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

张品纯

双月刊

2095-1795

nygc_2011@163.comnygc_2011@sina.com

010-64882380;64883625;64883812;64883384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北沙滩1号16信箱

农业工程/Jour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物特征光谱测试系统研制及应用

    郭勇王洪邱雯婷陈雄...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一种植物特征光谱实验方法的发明专利为依据,介绍以双驼峰光谱光源为基础,研制出能够产生覆盖光合有效辐射范围的多种单色光发生器,采用多种单色光发生器和光合作用测试仪组合构建植物特征光谱测试系统.阐述如何通过植物特征光谱测试系统获取植物单色光光合响应曲线、对应的饱和点曲线和补偿点曲线,并通过具体案例介绍该系统应用,为植物光照提供技术指导.

    植物特征光谱单色光光合响应曲线光饱和点光补偿点

    床箱自走式立体智能种植装置开发与应用

    马铁张栋周增产姚涛...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体种植装置是植物工厂领域常见的设施设备,层数较高的固定式立体种植装置往往会给种植栽培过程带来诸多麻烦且劳动效率较低,为改善这种现状,设计了一种床箱自走式立体智能种植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栽培架、栽培床箱升降装置、灌溉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可自动实现栽培装箱的升降及推送过程,高效完成叶菜等作物的立体种植过程,叶菜年产量可达 23万颗左右.该装置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植物工厂领域层架栽培模式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栽培效率,为立体种植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自走式立体种植植物工厂栽培床箱升降装置

    麦-玉耕作秸秆混土还田模式下离散元参数标定

    单海勇严旖旎沈悦刘旭杰...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麦-玉一年两熟的江淮、黄淮地区秸秆混土还田保护性耕作模式,麦秸秆-土壤混合的种床缺乏准确的物料相互接触参数,阻碍了机械化玉米精密播种过程中关键部件、种粒、肥料与混合种床相互作用研究,进而制约了机具优化与改进.采用物理与EDEM离散元方法结合研究非连续体麦秸秆-土壤混合物之间相互作用,选用Bonding V2黏结模型搭建柔性麦秸秆段"元颗粒",选取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对一定湿度的土壤进行参数标定.首先,以圆桶提升麦秸秆和土壤种床混合物堆积角为响应值,采用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分别对显著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和缩近最佳取值范围.利用Box-Behnken试验构建了显著影响因素与堆积角二阶回归模型,对显著因素交互项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模型并以实测堆积角 39.94°为目标响应值,计算得土壤JKR表面能 0.500、土壤-秸秆动摩擦系数 0.065 8、土壤-秸秆JKR表面能 0.262及土壤-土壤动摩擦系数 0.155,仿真验证误差 1.08%,表明标定的接触模型参数可靠.该研究可为麦-玉保护性耕作模型下混合种床与机具精密播种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麦-玉耕作秸秆还田混合种床离散元接触模型堆积角

    江汉地区油菜物候期气候变化趋势影响分析

    赵碧云何欢何盛浩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1991-2021年江汉地区湖北省宜城市、洪湖市和武汉市江夏区 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冬油菜物候观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江汉地区油菜物候历史变化趋势、气候因子与物候相关关系与响应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展望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未来冬油菜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江汉地区冬油菜播种时间集中在 9月下旬—10月中旬,成熟时间在 5月上旬—中旬;生育期总天数平均 219 d,生育期总天数每 10年显著减少 5.2 d;现蕾-开花、开花-成熟的生育期天数与气温相关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最高气温每上升 1 °C生育期天数减少 4.2 d;油菜全生育期内江汉地区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最低气温上升速度高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每10年上升0.2~0.5 °C.根据历史气候变化率和各生育区间与气象要素相关性推断2050年江汉地区油菜开花期和成熟期较2021年平均提前3.3和2.8 d.

