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电力
宁夏电力科技教育工程院 宁夏电机工程学会
宁夏电力

宁夏电力科技教育工程院 宁夏电机工程学会

艾绍贵

双月刊

1672-3643

mxd1971@163.com

0951-4911970

750011

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716号

宁夏电力/Journal Ningxia Electric Power
查看更多>>本刊围绕电力生产,建设与科研,以传播电力科技新知识,推广国内外电力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推动电力科技发展,为电力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EEMD-PSO-ELM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

    毛元冯洋严岩陈磊...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场功率不稳定特性引起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 1 种基于EEMD-PSO-ELM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将风电功率序列分解为若干个模态,从而避免了模态混叠;其次,利用相空间重构对分解得到的模态计算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得到最优子序列;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模型对最优子序列风电功率进行预测.以某风电场为例,采用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EEMD-PSO-ELM预测模型的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更高.

    风电场功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空间重构超短期预测精度

    采用热电半导体的小型海上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

    王婷婷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中蕴含着多种形式的能源,且储量巨大,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能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电半导体发电技术的小型海上太阳能发电系统.这种系统利用太阳能产生热量来加热传热工质,利用海洋的波浪能实现传热工质的循环,利用热电半导体实现温差发电,从而实现将海洋太阳能和波浪能同时利用.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热电半导体的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发现热电半导体理论上可以实现10%的能量转化效率.由于该系统结构简单、无机械零部件、集成度高,因此具有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海洋能太阳能温差发电海上发电系统集热发电

    风电机组无功动态响应性能评价

    王莹韩钰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场无功对电网有较大的影响,目前相关标准对风电场动态无功响应时间、持续时间提出了要求,却未对风机的无功动态响应性能提出要求,因此,提出风机无功功率响应时间、响应能力和支撑能力指标,实现对风电机组无功动态响应性能的定量评价.利用PSD-BPA仿真及实际风电场电压、无功运行监测数据对风机无功功率支撑能力指标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该指标值与风机暂态电压稳定极限值正相关,风机电压跌落深度越小,风机发出无功持续时间越长,该值越大,说明风机无功支撑能力越强.

    风机无功动态响应性能定量评价PSD-BPA仿真指标验证

    山区电网线路过载保护协调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黄莹凤卢杰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电网小水电众多但负荷轻,若叠加新能源大量接入,将造成夏季丰水期输电断面过载,限制清洁能源外送和威胁电网设备安全.为此,提出将断面过载保护与可调节电源进行协调配合以获得最优控制效果的保护动作策略.首先,基于潮流追踪法确定电源至断面的功率传输路径,并基于功率灵敏度确定单个电源对过载线路的影响大小;然后,建立以系统电源损失出力最小和保护动作后系统安全裕度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优化电源出力和保护动作量实现电源出力损失最小和系统安全裕度最大,减少因源荷波动造成保护频繁动作;最后,以某一山区电网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实现电源出力损失最小和系统安全裕度最大的目标.

    山区电网线路过载保护潮流追踪法功率灵敏度清洁能源外送

    干扰性用户并网电能质量评估与可视化软件设计

    吴玫蓉李旭涛任勇马鹏欢...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设备、非线性负荷接入比例的快速增长,现有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存在无法适应不同应用需求、尚未对长时间尺度进行评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干扰性用户并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区域电网建模、潮流仿真分析以及影响因素评估,能够实现多时间尺度下对干扰性用户接入区域电网的电能质量规范化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B/S架构设计干扰性用户并网电能质量评估可视化软件系统,最后应用该系统对某风电场开展并网评估,结果表明接入电网后该风电场的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各次谐波电流以及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均满足国标要求,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干扰源用户模型接入电网后的电能质量标准化进行仿真.

    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干扰性用户潮流仿真

    基于小波变换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

    叶梁劲廖晓辉李建树刘思佳...
    33-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需要保持发电功率与用电负荷的即时平衡,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针对此问题,考虑天气与日期类型的影响,构建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电力负荷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首先,用小波变换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信号去噪,消除数据的波动性;其次,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LSTM进行训练,将输出结果进行序列重构;最后,进行负荷预测,WT-LSTM组合预测模型分别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LSTM预测模型进行对比数据.结果表明,WT-LSTM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小波变换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负荷预测电力系统预测效果

    闪电资料在成都地区闪电定位数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谢亚雄陈小尘魏庆吴容...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都平原属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十分活跃,雷电活动频繁,分析和应用地基闪电定位系统(advanced direction and time-of-arrival detecting system,ADTD)闪电监测资料须对闪电数据实施质量优选.利用成都地区2011-2020 年间的闪电监测资料,分析得出成都地区小幅值闪电的时间分布特征.采用对数正态拟合分析方法得出成都地区闪电监测资料中小幅值地闪的干扰范围为绝对值≤3.10 kA,对数正态拟合检验表明剔除该部分闪电数据后拟合效果更佳.研究表明对数正态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化确定成都地区小幅值闪电数据中的干扰区间,从而为该地区的闪电资料处理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闪电资料小幅值闪电正态拟合质量控制

    横磁触头真空电弧起始运动的临界触头开距实验研究

    李秀广姚晓飞周秀张庆平...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起始桥柱状真空电弧运动的临界开距是对应于横磁触头大电流真空电弧运动模式演变的标志性物理量,对横磁触头真空断路器大电流开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实验研究横磁触头开槽方式、燃弧时间和电弧电流等因素对横磁触头起始桥柱状真空电弧运动临界开距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燃弧时间0 ms~10 ms、电流有效值5 kA~31.5 kA的实验条件下,3 种结构的横磁触头的起始桥柱状电弧有越靠近电流峰值起弧,停滞时间越长的趋势.直角槽型卐字形横磁触头(CuCr40)、螺旋槽型横磁触头(CuCr25)和曲线槽型卐字形横磁触头(CuCr50)的电弧运动临界开距分别在 0.96,1.1 mm 和1.7 mm有概率最大值点.相关研究结果对横磁触头大电流真空电弧的发展和演变特性的理解提供基础.

    真空电弧横磁触头临界开距起始运动

    基于电缆绝缘监测数据的解析方法及工具开发

    宋海龙陈实史磊李帅...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二次电缆绝缘监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漏电流数据采集、存储及解析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缆绝缘监测的漏电流数据解析方法,并开发应用了一款基于计算机端的漏电流数据获取及分析工具.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及工具有效解决了直接获取漏电流原始数据难度大,漏电流传感器缺乏有效评估手段等问题,建立了一套便捷高效的漏电流数据自动提取、转换及分析体系,可为变电站二次电缆绝缘监测数据解析及传感器测试提供技术参考.

    绝缘监测二次电缆漏电流数据解析工具软件

    基于电磁抑制法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装置研究

    伍弘房子祎郝茗吴波...
    60-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解决传统防雷装置在降低雷电流幅值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电磁抑制法可有效降低雷电流波形陡度和入地电流峰值的新型防雷装置.对新型防雷装置结构及电气进行了设计,研究了通流线圈及装置制造工艺,最后制作了装置样机并开展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防雷装置,新型防雷装置雷电流波形陡度降低幅度达 54%,雷电流入地峰值降低幅度达 26%,且适应于多种铁塔角钢尺寸、方向的安装,可有效降低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绕击和反击概率.

    输电线路防雷电磁抑制法雷电流通流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