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研究与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研究与利用
能源研究与利用

双月刊

1001-5523

nyyily@163.com

025-84876760 86701780

210007

南京苜蓿园大街52号

能源研究与利用/Journal Energy Research & Util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国家的能源方针和政策;预测能源市场和国际贸易前景;传递国内外的能源信息;介绍能源与节能科学管理及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和现场经验;推广节能、节材产品与“四新”成果,为企事业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服务;为国家的能源开发和节约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能源与节能占线的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质熔盐热解机理、特性及挑战

    金坤爱张书平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熔盐热解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在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的背景下引起了广泛关注.传统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生物质资源,但仍然存在产物不稳定、废物处理难和能源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为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本文对近年来熔盐在生物质热解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熔盐热解的基本原理、生物质熔盐热解的反应机理以及生物质熔盐热解的特性,并对熔盐在生物质热解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此外,还总结了熔盐在生物质热解领域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生物质熔盐热解反应机理生物质能源转化

    组合火焰稳定器下游燃油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

    翟文辉季钧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高速、高温来流条件下横向喷射高温燃油的浓度分布特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外壁凹腔支板组合火焰稳定器下游的燃油浓度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线从壁式凹腔中部沿径向向模型燃烧室中心方向移动时,当量比分布表现出"倒双峰"、"正双峰"、"V形"曲线变化趋势.来流速度 50m/s时,值班区出现燃油贫油区,且在稳定器后方较短距离内气相燃油当量比小于0.3;当速度增大到100 m/s后,值班区当量比约为0.3,同时出现紧贴稳定器后端面的局部富油区,其当量比约为0.6.来流温度从600 K升高至1 000 K,值班区贫油区的范围减小,燃烧室内的局部富油区减少,稳定器后方120 mm气相燃油平均当量比增大约58%,燃油周向分布均匀所需距离缩短约30 mm.

    一体化火焰稳定器横向射流燃油分布数值模拟

    基于FLUENT的导流板导风在光伏板冷却中的研究

    付赐坤李飞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光伏组件转化效率,是现阶段能源结构转换极为迫切的技术需求,光伏板温度降低有利于组件效率提升.本文从改善光伏板外部运行条件的思路出发,对光伏组件在自然风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导流板引导环境风横掠吹扫组件背部,降低组件温度,提高组件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导流板导风有利于光伏板降温,在环境温度313 K、风速3m/s情况下,导流板可使平均温度降低4℃、最高温度降低5.7℃.这种低成本的简单系统为光伏板冷却提供了新的思路.

    转换效率光伏板导流板冷却

    煤自燃气/瓦斯预混燃料的层流燃烧特性

    刘宇王凯田富超白洁琪...
    20-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煤自燃气掺混对瓦斯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Chemkin化学反应动力学软件开展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当量比、煤自燃气掺混比等因素对瓦斯层流燃烧速度影响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 0.7~1.3 范围当量比工况下,不同阶段煤自燃气掺混对瓦斯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不同,潜伏期与自热期煤自燃气掺混对层流燃烧速度影响差距较小,而自热期与自燃期煤自燃气掺混对层流燃烧速度影响差距较大;随着煤自燃气掺混比增加,煤自燃气/瓦斯预混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逐渐增大,同时,研究发现,预混燃料层流燃烧速度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煤自燃气瓦斯预混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层流燃烧速度

    基于FSVM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胡春平席俊杰刘子昂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子系统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本体,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极易引发机械疲劳与结构故障.本文针对转子系统振动类典型故障,从数据获取、特征提取、模式识别 3 个方面,开展了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Fuzzy Support Vector Machine,FSVM)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本文首先搭建了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故障模拟实验平台,通过设置不同的故障形式,模拟了转子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动-静碰摩故障、不平衡故障、不对中故障以及碰摩-不对中耦合故障,共计五种典型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并采集了其振动加速度数据.接着利用所采集的原始振动数据开展了基于FSVM的故障诊断实验,并分别从核函数、多分类策略以及故障特征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集故障诊断分类准确率达到84%,验证了实验的有效性.

    转子系统故障模拟智能故障诊断模糊支持向量机

    "双碳"背景下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机理、挑战与对策

    贺明华林巧莹
    30-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背景下,数字技术在供给侧、需求侧和交易端均能促进能源企业转型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数字生态圈建设不完善、碳数据共享与核查机制不健全、降低碳排放成本方面的作用不明显、数字能源碳金融市场融资渠道狭窄、与数字能源相适应的信用和法律体系等治理方案缺失等诸多挑战,在此基础提出要加速能源企业数字化升级、推动共性技术突破、健全发展支撑体系和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等推进我国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措施.

    双碳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挑战

    1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π型燃煤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分析及预防

    岳峻峰黄亚继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π型燃煤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为案例,论述了水冷壁高温腐蚀机理,并从入炉燃料、运行方式角度分析了高温腐蚀成因,提出通过增加水冷壁区域氧浓度、改善受热面热偏差、降低煤粉细度和燃料分仓燃烧等运行方式并结合防腐喷涂技术以预防或减缓水冷壁高温腐蚀.结果表明,1 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π型燃煤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预防策略有效,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技术参考.

    高温腐蚀燃料氧浓度热偏差煤粉细度喷涂

    基于ML-PCA的锅炉给水系统模态划分

    张文祥孙志军陶丁仝波...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锅炉给水系统是火电机组汽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给水系统的运行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是保障机组稳定、可靠运行的重点内容.但是,给水系统的故障存在故障征兆弱、故障动态特性被掩盖、故障变量受"残差污染"和故障后果危害大等特点.给水系统的功能性强,结构复杂,运行参数间具有强时滞、高耦合、非线性的特点,这使得运行健康状态的监测和预测体系很难实现高准确性和高可靠性.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能够反映给水系统运行特性的健康评估方法和体系将是保障给水系统稳定运行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火电机组给水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性.然后,对给水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了基于形态学滤波方法的预处理.最终提出了基于局部主成分分析(Multi-Mode Loc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L-PCA)方法的运行模态划分策略,并进行了应用验证.

    给水系统多模态过程形态学滤波ML-PCA

    基于K-Means聚类的热用户用汽行为分析

    唐喜成耿新强何欣航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用户的用汽行为分析,售热公司能够掌握热用户间的共性规律,识别不同用户群体的能源消耗模式和需求特征,达到优化资源分配的目的.本文基于典型聚类有效性指标来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完成对用户的K-Means聚类;并根据聚类结果构建不同类型热用户的典型用户画像,通过雷达图展示用户特征,分析其用汽行为的规律和特性;最后,在算例分析中提出一种聚类效果评价方法,以证明聚类的有效性.

    K-Means聚类算法用汽行为分析热用户画像

    基于光伏电站的高效设计

    何帆何东发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土耳其胡努特鲁燃煤电厂配套光伏发电方案为例,分析光伏发电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光伏电站总体设计、光伏系统效率等方面展开优化,以达到光伏电站增效、降本的效果.

    光伏发电方案设计高效优化节能