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技术与管理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nej@vip.163.com

025-83332459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5-1号

能源技术与管理/Journal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江苏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它是一本面向能源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杂志,主要报道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与信息动态,以及能源行业重大的经济事件、能源行业优秀的管理群体和他们创造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在国内能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煤炭信息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型通风间歇注入CO2控制煤自燃和CH4爆炸风险研究

    石元来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自燃与CH4爆炸的复合危险性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而CO2的绿色资源化利用则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因此CO2逐渐成为预测煤自燃与CH4爆炸复合风险的新型手段.榆树坡煤矿针对5107工作面地质条件,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煤自燃和CH4爆炸进行数值模拟.利用采空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空区注入CO2后,复合危险区域体积明显减小.对比了间歇注CO2与连续注CO2的效果,基于注入成本,认为间歇注CO2是控制煤自燃和CH4爆炸风险的优选方法.

    煤自燃CH4爆炸CO2注入多物理场耦合模型

    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违章智能识别系统的应用

    沈兆振周硕婷陈景振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难题.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本文对目前煤矿对于违章行为监测效率较低、范围有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AI训练平台构建的信息化平台方案,建立了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违章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了对煤矿井下不安全生产因素的隐患智能分析、报警,并在姚桥煤矿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隐患预警、分析、上传平台,形成隐患闭环机制,协助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煤矿井下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视频智能识别AI算法训练平台违章行为

    架空乘人装置安全保护系统优化设计

    常海耀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架空乘人装置实际运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该装置安全保护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新增制动器动作失效保护、尾轮极限保护等5种安全保护项,分别从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3个方面进行优化并在东曲煤矿完成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架空乘人装置安全保护系统运行稳定,提升了装置的安全运行效率,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有效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安全保护控制器CAN总线通讯协议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无轨胶轮车运行沿线人员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姚兴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巷道空间结构复杂以及人员流动频繁,胶轮车司机观察困难,易造成车辆人员碰撞等安全事故.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辅助运输巷道人员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基于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检测人员并确定人员与车辆的相对位置,并根据相对距离分析危险等级,辅助并提醒胶轮车司机保障驾驶安全.经试运行,该系统有效降低了人员车辆碰撞等危险,提升了无轨胶轮车运行沿线人员的安全性.

    无轨胶轮车人员安全红外热成像机器视觉L-K光流法

    基于最小安全顶板厚度理论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

    刘晋飞郝振立黄瑞峰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传统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存在普适性差和未考虑动荷载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安全顶板厚度理论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分析采空区失稳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安全顶板厚度估算法中的空场长宽比法为本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核心算法.本文以哈尔乌素露天矿区的隐蔽采空区为例,在探明矿区采空区空间形态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露天矿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空场长宽比法能够比较全面地解决传统危险性评价法中存在的问题,可作为哈尔乌素露天矿区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分析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为该矿采空区顶板灾害防治和开采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露天煤矿地下采空区安全顶板厚度危险性评价

    试论露天铜矿边坡工程地质分区及稳定性评价

    徐颖杨科威邹骏马
    171-172,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地质调查与赤平极射投影、全波列声波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对露天铜矿边坡工程的地质分区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构造、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将矿区划分为不同的工程地质区域;其次通过分析各区域的工程地质特征,识别潜在滑坡面和不稳定区域;最后利用恰当的方法对各分区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合理分区并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边坡失稳,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露天铜矿地质分区边坡稳定性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局部敏感指标研究

    毋耀凯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精准性,利用实验和现场测定的方法分析比较了瓦斯解吸指标 △h2、K1 等参数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敏感度.研究结果表明,K1对于不同煤样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29.3%;△h2对于不同煤样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60.1%,相对误差较大.因此,以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作为煤层工作面预测敏感指标更为合理.

    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软弱破碎围岩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施工技术研究

    宫云鹏
    176-177,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弱破碎围岩严重影响TBM施工的安全与效率.为解决该地质条件下的TBM施工难题,本文分析了软弱破碎围岩地质条件对TBM施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包括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预加固、掘进控制措施以及组合支护形式等.通过工程实例应用加以佐证,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有效保障了 TBM施工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软弱破碎围岩敞开式TBM超前地质预报注浆加固掘进组合支护

    基于环形通道模型的单井壁注浆工艺研究与应用

    郝升明
    178-18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竖井冻结法施工中高风化岩层的注浆防渗工程,结合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余欣风井的地质条件,提出了基于环形通道模型的单井壁注浆新工艺,开发了注浆防治计算系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注浆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余欣风井高风化岩层的冻结孔环形隐伏致灾通道注浆封堵问题,而且对国内外同类竖井建设中致灾通道注浆治理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撑.

    注浆防渗环形通道单壁工艺

    复杂沿湖地质超大口径顶管施工技术探究

    曹丹蔡奇琦陆赛杰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中,与传统开槽埋管相比,顶管技术更具优越性,特别是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深覆土、超大口径管道,具有显著的施工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复杂地质下的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究关键的施工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通过高效携砂剂润滑减阻泥浆自动压注技术、排泥管"一管两用"纠偏技术、顶管机科学选型与配置、泥浆配制与注浆工艺的应用,可使复杂顶管施工难题得以解决,促进了整体施工效率的提升.

    沿湖地质顶管施工施工技术大口径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