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考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考古
农业考古

施由明

双月刊

1006-2335

agarsym@126.com

0791-88592077,88595816

330077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农业考古/Journal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木炭遗存的分析研究

    杨莹李秀珍申茂盛夏寅...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始皇帝陵中部分大型陪葬坑遭到过不同程度焚毁,保留有大量炭化木质遗迹.此次研究从其中已发掘面积最大、包含炭化木质遗迹最多的兵马俑一号坑采集了 381份木炭样品,开展了非解剖学特征观察及树种鉴定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一号坑中的木材利用规律及其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一号坑中木材的选择根据用途的不同有所区别,其驱动因素不仅包括材性和使用目的,也与文化因素及植被条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有关.此外,这些木材可能来自于同一山区,气候较为适宜,在低海拔区域应当具备温暖潮湿的气候特征,降水充足,山区高程需较高,高海拔山区气候凉润且雨量较多.

    秦兵马俑坑木炭木炭学分析

    浙江宁波鱼山遗址出土木材的种属鉴定与分析

    赵一凡王树芝雷少焦延静...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鱼山遗址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以河姆渡文化和商周时期遗存为主体的一处遗址.在2013-2015年发掘中,采集了 58个木材样品.经鉴定,出土木材分别属于柏木属(Cupressus sp.)、松属(Pinus sp.)、甜槠(Castanopsis eyrei)、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sp.)等15个属或种.研究表明,鱼山先民主要利用遗址周边的树木资源,而且松属、青冈属木材在先民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作建材和生活用器用材;青冈属为代表的壳斗科树木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可能是先民的食物资源而得到了先民的保护;先民选用甜槠制作木屐,利用榉属、糙叶树属、柿属木材修筑木构通道,利用青冈、甜槠制作木陀螺;在遗址区域发现了古松树遗存,可能是先民自然神信仰的体现.鱼山先民在木材利用上体现了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特点,为探讨宁绍平原史前树木资源利用模式提供了新材料.

    鱼山遗址木材考古木材利用木材解剖考古学文化

    鲁北地区史前农业的起源

    王爱民封占龙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北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平原地带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后李文化多个遗址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粟、黍、稻等农作物遗存,耕作、收割类农具以及农作物脱壳、加工工具.早于后李文化的赵家徐姚、扁扁洞等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器、陶器、用火遗迹等,为后李文化农业溯源提供了线索.鲁北地区种植的粟、黍等作物可能是本地起源.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过渡时期的气候波动造成的食物短缺,全新世海侵造成的活动空间缩减,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山前冲积平原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催生了鲁北地区农业萌芽.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鲁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革,成为海岱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鲁北地区农业起源气候变迁人口压力自然环境

    大地湾类型定居发展过程研究

    杨聪磊袁广阔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区域资源开发程度看,农业与定居有较强同质性,大地湾类型定居的发展反映其向农业发展的过程.大地湾类型绝对年代为BC6000-BC4800年,大致可分为两期四段.结合大地湾类型的环境背景与社会背景观察,其向定居发展在分布范围、遗址数量、动植物利用资源偏向和资源利用程度等方面均有所变化,并集中表现在聚落形态上:1段时最早出现在陇东地区并设立营地;2段时向周边区域和关中地区流动;3段时被迫迁入关中地区,并因不了解关中地区内所需资源分布而大幅提高流动性;4段时在充分了解所需资源分布基础上,"大部队"在极低甚至定居情况下规划永久性营地,并形成以白家村为主营地,北刘为重要营地,紫荆为获取石料营地,以及元君庙和零口村为临时营地的聚落形态.

