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宁夏大学

李星

季刊

0253-2328

xuebaoz@nxu.edu.cn

0951-2061948,2061928

750021

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宁夏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其刊发的许多重要学术论文被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英国《动物学记录》(ZR)、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外30余种文摘期刊和数据库摘编、索引、著录。本刊立足本地,瞻望全国,注重学术性,主要刊登工业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报告、简报、快报等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外贸易、FDI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吴嘉慧房彦兵王婷
    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双碳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是数字时代下中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本文采用四阶段DEA方法,结合SBM模型和Tobit回归,测算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产业结构水平和人口密度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抑制作用。

    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四阶段DEA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征稿启事

    232,306页

    利用镜像对核32Ar-32Si约束核物质状态方程

    安荣马小荣孙帅蒋翔...
    23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称能的密度依赖行为是描述不对称核物质性质的关键物理量,它与核物质状态方程中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对称能斜率与镜像对核电荷半径差值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这为约束对称能斜率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最新的实验探测给出了原子核 32Si电荷半径的大小,并与现有的原子核 32Ar组成镜像对核,这为限制核物质状态方程提供了实验基础。通过球形基下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和Skyrme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 32Ar和 32Si电荷半径的数值,分析了镜像对核 32Ar-32Si电荷半径差值与饱和点密度处对称能斜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最后,基于最新的镜像对核实验数据得到了比较软的核物质状态方程,这与多数理论模型的结果是一致的。

    密度泛函理论镜像核电荷半径对称能斜率

    准晶及压电材料黏附接触力学研究进展

    罗庆辉郑涛周跃亭
    238-24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具备多场耦合特性的先进功能材料,准晶及压电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微纳器件与结构。在微纳尺度下,系统的力学行为将由各种表面力(如静电力、毛细力以及范德华力等)引起的黏附效应主导。近年来,准晶及压电材料在微纳尺度下的黏附接触行为获得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在简要介绍经典黏附接触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准晶及压电材料相关黏附接触力学问题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准晶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压电材料理论研究。最后对未来准晶及压电材料黏附接触力学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准晶材料压电材料多场耦合表面力黏附接触力学

    空心薄壁螺纹结构的拧紧力矩分析

    常刚刚柯燎亮董家贺张纯正...
    250-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心薄壁螺纹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应用于小型化部件装配的紧固结构。为了研究其力学性能,建立了某型号空心薄壁螺纹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拧紧力矩的仿真分析。考虑了预紧力矩的影响,研究了在拧紧过程中螺纹面上的接触应力的分布,以及不同材料对于空心薄壁螺纹能承受的拧紧力矩的影响,得到了结构能承受的最大拧紧力矩,与实验结果误差约为1。5%。研究发现,不同预紧力矩下,结构能承受的最大拧紧力矩近似不变,并且当外螺纹件材料为铍青铜C17300Y,内螺纹件材料为不锈钢S30408时,空心薄壁螺纹结构能承受的最大拧紧力矩最大。计算结果阐明了拧紧过程中空心薄壁螺纹结构发生断裂失效的原因,对空心薄壁螺纹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空心薄壁螺纹拧紧断裂有限元分析

    L形输流管道三维振动固有特性研究

    郭宇辰丁虎
    259-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流管道在众多工程领域中发挥着输送介质的作用,其振动特性是动力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鉴于管道形状的多样性,构建复杂构型管道的动力学模型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法(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ANCF)建立三维管道动力学模型,并以两端弹性支撑的L形管为例进行分析。基于广义扩展拉格朗日方程得到系统动力学方程,借助ANSYS软件对模态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并分析竖直和扭转弹簧刚度、流速、结构参数以及充液率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竖直刚度和扭转弹簧刚度均会提高管道的固有频率,且竖直弹簧刚度的影响较大,低阶频率的曲线拐点早于高阶频率。增加壁厚、增大管径以及缩短管长都能显著提高管道的固有频率和临界流速。充液率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低流速时管道的固有频率,但会明显改变临界流速。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结构管道流激振动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三维动力学模型。

