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任天志

双月刊

2095-6819

caed@vip.163.com

022-23611149,236743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STPCD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农业环境与发展》创刊于1984年,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与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传播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方略,倡导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协调发展理念,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地反映食品安全与健康、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与防治、农业清洁生产与农村循环经济等热点问题,直接面向农业、环保、食品、能源、卫生等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人员与大众读者。同时,《农业环境与发展》将在重要版面上宣传各地农业环境保护成就。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区划及防治对策

    戴诗琴宋晓明彭紫微吕鹏飞...
    1182-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掌握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探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区划及防治对策,本研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基于单位国土面积等标污染负荷和单位地表径流等标污染负荷对湖南省2018-2021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面源TN污染负荷最高,2018-2020年贡献率均在40%以上。污染负荷总体呈中部高、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可将全省分为高、中、低风险区3个一级分区,根据污染来源,将全省划分为畜禽养殖污染型、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型、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型、农村生活污水-种植污染型、种植-畜禽养殖污染型、复合污染型6种污染类型,形成14个二级分区,并根据不同区划类型提出了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污染风险区划防治对策

    1988-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格局与贡献因素

    张志高李艳敏袁征刘晓涵...
    1192-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摸清新疆棉花生产变化与增产格局,本研究基于1988-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相关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重心模型等方法对新疆棉花生产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棉花增产格局与贡献因素。结果表明,1988年以来新疆棉花生产变化呈现两个阶段:波动增长时期(1988-2014年),棉花产量由17。12万t增至337。85万t,种植面积由22。13万hm2增至197。00万hm2;波动下降时期(2015-2020年),棉花产量波动降至302。70万t,种植面积减至163。67万hm2。1988-2020年,新疆大部分地市棉花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显著增加,但各地差异明显,南疆在新疆棉花生产中地位突出,阿克苏、喀什和巴音郭楞三地对新疆棉花增产贡献为65。43%。北疆和东疆哈密棉花产量增速快于南疆地区,致使棉花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300。96 km,由喀什迁移至阿克苏。从贡献因素看,新疆棉花增产主要为种植面积主导(74。61%),未来新疆应将提高棉花单产作为保障棉花产量的主要途径。

    棉花生产时空格局棉花增产贡献因素新疆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干旱风险感知及其适应策略研究:以陕西省榆阳区为例

    李玉恒张铃悦黄惠倩张蚌蚌...
    1201-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本研究以陕西省榆阳区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干旱风险感知及其适应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干旱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农户对干旱风险严重性的感知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兼户、兼农户、非农户、纯农户,适应感知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农户、纯农户、兼农户、农兼户。农兼户对干旱风险严重性的感知最为强烈而适应感知最弱,纯农户对干旱风险严重性的感知程度最低而适应感知较强;接近半数(47。5%)的受访农户愿意积极应对干旱风险,非农化水平较高的农兼户和兼农户适应意向更强烈,分别有72。34%和58。33%的农户产生积极的适应意向,有36。19%的纯农户产生积极适应意向,非农户的比例仅占23。08%;农户适应感知、适应激励、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适应意向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均为正相关。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旨在提升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干旱风险适应能力的政策建议。

    干旱风险农户生计适应策略农牧交错区中国

    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耦合协调度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

    刘桉志杨树果
    1211-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乡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实证研究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20年分别提高了0。204、0。049和0。025。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结果在采用互联网域名数和滞后一期的乡村数字化作为工具变量检验之后依然存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规模化经营和种植结构调整助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显著,回归系数为0。373。研究表明,加快乡村数字化进程,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农业减排固碳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数字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技术耦合协调度熵值法

    农业补贴对新疆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的中介效应

    杨传艳马琼
    1220-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先决约束条件,其利用效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有效测度农业补贴的灌溉用水效率影响效应是评估农业补贴政策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课题。为评估农业补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23年我国新疆31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农业补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新疆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平均值为0。560,效率损失较为严重;农业补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都存在倒"U"形的直接影响;耕地经营规模在农业补贴对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在新疆水资源严重匮乏与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共存背景下,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应从促进农业适度补贴、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两方面加大政策力度。

    农业补贴灌溉用水效率耕地经营规模新疆中介效应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

    胡颖殷巍张赓张昴...
    1230-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乡村生态振兴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赋能作用。本文以低碳绿色发展为目标,从乡村环境污染、生态资源利用、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振兴产业链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内涵。从科学识别影响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因子、乡村生态振兴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乡村生态振兴的科技创新实现路径;在新质生产力实施的背景下,从加强系统性整体性的谋划和实践、保障农产品安全、坚持农业农村适度发展与高质量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生态产业、倡导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打通乡村生态振兴的政策支持通道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生态振兴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实现乡村碳中和目标和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生态振兴内涵途径新质生产力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机制的探究

    张赓张昴佟盟常华...
    1236-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管护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调研天津市农村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管护情况底数和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系统梳理了天津市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存在的个性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深挖突出共性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为健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