    大地湾类型农业起源定居

    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野生动物资源的获取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张鹏卜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当地人们持续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综合利用统计分析、种类构成、自然环境复原等方法对野生动物资源分布、自然环境演变、人类狩猎策略等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较低纬度地区、岗丘台地型、山地丘陵型的野生动物资源相对较多,旧石器时代晚期较高纬度地区、河湖阶地型、岗丘台地型的野生动物资源相对较多.从自然环境变迁对人类野生动物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看,整体温暖湿润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倾向于狩猎大中型哺乳动物,利用效率较低;寒冷干燥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改变狩猎策略,利用效率提高;冷暖波动频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通过强化利用大型哺乳动物、创新石器技术、狩猎对象广谱化等策略来应对气候危机背景下野生动物资源减少的问题,同时这也加速了东北地区大型哺乳动物群的绝灭进程.

    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动物资源自然环境

    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

    钱斌马红伟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时期,为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组织起来"的号召,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在借鉴吸收农民传统互助形式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采取自愿结合、等价交换、典型引领、劳武结合等方法逐渐将分散的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实践证明,组织起来进行互助合作在克服根据地劳畜力短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改善群众生活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效果.总结太行、太岳根据地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经验,对当今组织农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农业生产组织起来互助合作

    新出简牍与秦代土地所有制问题再探讨

    蔡树才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性质的认识存在很大争议.出土秦简显示,秦代既存在政府直接控制、经营的大量公田或官田,也将更多土地授予民户私有,并承认百姓通过继承、买卖等方式获得的土地私有权.君王并不拥有全部土地,在古代的法制史和观念史中,私有是普遍的自然法.然而古代的产权与土地所有权与源于西方的现代产权观念、物权制度存在本质差异,不能同现代私有或公有制简单划等号,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一块土地上往往同时附着了不同身份人员的不同权利,产权不是明确、绝对、排他性的,也不是针对个体的,而是身份制和关系性的.古代没有明晰的"主体"和产权概念,而是一种模糊和混合的所有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产权与所有制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一传统,而同资本主义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根本不同.

    授田制官田土地私有混合所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粮食作物与储藏

    李爱玲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十分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是著名的旱作农业区.燕国主要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粟、黍、菽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麦、麻等处于从属地位,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燕人多用石制的杵、臼、磨盘、磨棒对谷物去皮脱壳,战国时期石磨极可能已经被使用.燕国的储粮方式多样,贮藏技术较高,主要通过障侯城堡、窖穴、仓廪进行大规模的贮藏,容器多用于临时贮存."右廪"是燕国重要的储粮和管理机构,同时兼具制器功能.司徒极可能主管燕国农业,下设直接管理仓廪的官员.粮食作物的多样化和大规模的储粮成为燕国备荒、备战的重要手段.

    春秋战国燕国粮食作物谷物加工储藏与管理

    论民国时期制革业的发展及其特征——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

    熊元彬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湖南乃至全国的制革起源较早,但近代中国新式制革的铬鞣法则始于1898年的天津,而湖南则迟至民国初年.其中,在20世纪初实业救国和国货运动的推动下,湖南制革业得以初步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即使在政局动荡的影响下,部分制革厂暂时停产或倒闭,但总体上湖南制革业不仅出现了股份制经营管理,而且还呈现出机器与手工作坊并存的发展趋势.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南京、上海等制革业重要的城市沦陷后,随着人口和工厂的内迁,在战时经济建设的推动下,湖南制革业与其他纺织业一样呈现出畸形繁荣发展.同时,从整个民国时期中国制革业发展历程来看,湖南制革业在阶段性发展中均存在着原料不足、技术较差、原料依赖性较强等诸多特征.

    民国制革业发展特征湖南

    20世纪30年代江苏农村金融困境与私营银行的参与

    严跃平
    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江苏农村面临着金融枯竭的困境,表现为资金外流、负债普遍以及高利贷盛行.金融助农成为当务之急,部分私营商业银行也参与到江苏农村的金融救济之中,其中,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颇具代表性.该行不仅成立了农业贷款部,还与江苏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农民抵押贷款所,通过信用合作社、农仓以及产销合作社发放农贷,提供相对较低的利率,有助于缓解当时江苏农村资金压力.但是从根本上看,私营银行进行农贷的本质是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因而其在调剂金融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江苏农村农村金融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金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