    油菜江汉地区物候气候变化生育期

    云南省奶牛场智能光照系统设计与控制参数整定

    王家陈杨润承周利明黄蕊...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云南省规模化奶牛场普遍存在的牛舍光照环境管理与奶牛生理需求不匹配现状,影响奶牛泌乳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1500型PLC控制架构的智能光照系统,探寻出符合奶牛实际光照需求的调控参数优化方法,旨在改善牛舍的光照环境,提高奶牛机体健康、生产福利及生产性能.希望能够为其他规模化奶牛场改善牛舍的光照环境提供参考.

    奶牛场牛舍智能光照系统设计参数优化云南省

    基于ADAMS的仿形籽瓜集条机设计与试验

    唐学鹏张佳喜张静王帅...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籽瓜集条过程中漏集率高、瓜藤分离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形籽瓜集条机,采用平行四杆与弹簧相结合的仿形机构实现地面仿形,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仿形机构镇压力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运用ADAMS软件以弹簧刚度、载荷、作业速度作为试验因素,以集条辊镇压力波动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仿真试验,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当地轮弹簧刚度 5.2 N/mm、机具载荷 1 435.78 N、作业速度 1.02 m/s时,镇压辊镇压力稳定性最佳,镇压力波动率 9.87%.根据优化后参数组合,以漏集率和瓜藤分离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验证试验,得到漏集率平均值0.62%,漏集率较低,瓜藤分离率平均值90.05%,分离率较高.

    籽瓜集条机仿形ADAMS响应面法

    垄上破膜覆土一体机设计与仿真

    周兴华卫韦潘锋华史金钟...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贵州省铜仁市植烟区膜后打孔投苗移栽方式存在的烟苗根部覆土不足、苗株周围易长草问题,设计了一款适合于铜仁市植烟区烟叶生产的乘坐式垄上破膜覆土一体机.该机由增程式发电机、铅酸电池组、行走装置、取土运土装置、破膜覆土装置、控制面板、机架及驾驶位等组成.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双曲柄多连杆鸭嘴破膜覆土机构虚拟样机模型,经模型简化导入ADAMS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运动轨迹和X、Y方向位移与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设计的双曲柄多连杆鸭嘴破膜覆土机构满足 55 cm定株距破膜和作业效率 0.067 hm2/h的要求,验证了其结构选择和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该机能够代替人工膜上覆土作业、降低作业成本、提高覆土效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烟草移栽破膜覆土一体机鸭嘴破膜覆土机构仿真分析铜仁市

    北京市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四分研究"探析

    郭建业张艳红潘张磊赵景文...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初加工是现代农业做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基础.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和分环节(以下简称四分研究)对北京市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查找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剖析影响北京市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农产品初加工分级保质机械化北京市

    农产品追溯码编码研究

    林翠霞黄琨何榕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溯是当今国内外用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农产品追溯码的设计及应用是实现质量安全追溯的技术基础.对我国部分省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所应用的追溯码进行调研,在深入研究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编码、数据结构和载体表示等方面详细阐述农产品追溯码的规则,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提供参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GS1追溯系统追溯码

    水氮胁迫对春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润宁黄兴法王浩莎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干旱地区水资源有限、小麦生产水肥投入过高和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讨水氮亏缺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建立小麦水分高效利用理论提供一定的依据.2022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试验,选定永良 4号(YL4)和陇春 41号(LC41)两个品种的春小麦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设置 4个处理,包括两个水分处理即充分灌溉W1 处理(预测作物需水量)和调亏灌溉W2 处理(在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灌溉预测作物需水量的 65%,其余生育期灌溉量为充分灌溉处理预测作物需水量的 100%),两个氮肥处理即N1 处理(当地传统施氮量,220 kg/hm2)和N2 处理(减量施氮,110 kg/hm2),重点研究节水减氮对于小麦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耗水量因水分亏缺和氮素亏缺而显著降低,减量施氮对耗水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降低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受产量和耗水量调控且相关性呈抛物线关系,因此在干旱灌区可通过一定的水氮调控保持产量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节水减氮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小麦水氮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