,上林县西燕壮语可分出5个基本颜色词和3个准基本颜色词.这些颜色词的构成形式主要有"颜色词+修饰成分""颜色词+后附音节".在句法结构中,颜色词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等.此外,颜色词能通过隐喻、转喻的手段扩展语义,从而拥有更为丰富的认知域.

    壮语颜色词构词方式句法功能语义特征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西林苗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陶柯杏吴满香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以西林县苗族母语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语言使用人口、语言接触的影响、学校教育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该地区苗族的母语保护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多民族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文章发现苗族以多语使用的方式来维持母语活力.大部分苗族对其母语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较为积极,苗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水平较高,有利于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任务的落实,但西林县苗语出现了活力不足的情况,不利于繁荣乡村语言文化.因此,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下,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鼓励民族地区多语言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乡村振兴和语言文化发展与繁荣.

    苗族西林县语言使用乡村振兴

    《大山的女儿》:人物建构、地方景象与时代精神的彰显

    杨筱卉张淑云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大山的女儿》通过人物形象的建构、地方景象的呈现讲述了新时代乡村扶贫故事,彰显出新时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这部剧以一种深沉的乡愁情怀对乡村父老的生存状况投予深情注视,用平实质朴的影像展现现代乡土世界的人性纠葛和人间温暖,记录了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精彩人生.导演用一种温和的、真实的叙述方式,塑造了性格迥异的各类人物形象.这种将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国家叙事相交织的创作模式,显示了主创人员对主旋律电影创新发展所做的努力.

    《大山的女儿》人物建构地方景象时代精神

    "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传播:基于《每日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2013-2022年)

    何子杰黄丹洋杨凯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一带一路"蓝图中的重要节点国家马来西亚为立足点,对马来语主流媒体《每日新闻》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倡议的整体呈现与立场态度.研究发现,《每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呈现出数量受议题驱动、聚焦经济主题、官方主导叙事以及报道受国际局势影响等特点.《每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话语的呈现以及建构,启示我国在对马来西亚精准传播实践中需要主动加强议题设置、深入普通民众叙事以及重视国际形势对传播格局的影响等.

    "一带一路"倡议精准传播马来西亚

    高校思政课文化育人:内涵、价值与进路

    农淑英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路径.文章在探讨高校思政课文化育人基本内涵及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推送彰显文化秉性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体现文化精神的教学方式、全力打造人文素养深厚的经师人师、建立健全充满人文关怀的考核体系等实践路径.

    文化育人高校思政课价值路径

    农耕节庆文化促进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的价值与策略

    严运军宋璐瑶杨丽萍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耕节庆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有重要优势.深挖农耕节庆文化教育资源有助于强化集体记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有助于消融族际界限,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推进中华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农耕节庆文化促进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的策略包括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厚植乡土情怀;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开展各类活动,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农耕节庆文化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与策略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景下广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邹华玲蔡庆丽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在我国全面实施.广西是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乡村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建设一支稳定而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是广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为此,学校需要广开渠道,多措并举,稳定教师数量;提升乡村教师的获得感,让教师"留得住";靶向式培养和引入人才,有的放矢,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深化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广西

    张美林作品

    张美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