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药
农药

刘长令

月刊

1006-0413

nongyao@sinochem.com

024-85869187

110021

辽宁沈阳沈辽东路8号

农药/Journal Agro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果蔬中四唑虫酰胺残留

    邓航朱礼张可欣袁列江...
    904-910,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了一种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果蔬中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包(含无水硫酸钠4 g,无水硫酸镁4g,PSA 200 mg,C18100 mg)净化,在Agilent Venusil MP C18上分离,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SRM)进行检测,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四唑虫酰胺在不同果蔬基质下0.1~20 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S/N≥3)为0.10μg/kg,定量限(S/N≥10)为0.50μg/kg.以金针菇、胡萝卜、韭菜、四季豆、包菜、白菜、番茄、黄瓜、桃子、南非脐橙、葡萄、火龙果、西瓜为基质,四唑虫酰胺在0.50、1.00、5.00μg/kg 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在82.86%~99.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10%~6.79%之间.[结论]方法操作方便、处理快速、具备高准确性和灵敏度,可满足果蔬中四唑虫酰胺残留的检测工作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QuEChERS四唑虫酰胺残留

    6种农药在荷兰豆上残留消解动态和膳食风险评估

    周艳琳杨晶
    91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吡唑醚菌酯、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和噻虫嗪在荷兰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评估其人体膳食摄入风险.[方法]采用喷雾的施药方法进行了 6种农药在荷兰豆上的田间残留试验,通过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分析方法测定了 6种农药在荷兰豆上的残留量,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6种农药在荷兰豆上的添加回收率为72.3%~108.4%,RSD为1.7%~9.3%,在0.005~0.5 mg/L的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吡唑醚菌酯、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和噻虫嗪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2~2.7、2.2~2.7、3.0~3.7、0.9~3.1、1.1~3.1、0.8~2.4d,均属于易降解农药.膳食风险评估表明,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的急性、慢性膳食风险值均低于100%,处于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结论]推荐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啶虫脒乳油、30%嘧菌酯悬浮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分别按照600、450、450 mL/hm2和120 g/hm2在荷兰豆上喷施,安全间隔期均可设为1 d,在种植过程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规范种植,控制施药剂量,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不会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按照600 mL/hm2,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按照1499 g/hm2在荷兰豆上喷施,安全间隔期分别为10、3 d,不适宜在开花结荚期使用.

    荷兰豆农药残留消解动态膳食风险评估

    不同促孕茭剂对茭白周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刘彬李梦晗胡永田椿燕...
    917-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药剂处理后,茭白植株和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变化,为了解农药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茭白定植后45 d左右,将不同药剂稀释后叶面喷雾处理,设置清水对照(CK)、敌磺钠(H)、茭白内生菌(J)和茭白内生菌提早处理(ZJ)4个处理.4周后取样提取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不同处理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细菌和真菌群落OTU/ASV分析表明,敌磺钠处理的细菌OTUs和真菌OTUs在植株上的相比清水对照组分别减少了 33.03%和14.18%,在土壤中变化较小;而内生菌处理组在植株上则增加了 20.27%和252.48%,在土壤中增加了 5.08%和25.64%.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衡量物种丰富度的Chaol和Ace指数,敌磺钠处理组均低于CK处理;而内生菌处理的则高于CK.物种分类学分析结果表明,敌磺钠处理后茭白根际土壤和茭白植株上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在门、纲、目、科、属、种等水平上,物种数量比清水对照均有减少.而内生菌处理后茭白根际土壤和茭白植株上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在门、纲、目、科、属、种4个水平上均未减少.[结论]敌磺钠使茭白周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物种丰富度都减少,内生菌剂则丰富了茭白周际微生物群落构成,使微生物物种更为丰富.

    敌磺钠植物内生菌微生物种群多样性

    巴西议会阻止多菌灵禁令,保障农业供应链

    924页

    砜吡草唑对红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邬腊梅伍灿杨江山黄佳豪...
    925-93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明确砜吡草唑在红麻田应用的可行性,评估该药剂对红麻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喷雾法,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试验,测定了砜吡草唑对红麻的安全性和对红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结果]在室内条件下,砜吡草唑对稗草活性高,GR5.和GR90分别为20.51、83.52 ga.i./hm2、对反枝苋的GR50和GR90分别为27.05、243.37ga.i./hm2,均高于对照药剂精异丙甲草胺;砜吡草唑主要抑制红麻、稗草和反枝苋的株高和鲜质量,但能促进其幼根伸长,而对照药剂精异丙甲草胺抑制红麻和杂草的株高、根长和鲜质量;对红麻而言,砜吡草唑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3.168和1.087,均高于对照药剂的1.312和0.205,表明砜吡草唑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红麻相对安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砜吡草唑对信阳、盐城2地红麻株高、茎粗、皮厚、鲜皮产量等指标均表现显著促进作用,不仅信阳红麻的产量高于盐城,且对信阳红麻田杂草的防效(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高于85%)优于盐城.[结论]施用砜吡草唑防控红麻田杂草时,要根据不同地区杂草发生种类科学用药,严格控制用量,谨防药害发生.

    红麻砜吡草唑杂草防控效果安全性产量

    麦叶蜂种群动态及4种杀虫剂对其室内活性与田间防效测定

    沈煜洋李进邓菲菲孙婧婧...
    93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麦叶蜂发生为害规律,筛选对麦叶蜂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虫剂,为麦叶蜂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调查、室内叶片浸渍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麦叶蜂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4种杀虫剂对麦叶蜂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2017-2018年麦叶蜂幼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室内药后48h,25g/L溴氰菊酯乳油6.25~100 mg/L用量处理、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2.50~2000 mg/L用量处理、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530、5060 mg/L用量处理对麦叶蜂的致死率均超过75.00%.田间药后7 d时,25 g/L溴氰菊酯乳油9.375 g a.i./hm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 g a.i./hm2、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90 g a.i./hm2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2.00 ga.i./hm2对麦叶蜂幼虫的防治效果在84.13%~97.77%之间.[结论]麦叶蜂幼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25 g/L溴氰菊酯乳油、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麦叶蜂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大田轮换使用.

    麦叶蜂种群动态杀虫剂室内生物活性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