    绝对节点坐标法(ANCF)三维L形管道弹性支撑固有频率临界流速

    风沙环境下光伏板表面积尘仿真及其透光率研究

    李诗源徐路遥李兴财李煜雯...
    267-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流体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了风沙环境下不同倾角光伏电池板表面的积尘问题,基于此讨论了不同安装倾角光伏板透光率的衰减程度。结果表明,光伏板表面沙尘沉积量随着空气中沙尘体积分数和粒径的增大指数增加;随着光伏板安装倾角的增加,沙尘沉积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倾角为50°时板上沉积量达到最大,积尘光伏板的透光率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本文结果对于荒漠化地区光伏电站的建设及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风沙两相流流体动力学仿真光伏发电沙尘沉积透光率

    反应性挤出技术制备碳基乙炔氢氯化催化剂

    杜盛郁牛强张鹏飞
    273-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Au催化剂是乙炔氢氯化反应的重要无汞催化剂之一,如何增强Au催化剂的稳定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设计新型载体材料是增强Au催化剂稳定性的优选策略。反应性挤出技术可精准控制反应条件,将材料合成与加工成型二合一,可实现连续生产。用反应性挤出技术制备碳基材料,可极大提高反应的合成效率。以瓜尔胶为主要前驱体,采用反应性挤出技术合成多种异质元素掺杂的碳基材料,将碳基材料负载氯金酸并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以N掺杂的多孔碳为载体的Au催化剂Au/G‒N具有优异的催化稳定性。在乙炔空速为180 h-1,反应温度为180 ˚C的条件下,Au/G‒N催化的乙炔转化率为83%,反应3 600 min后乙炔的转化率仅下降3%。这主要归因于载体中N与Au物种的相互作用,提高了Au的分散度,减少了氧化态Au被还原并发生团聚的情况。同时N的引入有效抑制了催化剂的积碳行为,避免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因被覆盖而导致催化剂失活。

    Au催化剂稳定性反应性挤出技术多孔碳基材料

    煤气化细渣残炭与煤的掺烧及其气体释放特性

    折成林白永辉于广锁刘夏青...
    28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资源化、规模化利用大量堆积的固体废弃物煤气化细渣(coal gasification fine slag,FS),使用泡沫浮选法对FS中的残炭(residual carbon,RC)进行富集,通过热重分析仪探究RC单独燃烧及与烟煤共燃烧的特性,并对比实验结果与动力学计算结果,阐明RC单独燃烧及与煤共燃烧过程中颗粒的着火性能、燃尽性能、燃烧稳定性以及综合燃烧特性;通过质谱分析仪探究RC单独燃烧及与煤共燃烧过程中CO,CO2,NO2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浮选过程降低了FS中铝硅酸盐的聚合度,能够有效富集RC;在与煤共燃烧过程中,添加烟煤能够显著改善RC的燃烧反应性,添加不同质量的RC,能够有效减少烟煤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释放强度,当与煤共燃烧体系中RC的质量分数为80%时,NO2的释放量最少。

    煤气化细渣泡沫浮选共燃烧特性气体释放

    荧光激活蛋白研究进展

    陈政达刘洋刘啸宇陈显军...
    290-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蛋白历经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与有机荧光染料相比,荧光蛋白存在的亮度低、光稳定性差和光谱可调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在活体标记、超分辨成像等方面的应用。荧光激活蛋白是一类可特异性结合小分子荧光配体,并显著激活配体产生荧光的蛋白质标签。相较于传统的荧光蛋白,荧光激活蛋白不仅具有可遗传编码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小分子荧光配体的亮度高、光稳定性好及光谱可调的优点。近十年来,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策略,设计构建了一系列荧光激活蛋白,这些荧光激活蛋白已经在超分辨成像、分子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荧光激活蛋白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源于研究者对生命和化学规律的深入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新一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荧光蛋白荧光激活蛋白蛋白质标签荧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