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燃机与配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燃机与配件
内燃机与配件

刘玲

月刊

1674-957X

nrjpjroot@sina.com

0311-89651802

052165

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大道66号

内燃机与配件/Jour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刊,由协会和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内燃机中的洛塞、洛塞环、洛塞销、气缺套、气门和轴瓦六大配件为主,是全国内燃机行业唯一一份专业技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底壳螺栓组紧固顺序的研究

    张雅萍陈冬民许林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挑选出最优的油底壳螺栓紧固顺序。本文以某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设定 4 种油底壳螺栓紧固顺序方案,运用Abaqus进行螺栓紧固次序分析,得到各紧固螺栓的残余预紧力、油底壳安装面变形、油底壳自身应力、油底壳密封垫变形。综合计算结果,发现先拧紧四角,再拧紧中间,然后按照顺时针顺序紧固的方案最佳。计算分析过程可以为油底壳装配后密封稳定性提供设计依据。

    油底壳螺栓密封性拧紧次序

    航空发动机起动系统性能匹配与分析

    卢明亮徐嘉悦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动机起动系统匹配的好坏直接影响起动功能、性能能否满足指标要求。在起动系统设计阶段,提出一种适用于工程应用的以辅助动力装置和空气涡轮起动机为主的起动系统性能匹配与计算方法,根据得到的匹配功率,结合起动需求进行评估,保证满足发动机起动包线范围内的起动要求。最后,以某型发动机起动系统匹配分析为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匹配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能够为起动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航空发动机起动系统性能匹配起动机功率

    基于Adams/ncode整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郑凯铭徐小彬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架作为货车的主要承载部件,承担来自货厢与货物的载荷,同时将该载荷通过悬挂系统传递到车桥和地面,不平的地面又通过轮胎和悬挂系统将载荷反馈到车架上,导致车架受力情况非常复杂,车架的破坏形式不仅有静强度破坏,还存在疲劳破坏。通过Adams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完成悬架与车架应力点的选取,建立路面工况,输出整车载荷谱。在寿命分析软件 ncode 中,结合有限元软件 Ansys,对整车车架进行三工况下的静力分析,在ncode导入整车载荷谱的rsp 格式,输出满载工况下车架疲劳寿命云图。

    车架载荷谱Adamsncode寿命分析

    一种防渗漏防过量加注的车载尿素加注与存储系统

    华伟魏伟华黄香儿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需要在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上设计SCR系统。SCR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排气上游NOx的含量来精准控制尿素的实时喷射量以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因此需要随车携带尿素。本文介绍了一种防渗漏防过量加注的车载尿素加注与存储系统,解决了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尿素箱变形,尿素渗漏,过量加注尿素至尿素箱内壁导致尿素箱内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无信号的问题,对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很大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防渗漏防过量加注尿素存储系统

    复杂薄壁壳体流固耦合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吴旭辉王文鼎黄礼洋唐国庆...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涡轮增压器复杂薄壁燃进壳漏水现象,采用 CFD 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分别仿真模拟了柴油机运行工况及增压器试验台运行工况温度、应力分布,并开展了试验测试。研究表明:燃进壳温度场分布均匀无突变,柴油机工况下燃进壳表面最高温度为 212℃,最低温度为 72℃,台位试验工况下,燃进壳表面最高温度为 193。6℃,比柴油机工况减小 18。4℃,台位试验测试与仿真模拟高度吻合,最大误差约为 4。3%。应力计算表明:燃进壳应力分布均匀,柴油机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为 176 MPa,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 224MPa,安全系数 1。27,台位试验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分布在燃进壳冷却水流道,最大值约为 230 MPa。燃进壳理论计算应变与实际测试应变最大误差为 4。11%,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吻合较好,燃进壳应力计算完全满足工程仿真精度要求,研究结成果为后续燃进壳寿命提升奠定理论计算基础。

    涡轮增压器燃进壳流固耦合温度应力

    某重型柴油机燃烧室形状研究

    田常玲吴明华强强杨军...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某重型柴油机,利用燃烧仿真软件FIRE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完成数值模型标定,在原机传统ω型燃烧室形状基础上,从燃烧理论出发优化设计新的燃烧室型线方案,提出了阶梯式燃烧室方案,并完成试验验证。经试验验证,阶梯式燃烧室与传统ω型燃烧室相比,柴油机外特性油耗比降低,滤纸烟度也有较大改善,与仿真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为通过优化燃烧系统达到改善柴油机经济性、动力性及排放指标的研究提供参考。

    柴油机燃烧室

    离心泵水封冷却优化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阳波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离心水泵的水封是水泵一个重要的功能零件,其主要的失效模式是漏水,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水封里的橡胶高温熔化而失效,针对水封受高温而泄漏的难点问题,根据水泵的结构及使用状态剖析了高温失效的成因,提出了泵体开槽和开孔两种水封冷却优化结构方案。基于Pumplink进行模拟分析实验,搭建实验系统并对泵体开槽和开孔两种优化结构进行了实物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泵体开槽的水封冷却优化结构对水封冷却散热的效果更佳。

    离心泵高温冷却优化结构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建模仿真分析

    祝赫吴旭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以纯电能驱动的车辆,通过动力蓄电池和一个小型的增程器(Auxiliary Power U-nit)为车辆提供电能,在增加了车辆续航里程的同时,工况适应性也随之提高,被评为目前具有较高研发前景的新能源汽车[1]。本文以城市SUV车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为需求目标进行研究。根据整车参数及制定的控制策略,基于AVL Cruise软件为平台建立性能仿真模型;建立 Simulink 控制策略模型;分别在短途行驶模式和长途行驶模式下选定符合相应模式的行驶工况进行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整车动力性及续航里程均能达到初始的设计目标,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技术拓展和多样的控制策略提供可行性方案。

    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配长途行驶模式控制策略短途行驶模式控制策略联合仿真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李玉刚陈克董振飞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智能汽车对行驶区域障碍物的感知能力,设计了相机图像与激光雷达点云融合的双模中融合模型。选用YOLOv3-tiny作为图像目标检测算法,PointRCNN 作为点云目标检测算法,将点云检测获取到的ROI图像与原始图像进行加权融合,在融合后包含障碍物位置信息的图像上进行目标检测。通过与基于图像或基于点云的单模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比对,在选用合适加权融合系数下双模中融合模型得到了更好的目标检测效果,在KITTI数据集上总类别的mAP@。5:。95 上提升了 3。3%,在Cyclist 障碍物类别的 AP@。5:。95 上有了 5。7%的显著提升。激光雷达点云的引入大大提升了纯视觉目标检测模型在小目标障碍物上的检测能力。

    智能汽车目标检测融合感知YOLOv3-tiny

    高效混动专用汽油机开发研究

    黄莉添朱江宁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混动汽油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通过混动的结合,避免了阿特金森循环的弊端,同时,正常发动机一般压缩比处于 8-11 左右,而压缩比对于发动机性能具有很大影响,压缩比的提高,会导致缸内温度的升高,从而增加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降低防冻剂的油耗。为了避免发生爆震的情况,还采用了外置EGR,将排气管中的废气分离出一部分,经过中冷器的冷却,重新引入进气道与新鲜气体混合,进入气缸参与燃烧。EGR能够很好的降低燃烧温度,减少缸内热负荷,抑制爆震,通过高压缩比的发动机与外置 EGR 结合,可以增加充量,降低部分负荷泵气损失,降低燃烧温度,减小爆震趋向,提高燃烧效率。

    高效混动汽油机阿特金森循环高压缩比外置E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